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民互动 > 调查征集

《荣成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文章来源: 荣成市人民政府
时间: 2021-01-28 09:30
点击次数:
公告内容
草案内容
草案解读
征集结果反馈

    尊敬的广大市民朋友们,社会各界人士:

    结合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参考中央和省、市预期目标安排,考虑我市的发展基础和现实需要,拟定了《荣成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所提意见请通过信件、传真或电子邮件等方式于2021年2月28日前反馈至荣成市发展和改革局。

    通信地址:荣成市府前街9号(市发改局综合科)

    电子信箱:rcsfgjzhk@wh.shandong.cn

    联系电话:0631—7568676

    传      真:0631—7562079

    真诚期待您的参与,对您的意见建议我们将认真研究吸纳。

     

    荣成市发展和改革局

    2021年1月28日

     

     

    荣成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2021年2月

    一、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去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市政府带领全市上下,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持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坚持高质量发展,全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政策落实有力有效。常态化疫情防控积极有效,《荣成市“六保三促”工作方案》落地实施,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能力提升,巩固疫情防控信心增强。开展80家骨干企业挂包服务,重点调度31家冲击新目标企业。组建6支服务队“点对点”帮扶外贸企业,完成外贸进出口258.7亿元。兑现涉企资金1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4亿元,减税降费9亿元,新增城镇就业7906人。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全市实现生产总值943亿元,增长2%。工业经济提质提效,实施48个重点技术改造项目,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7%。服务业经济高质量推进,那香海文旅度假小镇入选山东省首批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悦多小镇获评省级服务业特色小镇,鑫弘集团和东兴水产获批国家级海洋牧场,服务业增加值增长4.1%。东楮岛、烟墩角村获评国家和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精品旅游特色村),槎山景区获批中国森林养生基地。

    ——创新动能加速培育。13个项目纳入省级重点项目,24个项目纳入威海市级重点项目,97个项目纳入荣成市级重点项目,获批3个政府专项债项目,172个在谈项目中86个落地实施。新增上云企业248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家,瞪羚企业3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12家,我市被确定为全省技术转移先进县市、科技部“百城百园”行动城市。

    ——改革开放活力激发。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等6个国家级试点落地。新注册市场主体1.4万个,8家企业在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挂牌,1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成立跨境电子商务协会,跨境电商贸易额翻倍增长。

    ——人民生活显著提高。创建特色品牌学校11个,高考本科升学率高出全省平均30个百分点。建设区域医疗资源共享中心5处,改造农村卫生室及服务点892处,实现县域内医共体全覆盖。城乡低保、特困供养等5项补贴标准提标扩面,发放救助款8000万元,新建“暖心食堂”363处。脱贫攻坚顺利收官,60个贫困村和7181名贫困群众实现高质量脱贫。

    二、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分析和主要目标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做好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十分重要。

    从外部环境看,新冠疫情仍在全球扩散蔓延,欧美等地区反弹加剧,疫情变化导致经济面临挑战增多。世界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国际贸易投资萎缩,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就业民生保障压力增加,经济复苏前景充满不确定性。

    从国内环境看,随着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宏观政策效应逐步释放,经济形势正在逐步向好,但也面临一系列新的困难。国内经济仍在消化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经济持续回升的基础尚不稳固,内需不足制约经济稳定恢复。产业结构不够优化,支柱产业压力较大,新兴产业贡献疲弱,投资增长后劲乏力,企业生产经营的困难仍然较多。

    从我市情况看,高质量发展挑战和机遇并存。经济处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产业结构性矛盾交织,投资驱动不足。常态化疫情防控任务仍然艰巨繁重,旅游、娱乐、住宿、餐饮等行业还处于缓慢恢复阶段。但总的来看,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特别是出台了支持企业发展“8条政策”、复工复产“48条措施”,以及全市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召开后,11项扶持企业专项政策和干部挂包服务企业行动相继落地实施,推动海洋经济、先进制造和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突破发展。

    结合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参考中央和省、市预期目标安排,考虑我市的发展基础和现实需要,2021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外贸进出口总值保持稳定增长,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工业用电量增长6%,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低于经济增速,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面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目标。

    三、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及政策措施

    做好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根本目的,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山东“七个走在前列”“九个强省突破”,大力推进产业现代化、城市国际化、新型城镇化、发展绿色化、治理现代化,开创“自由呼吸·自在荣成”新局面,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一)推进动能转换,培育实体经济增长点。培植现代产业,打造特色板块,强化政策要素向重点产业链延伸,重点产业率先突破。

