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民互动 > 建议提案 > 政协委员提案

威海市体育局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196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全民健身运动 提高身体素质的建议)

建议序号: 196 提建议人: 孙铁
部门名称: 威海市体育局 发布日期: 2022- 07
事由:


孙铁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全民健身运动 提高身体素质的建议》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我市全民健身工作的关心、关注,市体育局收到您的建议后高度重视,专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分析研究,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市体育局聚焦老中青幼等各类群体,不断健全体育组织、完善体育设施、打造体育赛事、丰富体育活动、普及体育指导、繁荣体育文化,着力解决群众“想健身”“哪健身”“会健身”“能健身”问题,打通群众健身“最后一公里”。

一是加快设施建设,完善布局网络。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10处市级公共体育场馆、10处全民健身户外基地、4处县级公共体育场馆、7处县级全民健身中心、74处镇级全民健身中心、2464处村(社区)健身场地,全市各类健身工程共计5656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58平方米,实现了健身场地设施市、县、镇、村四级全覆盖;城市社区建成10分钟健身圈,市民健身更加便捷。同时,2019年,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市所有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打造了全省标杆,被《问政山东》正面表扬,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省、市、县教育部门相继发文暂停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目前暂未恢复。

二是健全健身组织,引导科学健身。为带动市民健身,全市已初步建成“横到边、纵到底”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市级体育协会、俱乐部分别达到36个、48个,县级体育协会、俱乐部分别达到67个、53个,县级体育总会8个,镇级体育总会、体育协会分别达76个、72个,村级体育总会达2430个,实现基层体育总会组织全覆盖。累计培训1.74万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员占全市总人口的6‰,全部分布到各村居和晨晚练健身站点指导市民科学健身。实施全民健身技能入户工程,开展全民健身宣讲和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试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引导群众如何健身。探索体医融合新模式,打造城市智慧健身大数据平台,建成智慧监测站3个,在全省率先实现体质监测和医学体检数据互通共享;2021年,奥林国际健身中心“体医融合”智慧健身指导中心项目以第1名的成绩通过第一批答辩,纳入山东省体医融合试点项目库,并在第一届山东省体医融合高峰论坛作典型发言。每年为市民提供免费体质监测服务并开具运动处方,市民体质检测合格率达92%。

三是推广健身理念,举办赛事活动。发挥品牌赛事示范引领作用,坚持打造威海铁人三项赛、国际帆船赛、全国徒步大会、横渡刘公岛等品牌赛事,实施“一区市一品牌”计划,扶持荣成马拉松、文登门球、南海乒乓球和沙滩手球、环翠自行车、乳山女子马拉松等特色赛事,吸引市民积极参与。发挥媒体宣传的引导作用,与市电视台联办《体育在线》《天天体育》等节目,与各类媒体建立融洽的合作关系,深入开展政策措施、赛事活动宣传,在全市营造浓厚的全民健身氛围,引导市民参与体育活动。发挥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带动作用,已连续举办6届市运会累计带动超过5万人参与,连续11年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连续3年举办冬季全民健身运动会,持续开展中小学生体育联赛、游泳普及、健康夏令营等活动,鼓励老年人、青年人、残疾人等群体参加体育活动。特别是面对疫情,我们打造居家健身、线上赛事新模式,开设居家健身讲座、电视教学专栏、体育在线平台、开展线上健身活动,满足群众健身需求,2020年举办了59项次线上赛事活动,全年举办大中型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已经超过600项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达42%。2021年,我们又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深入城市社区和居民小区,在全省率先推出社区运动会,全年举办了293场次、涉及243个社区、直接带动近1.5万人参与、覆盖80万居民,这些赛事更接地气、参与人数更多,获得市民好评。

四是营造消费环境,引导市民参与。加强高危体育项目经营、体育运动船舶、体育彩票销售等监管,落实市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措施,推行惠民消费政策,利用市级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扶持23个健身俱乐部或服务单位,领上运动成功获评全省第2个全国5星级健身俱乐部,市民参与健身活动和健身消费的环境更加放心、舒心,获得省体育局认可。2020年,我市被列入山东省8个体育消费季试点城市之一,全市25个健身场馆俱乐部参与了消费季活动;实施威海市惠民消费季体育消费行动,联合15个健身场馆、俱乐部推出2500万元健身大礼包,3.7万人领取健身礼包;清明假期期间联合41家体育健身场馆和俱乐部免费发放4494张健身卡,吸引1.8万人次参与健身。2021年山东省体育消费季活动,我市市民活跃度、消费券核销率列全省第2名。

二、下步工作计划

一是统筹推进体育设施场地建设。积极与发改、财政、住建、规划等部门沟通协调,增建或改建适合室内的全民健身场所,充分利用公园、广场、绿地以及“金角银边”等城市空置场所,为健身爱好者提供活动场地;积极配合精致城市建设和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为符合条件的健身场地配套健身器材和对已损健身器材进行维护维修,切实解决群众“哪健身”的问题。

