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威海无花果

威海无花果产业发展历史

文章来源:威海市经开区社会事业局
时间: 2025-09-08 14:47
点击次数:

威海无花果已有130余年的栽培历史,其栽植历史可追溯到1898年英租威海卫前后,是我国北方最早开始进行无花果栽植的区域。

传入初期:1898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订租威海卫专条》,刘公岛被英国辟为海军训练和避暑疗养基地,当时传教士将无花果引入刘公岛,随后在威海民间自发栽种传播,至今荣成苏山岛仍保存有一百多年前栽植的无花果树。

缓慢发展阶段:从传入威海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后,无花果在威海主要以庭院栽培为主,处于缓慢发展阶段,多是居民在自家院子里种植,仅供自家食用或少量分享赠送,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商业种植和产业开发。

规模化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后,威海开始了无花果的规模化栽植,栽培面积快速扩大。2004年,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把发展无花果产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通过制定产业规划,出台优惠政策,培植深加工企业等一系列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无花果产业的发展,威海无花果产业自此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产业成熟阶段:2008年1月,威海无花果获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0年,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对 “威海无花果” 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截至2022年,威海无花果种植面积达4万亩,产量7万吨。到2025年,威海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青皮无花果栽培产区,并在全国率先制定发布了《无花果品质评价技术规范》等地方标准3项,“威海无花果”入选山东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来源: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