    提高产业链条稳定性。立足优势资源,推行重点产业链“四个一”工程,培植现代产业。海洋经济产业,推动海参、鱿鱼、金枪鱼3条产业链向高端发力,实施总投资55.1亿元的14个海洋食品加工、海洋生物及医药项目。机械制造产业,启动智能改造三年行动,围绕轮胎、房车、造船、电机等产业,重点实施45个技改项目,加快形成集群效应。新兴产业,歌尔智能封测项目建成投产,芯长征电子等实现量产,核电带动新能源产业链条延伸,有研稀土等新材料产业加速发展。

    推动企业梯次培育。推行“双百”挂包机制,精细服务100家骨干引领企业、100家重点成长企业。龙头企业,准确把脉企业发展,推动31家冲击新目标企业完成年度计划,新入库项目15个以上。骨干企业,实施培育膨胀三年工程,每年筛选10-15家符合条件的重点企业,纳入储备库进行培植,全力扶优培强。细分领域和关联配套企业,实行“链长制”招商。筛选与我市有合作关系的50家域外强企,前往总部洽谈,开展深度合作,整合全市闲置资源,盘活项目20个以上。

    强化要素资源集聚。加快创新驱动,推进海洋高新技术交易中心、有研稀土磁性材料研究院等研发机构建设,做好科技型企业培育,年内获批科技型中小企业50家。健全载体平台支撑,建设海藻、房车和远洋渔业技术创新中心,年内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6个。对市级重点项目提前启动模拟审批,将开工时限压缩至10个工作日。推广信用贷、股权及知识产权质押等新型抵押业务,新增各项贷款70亿元以上,推动百合生物主板上市。强化人才支撑,设立重点园区人才服务驿站,引进大中专毕业生3000人。

    (二)坚持扩大内需,挖掘双循环经济潜力。着眼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激活消费潜力,稳住外贸基本盘,推动供需动态平衡。

    发挥投资关键作用。抓好总投资118.6亿元的119个荣成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对30个威海市级重点项目深入现场,挂图作战,落地投资过亿元项目10个。对纳入重大项目服务管理平台的500万元以上和“四个一批”项目,建立专人负责制度,按照年度投资计划,滚动实施统筹推进。抓好政府专项债发行,做好重点领域项目申报,年内发行3个以上,获批债券资金9亿元以上。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保障莱荣高铁、通用机场建设,推动华能20万千瓦高温堆并网。完成“十四五”规划编制,论证布局交通、能源等重大事项,力争更多项目列入国家和省市大盘子。

    激活消费新增长点。支持提升传统消费,围绕消费升级方向,提供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开展传统节庆、体育赛事、海洋牧场、休闲垂钓等一批旅游活动,挖掘大天鹅、海草房、房车露营地等优势资源,刺激带动消费增长。推动新型消费,打造九龙城、博隆、佳华3处特色商圈,鼓励体验式销售、直播带货、夜间消费等新型消费模式运用,年内网络零售额达到15亿元。培育农村消费市场,发展农村电商,出台电商物流园区扶持政策,年内入驻企业20家。

    加强供需双向流通。推动内外贸融合发展,抓住“一带一路”发展契机,助力外贸市场多元发展,实现稳存量促增量。依托港口及航线优势,打造中日韩跨境电子商务货物双向集聚中心,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30%。做强海运、房车、修船三大特色服务贸易品牌,申报修造船特色服务出口基地。抓好服务外包产业园招商运营和配套服务,打造数字经济产业园。

    (三)发挥资源优势,增创高质量发展优势。依托丰富的资源禀赋,推动海洋强市、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推进海洋强市建设。以国家级海洋发展示范区为引领,完善现代海洋经济体系。提升海水养殖效益,发展以鱼虾贝藻养殖为核心的碳汇渔业,年内推广浅海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面积10万亩,创建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区。实施海洋牧场提档升级,争取省级以上海洋牧场4家。推动近海渔船减产,开展远洋渔船更新改造,积极开发南极磷虾海洋生物资源,进一步优化远洋渔业海外布局。提升海洋食品精深加工能力,蔚蓝谷海洋生物产业园、鑫发海洋科技园建成投产,海洋生物产业集群规模增长15%。