二是提升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水平。公共体育场馆开放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高,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实事。国家连续出台了《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和《公共体育场馆基本公共服务规范》,对公共体育场馆设施、管理、开放和服务提出了明确的标准。今年,市体育局将加大督导力度,要求各级公共体育场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严格按照《公共体育场馆基本公共服务规范》的开放要求和标准逐项落实好。同时,在公共体育场馆信息化建设上,按照体育总局要求,所有接受免费低收费补助的场馆要建立场馆管理系统,配备人流量监测设备,将场馆接待人次等信息在体育总局“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和“山东省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平台”实时呈现。

三是继续办好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赛事活动是群众参与健身的主要形式和载体,也是我们体育部门开展群体工作、为群众提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重要抓手。一要完善优化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积极对接体育总局、省体育局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总体框架,实现我市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与体育总局、省体育局的群体赛事活动有机衔接。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多举办一些线上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目前,市体育局与市直机关工委、总工会举办的“喜迎二十大 百年再出发”市直机关干部职工线上健步走活动正在进行,也正在与有关项目协会筹办线上“健身操舞”、“街舞”等赛事活动,同时,各区市也正在抓紧筹办各类线上赛事活动。二要大力推进体育进企业、进社区体育活动。以全民健身月、全民健身日等时间节点为契机,大力宣传健身活动、普及健身知识,广泛吸引群众知晓、参与健身活动;认真落实威工发〔2020〕11号《关于落实机关企事业单位工间健身制度的通知》文件精神,大力宣传推广职工健身“一小时”活动;在全市全面推广举办社区运动会,以打造体育生活化社区为目标,以社区运动会、家庭运动会为抓手,充分发挥市县体育部门、体育总会和体育协会的作用,把赛事活动办到群众身边,满足群众多元化参赛需求。三要进一步打造全民健身品牌赛事。继续办好威海市第十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第六届冬季全民健身运动会、“百千万”三大赛、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赛等省内品牌赛事,提高办赛水平,扩大赛事影响力。四要加强智慧体育建设。加大威海全民健身app的使用及宣传力度,鼓励市民进行各种形式的运动打卡,提升全民健身、智慧健身服务能力,构建智慧健身体育网络服务平台,多渠道加强科学健身宣传,引导广大群众有效科学健身,拓宽体育信息覆盖面。




威海市体育局

2022年7月11日

(联系人:张馨之,联系电话:5812829)


答复内容: 请下载附件查看
建议序号: 196
提建议人: 孙铁
部门名称: 威海市体育局
发布日期: 2022- 07
事由:


孙铁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全民健身运动 提高身体素质的建议》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我市全民健身工作的关心、关注,市体育局收到您的建议后高度重视,专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分析研究,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市体育局聚焦老中青幼等各类群体,不断健全体育组织、完善体育设施、打造体育赛事、丰富体育活动、普及体育指导、繁荣体育文化,着力解决群众“想健身”“哪健身”“会健身”“能健身”问题,打通群众健身“最后一公里”。

一是加快设施建设,完善布局网络。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10处市级公共体育场馆、10处全民健身户外基地、4处县级公共体育场馆、7处县级全民健身中心、74处镇级全民健身中心、2464处村(社区)健身场地,全市各类健身工程共计5656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58平方米,实现了健身场地设施市、县、镇、村四级全覆盖;城市社区建成10分钟健身圈,市民健身更加便捷。同时,2019年,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市所有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打造了全省标杆,被《问政山东》正面表扬,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省、市、县教育部门相继发文暂停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目前暂未恢复。

二是健全健身组织,引导科学健身。为带动市民健身,全市已初步建成“横到边、纵到底”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市级体育协会、俱乐部分别达到36个、48个,县级体育协会、俱乐部分别达到67个、53个,县级体育总会8个,镇级体育总会、体育协会分别达76个、72个,村级体育总会达2430个,实现基层体育总会组织全覆盖。累计培训1.74万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员占全市总人口的6‰,全部分布到各村居和晨晚练健身站点指导市民科学健身。实施全民健身技能入户工程,开展全民健身宣讲和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试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引导群众如何健身。探索体医融合新模式,打造城市智慧健身大数据平台,建成智慧监测站3个,在全省率先实现体质监测和医学体检数据互通共享;2021年,奥林国际健身中心“体医融合”智慧健身指导中心项目以第1名的成绩通过第一批答辩,纳入山东省体医融合试点项目库,并在第一届山东省体医融合高峰论坛作典型发言。每年为市民提供免费体质监测服务并开具运动处方,市民体质检测合格率达92%。

