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供热改造实现节热率20.54%、30万燃气用户安装报警切断物联表、智慧综合管廊长度达45.75公里……记者从8月4日至5日在威召开的全省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以下简称“城市生命线工程”)建设推进现场会获悉,我市借助科技赋能等手段,正建设智慧高效的城市生命线工程,不断提升城市韧性和承载力。
汛期以来,全市累计降水量较多年同期偏多,但长峰河防汛能力却有了显著提高。去年,我市实施长峰河更新改造工程,不仅将长峰河主流河道宽度增至20米、支流河道拓宽至9米,还拆除河道上方的全部临建大棚,恢复生态河道,打造出包含“潭、滩、湾”的生态河床。
“城市生命线是指城市的燃气、桥梁、供水、排水、供热、综合管廊等与城市功能和民众生活密不可分的城市基础设施,就像人体的‘神经’和‘血管’,是城市安全运行的保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我市通过城建重点工程、为民办实事、民生微实事等途径,实施了一批类似长峰河更新改造的城市生命线工程。
“智慧高效”是我市城市生命线工程的关键词。以长峰河更新改造为例,我市在长峰河河道安装了实时监控系统,接入智慧防汛指挥系统,及时收集雨情、水情、工情等要素信息并有效整合。河道水位一旦超过警戒水位,平台能即时分析对比并自动报警,以最快速度向各级责任人发出预警信号。
近年来,我市打造了智慧供热、智慧燃气、智慧管廊、智慧水务等平台。在智慧供热方面,目前全市1700余座换热站已经实现了远程监控,并安装了7.7万个楼宇控制装置,可以根据气温变化调节热源供热量。在智慧供热系统助力下,近3年,威海热电集团通过智慧供热改造和精准调控,实现节热率20.54%,节电率43.7%,节水率51.87%。
此外,中心城区2400公里地下燃气管线全部建成GIS系统,30万用户基本全部安装报警切断物联表,形成燃气供应、输送和使用的闭环回路;全市先后建设15条总计45.75公里管廊,各类管线入廊总长度214.4公里,实现综合管廊预测、判断、控制、巡检的智慧化管理;形成覆盖气象、水文、墒情、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监测网络,实现“看水一张图、治水一张网、管水一平台、兴水一盘棋”。
我市还通过开展重点领域问题隐患治理,提升城市生命线本质安全。疏通易堵雨水管渠852公里,消除中心城区积水点152处;中心城区雨污合流管网改造全省率先通过验收;开展燃气管道设施带病运行专项治理,居民用户波纹软管更换基本完成;建立全市376座城市桥梁“一桥一档”图像数据库,对长度超过200米、运行超过30年的桥梁进行重点跟踪检查,年均整治桥梁表面病害问题1000余个。(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沈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