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民互动 > 建议提案 > 办理总体情况

威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2024年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情况的报告

文章来源:威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时间: 2024-10-22 10:01
点击次数:

2024年,威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办人大代表建议2件,为第50、102号,已按时办结,该建议答复属A类,已向代表面复,对答复表示满意。主办政协委员提案5件,为第43、76、78、119、219号,已按时办结,提案答复均属A类,已向委员面复,对答复情况表示满意。

一、人大代表建议复查落实情况

(一)鞠洪鹏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快三产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的建议》(第50号)

一是加快推进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报批工作,积极同各区市对接,根据乡村产业项目选址需求,合理布局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目前已完成市辖区28个镇(街道)空间规划的审批工作,为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发展提供规划支撑。

二是扎实推进村庄规划编制,按照“按需编制”的原则,指导各区市有序开展村庄规划编制,积极推进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规划应编尽编。目前,38个村庄正在开展村庄规划编制,荣成市人和镇院夼、宁津街道所东王家2个村完成村庄规划审查备案工作。

三是强化乡村振兴项目用地保障,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保障与乡村发展相关的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用地。完成了29个乡村振兴项目的用地审查报批,涉及全市11个批次建设用地报件,使用新增建设用地面积190.6亩,有效保障了西霞口社区居民委员会乡村振兴生态文旅项目、人和镇北石硼村村民委员会水产品冷冻库项目等项目顺利落地。

四是强化耕地保护助力乡村振兴,积极推进补充耕地土地整治项目入库工作,今年以来完成入库项目27个,入库新增耕地6335亩,有力保障了项目用地占补平衡指标需求。为助力乡村振兴,对符合设施农用地管理规定的项目,积极配合做好上图入库工作,今年以来,设施农用地上图入库188宗,用地面积1948亩,有效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村脱贫攻坚工作。

(二)房志儒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建议》

一是指导编制村庄规划。荣成市采取“市镇同步、镇村一体”规划编制模式,同步推进市、镇国土空间规划和“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统筹布局各类设施及项目选址,分类确定入市途径,将规划管理延伸至农村,为农村土地利用定好盘子、理清路子,确保入市项目选址合规,土地利用集约高效。目前,拟入市的18个项目中,有12个项目所在的村居正在编制村庄规划,有6个已经上报省自然资源厅进行备案。

二是配合完成确权登记。荣成市在已有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对接镇街,按照发放底图组织镇街集中核实反馈,对涉及集体土地所有权成果发生变化的进行核实、调整和更新。目前,已完成22个镇街5146宗、13万余公顷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成果的更新、建库、质检和汇交,累计颁发集体建设用地不动产权证书近300本。

三是做好拟入市地块摸底。荣成市对城镇开发边界外乡村振兴、文旅等有用地需求的项目,以及有意向通过“入市”办理用地手续的项目,建立清单台账,动态进行更新、跟进做好服务。已完成拟入市项目摸底调查,摸排潜力宗地24个、用地面积286.63亩。

四是积极促进乡村振兴。今年已完成荣成市首宗1.46亩商服用地入市,土地成交价款89.121万元,入市土地累计带动产业投资规模达300万元,激活了集体土地的收益权能,促进农民增收。

二、政协提案复查落实情况

(一)赵建波委员提出《关于开发森林碳汇促进林业经济发展的建议》(第43号)

一是积极推进2024年度省级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项目实施,组织荣成市和环翠区开展我市2024年度省级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任务0.75万亩。加强项目施工质量监管,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项目实施。
    二是持续推进林业碳汇保险工作,2024年推动环翠区、乳山市、临港区新增公益林碳汇和湿地碳汇投保面积75.9万亩,全市林业碳汇投保总面积达143万亩。

三是持续深化涉林案件联合查处机制,加强涉林违法案件查处、森林防火能力建设和松材线虫防治力度,切实保护我市森林资源,减少碳汇损失。

下步工作:一是积极开展修复造林,提升森林固碳增汇能力。二是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减少森林碳汇损失。三是深入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继续做好全市公益林政策性保险和林业碳汇保险工作,为林木碳汇提供风险保障。加快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争取出台《威海市林业碳汇管理办法(试行)》,拓展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渠道。

(二)张晓明委员提出的《关于松树病虫害整治的建议》(第76号)

一是加强疫情监测。根据当地实际,制定《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明确防治技术标准和工作目标。采取卫星、无人机遥感和人工地面踏查的方式对全市松林开展动态巡查监测和秋季专项普查,全面摸清松材线虫病疫情发生底数。

二是坚持实施综合治理。2023年10月至2024年4月,组织开展松材线虫病枯死松树集中除治工作,及时进行除害处理,累计完成清理作业面积62.4万亩。5—9月份传播媒介昆虫(松墨天牛)羽化期,采用飞机施药防治防治措施,实施2-3轮药剂防治,累计完成作业面积130万亩次。

三是严格除治闭环管理。研究制定《关于规范松材线虫病疫木除治全过程闭环管理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市疫木处置企业管理的意见》,从疫木山场除治、中途运输、无害化处理等各环节进行规范管理,实现疫木除治全过程闭环。除治作业过程中,进行实地抽查检查、对重点区域开展驻点督导检查,年内市级组织督导检查160余次,发现问题督促整改,确保高质量完成疫木除治任务。