三是推广健身理念,举办赛事活动。发挥品牌赛事示范引领作用,坚持打造威海铁人三项赛、国际帆船赛、全国徒步大会、横渡刘公岛等品牌赛事,实施“一区市一品牌”计划,扶持荣成马拉松、文登门球、南海乒乓球和沙滩手球、环翠自行车、乳山女子马拉松等特色赛事,吸引市民积极参与。发挥媒体宣传的引导作用,与市电视台联办《体育在线》《天天体育》等节目,与各类媒体建立融洽的合作关系,深入开展政策措施、赛事活动宣传,在全市营造浓厚的全民健身氛围,引导市民参与体育活动。发挥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带动作用,已连续举办6届市运会累计带动超过5万人参与,连续11年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连续3年举办冬季全民健身运动会,持续开展中小学生体育联赛、游泳普及、健康夏令营等活动,鼓励老年人、青年人、残疾人等群体参加体育活动。特别是面对疫情,我们打造居家健身、线上赛事新模式,开设居家健身讲座、电视教学专栏、体育在线平台、开展线上健身活动,满足群众健身需求,2020年举办了59项次线上赛事活动,全年举办大中型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已经超过600项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达42%。2021年,我们又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深入城市社区和居民小区,在全省率先推出社区运动会,全年举办了293场次、涉及243个社区、直接带动近1.5万人参与、覆盖80万居民,这些赛事更接地气、参与人数更多,获得市民好评。

四是营造消费环境,引导市民参与。加强高危体育项目经营、体育运动船舶、体育彩票销售等监管,落实市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措施,推行惠民消费政策,利用市级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扶持23个健身俱乐部或服务单位,领上运动成功获评全省第2个全国5星级健身俱乐部,市民参与健身活动和健身消费的环境更加放心、舒心,获得省体育局认可。2020年,我市被列入山东省8个体育消费季试点城市之一,全市25个健身场馆俱乐部参与了消费季活动;实施威海市惠民消费季体育消费行动,联合15个健身场馆、俱乐部推出2500万元健身大礼包,3.7万人领取健身礼包;清明假期期间联合41家体育健身场馆和俱乐部免费发放4494张健身卡,吸引1.8万人次参与健身。2021年山东省体育消费季活动,我市市民活跃度、消费券核销率列全省第2名。

二、下步工作计划

一是统筹推进体育设施场地建设。积极与发改、财政、住建、规划等部门沟通协调,增建或改建适合室内的全民健身场所,充分利用公园、广场、绿地以及“金角银边”等城市空置场所,为健身爱好者提供活动场地;积极配合精致城市建设和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为符合条件的健身场地配套健身器材和对已损健身器材进行维护维修,切实解决群众“哪健身”的问题。

二是提升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水平。公共体育场馆开放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高,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实事。国家连续出台了《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和《公共体育场馆基本公共服务规范》,对公共体育场馆设施、管理、开放和服务提出了明确的标准。今年,市体育局将加大督导力度,要求各级公共体育场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严格按照《公共体育场馆基本公共服务规范》的开放要求和标准逐项落实好。同时,在公共体育场馆信息化建设上,按照体育总局要求,所有接受免费低收费补助的场馆要建立场馆管理系统,配备人流量监测设备,将场馆接待人次等信息在体育总局“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和“山东省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平台”实时呈现。

三是继续办好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赛事活动是群众参与健身的主要形式和载体,也是我们体育部门开展群体工作、为群众提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重要抓手。一要完善优化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积极对接体育总局、省体育局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总体框架,实现我市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与体育总局、省体育局的群体赛事活动有机衔接。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多举办一些线上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目前,市体育局与市直机关工委、总工会举办的“喜迎二十大 百年再出发”市直机关干部职工线上健步走活动正在进行,也正在与有关项目协会筹办线上“健身操舞”、“街舞”等赛事活动,同时,各区市也正在抓紧筹办各类线上赛事活动。二要大力推进体育进企业、进社区体育活动。以全民健身月、全民健身日等时间节点为契机,大力宣传健身活动、普及健身知识,广泛吸引群众知晓、参与健身活动;认真落实威工发〔2020〕11号《关于落实机关企事业单位工间健身制度的通知》文件精神,大力宣传推广职工健身“一小时”活动;在全市全面推广举办社区运动会,以打造体育生活化社区为目标,以社区运动会、家庭运动会为抓手,充分发挥市县体育部门、体育总会和体育协会的作用,把赛事活动办到群众身边,满足群众多元化参赛需求。三要进一步打造全民健身品牌赛事。继续办好威海市第十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第六届冬季全民健身运动会、“百千万”三大赛、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赛等省内品牌赛事,提高办赛水平,扩大赛事影响力。四要加强智慧体育建设。加大威海全民健身app的使用及宣传力度,鼓励市民进行各种形式的运动打卡,提升全民健身、智慧健身服务能力,构建智慧健身体育网络服务平台,多渠道加强科学健身宣传,引导广大群众有效科学健身,拓宽体育信息覆盖面。




威海市体育局

2022年7月11日

(联系人:张馨之,联系电话:5812829)


答复附件: 答复附件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