下步工作:一是压实主体责任,将防治工作纳入全市目标绩效管理考核,发挥好市防控指挥部协调指导作用,形成齐抓共管、联防联控的局面。二是细化工作措施,根据不同时间节点细化防治目标,优化工作措施,坚持做好监测普查、疫木除治、药剂防治、检疫监管等防控措施,全面控制松材线虫病疫情蔓延。三是创新防治思路措施,因地制宜推行镇级“特色林场”和绩效承包等防治新模式,统筹森林资源管理,降低防治成本,提高防治成效。

(三)于志昂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地热能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第78号)

一是开展立法保护调研工作。今年6月份,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邀请市人大、市司法局、市水务局、市行政审批局、地矿六院、山大法学院的领导专家赴南京、福州学习地热水资源立法保护经验。目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前期调研情况和参考外地先进立法经验,完成了立法调研报告并初步草拟了《威海市地热水资源保护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立法完成后,将为我市地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监管保护提供法律法规保障,有效推动地热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是优化取水、采矿审批事项流程。7月18日,市行政审批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水务局联合印发《威海市地热取水“一件事”实施方案的通知》,实现地热取水许可证核发(首次申请)、新设采矿权登记事项“一窗受理、并联审批”。新增地热水取水用户需要通过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竞争性出让,签订采矿权出让合同后,向市行政审批局申请同步办理取水许可证、采矿许可证。缩减了审批流程,方便了地热企业单位办事。

三是持续开展地热勘查工作。5月7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2年的地热勘查工作。根据我市地热资源赋存条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全市地热资源富集区及周边地热异常区,选择环翠区温泉汤地热田等7处靶区开展地热勘查工作。通过地质调查、地球化学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热钻探(观测井)、地热井产能测试、动态监测等手段开展地热勘查工作,并选取部分区域进行中深层地热勘查、地热回灌增储可行性研究,为后续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四)刘辉委员提出的《关于开放市区登山徒步通道的建议》(第119号)

各级森林防火主管部门进一步树牢底线思维,细化防火责任、采取超常规措施,紧盯重点地区和清明、五一重点时段,严格实行属地网格化管理,做到“封住山、看住人、护住林”。在塔山、里口山、仙姑顶、古陌岭、雕山、铁槎山、圣经山等重点林区实行了死看死守政策,切实将火源挡在山下林外。目前,我市已建成高点智能报警高清监控325处,低点无人值守卡口1893处,固定检查站684处,尚未达到全覆盖。加大森林防火工作宣传力度。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渠道,广泛开展了森林防火宣传活动。在村内主干道、进山路口、墓地等重点区域悬挂宣传横幅、安装防火道旗、设置小喇叭语音提醒,农村IP广播每日早、中、晚3个时段播出方言版警示语。

下步工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继续加强对森林高火险期禁止进山入林相关规定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广大市民群众的森林防火意识,增强对森林防火工作的认可和理解,营造全社会支持森林防火工作的良好氛围。同时积极探索如何把握森林防火“封”与“疏”的问题,适当改变进山管理方式,达到游人与森林防火工作的和谐。

(五)王武闯委员提出的《通过技术创新更好处理森林防火与民生发展关系的两点建议》(第219号)

一是关于“检查站监控在已有危险品扫描基础上增加人脸识别功能”。目前,全市建有低点无人值守卡口1893处能够较好满足目前森林防火工作需要,因此暂无增加人脸识别功能计划。

二是关于“灵活调节防火期爬山开放日”。新一轮防火期,将进一步畅通咨询服务渠道,方便群众了解、咨询森林防火相关政策、问题,持续提升服务质效。

三是关于“加强提醒、警示等宣传力度”。上一轮防火期全市累计开展防火宣传2580场次,悬挂横幅1.8万余条、道旗8.6万余个,发放明白纸和公开信70万余份、短信265.9万条。

下步工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继续加强对森林高火险期禁止进山入林相关规定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广大市民群众的森林防火意识,增强对森林防火工作的认可和理解,营造全社会支持森林防火工作的良好氛围,共同守护我们美好的绿色家园。

三、下步工作

在今后的工作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进一步发挥建议、提案对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工作的促进作用,把办理结果落到实处。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持续做好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的办理工作。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列入局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始终坚持主要负责人亲自抓、负总责,分管负责人具体负责的工作制度,深入一线研究论证,科学制定举措,确保办理工作取得实效。

二是围绕建议和提案事项,不断提高解决率和满意度。针对办理事项,制定工作台账,明确责任分工、办结时限,强化日常督导,做到思想重视,责任落实,以解决率和满意度为工作目标,把工作做细、做实,确保建议、提案在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落实落地,助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是加强重点环节的办理工作,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对需多个部门协作落实的,主动与相关职能部门加强沟通和会商,提高办理合力。同时围绕建议和提案,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机制,探索制定一批务实,有效、管用的制度规范,不断提高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治理化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