    深化开展乡村振兴。积极培育现代农业,加强耕地保护,实行“田长制”,建设高标准农田5万亩,新增流转土地3.5万亩以上;探索实施苹果收入“期货+保险”模式,推动产业链条发展,做强产业品牌。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实施农村绿化、污水处理、垃圾分类等“六个提升”工程,栽植苗木30万株,完成清洁供暖6000户,农村道路完好率90%以上,实现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构建“信用+农村”治理格局,稳妥推进村“两委”换届选举,把104个村办企业纳入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返贫预警干预机制,开展解决相对贫困试点,巩固和拓展脱贫成果。

    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出台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和配套政策,实施总投资55亿元的18个重点文旅项目,整修旅游公路、滨海步道,打造东海岸宿营带,提升承载空间。加快温德姆花园酒店、玥儿湾等高档酒店建设,规划开发滨海公园,启动创建好运角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那香海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丰富全域旅游体验,提升成山头、那香海、赤山等景区智慧化水平,打造“一部手机游荣成”。举办中国国际房车旅游大会、沙滩音乐节、滨海国际马拉松等系列活动,培育房车旅游、民宿旅游等新兴业态,打造荣成旅游IP,多渠道吸引旅游消费。

    (四)聚焦区域协同,提升城市发展品质。坚持精致发展理念,聚焦功能品质提升,统筹城乡协同发展,打造精致城市样板。

    优化重点区域布局。中心城区,推动蜊江港、半岛环海路等重点区域高端开发,加快城铁物流园、幸福活力街区等项目建设,抓好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提升,增强辐射带动能力。经济开发区,推进歌尔电子信息产业园、科技创业园载体平台建设,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威海海高园,推动中部主城区、东部核能园、西部海高园“三位一体”产城融合发展,实现海洋经济转型提升,打造全域城市化先行区。好运角旅游度假区,围绕突破文旅和康养产业,抓设施投入和景区提升,构建“全域景区”发展格局。人和、虎山片区,抓好基础设施配套,启动槎山以南开发、伯家岛区域整治,以点带面推动西南片区崛起。各镇街,按照区域化、特色化的发展理念,提高精致小镇建设水平。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全力推进23项城建重点工程,实施云光路等4条道路改造,建设改造乡村道路70公里。新建改造5处污水处理厂,铺设供热管网20公里,有效提升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建设4000平方米的大型人防工程,开展15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实施观海路、十里街、海岸带夜景亮化工程,推动城市主次干道和重点区域路口节点绿化补植,提升精致发展水平。

    完善城市管理服务。推进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围绕城市治理、惠民服务、数字经济三大领域实施一批智慧项目,探索实现公共数据资源共享应用。全面推行无差别“一窗受理”,建立市区镇“三级协同”帮办代办服务体系,打造24小时自助服务专区。组建无人机巡查编队,搭建智能广播系统,运用新模式提升管理能力。规范完善信用体系,启动国家信用监管标准化试点城市创建,城市信用监测指数保持全国领先。

    (五)加强民生保障,提高人民生活幸福质感。聚焦增进民生福祉,坚持围绕社保、医疗、教育、文化等领域,实现共建共享,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健全养老保障体系,扎实推进农村“暖心食堂”建设,覆盖全市60%村居。提升社会保障标准,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690元提高到787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530元提高到588元,农村特困标准每人每月由690元提高到765元,进一步提高居民医疗保险标准。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整合民政、医保、人社等数据资源,实现精准救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坚持教育优质发展。优化教育布局,新建蜊江小学、凤凰学校,对6所学校教学楼更新改造。引进高端教育资源,做好武汉理工研究生院、马赛医学院、苏州外国语学校、启迪教育等机构合作共建,满足教育需求。深化特色教育,组织11所品牌学校对标先进地区,制订“一对一”提升方案,实现教育水平领先。

    加强医疗服务能力。实施康宁医院病房楼扩建、人民医院停车场智能化改造、传染病医院和眼科医院搬迁工程,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科学调整市级医院功能定位,两年内创建威海市级以上临床重点专科10个以上。实施名医培育工程,设立专家命名工作室,发挥专家的专业优势和带头引领作用。

    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扎实推进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青少年科教中心等基础建设和服务效能提升,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商圈。实施公共文化惠民,举办好“公益电影进社区”“一村一年一场戏”等活动,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弘扬红色印迹、传统节庆,重温红色精神,提升文化自信。

    协调发展各类社会事业。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切实抓好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人民防空、打击走私、双拥共建,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等工作,依法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继续做好社会福利、公益慈善、广播电视、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港澳台、仲裁、档案、史志、气象、防震减灾、对口支援、扶贫协作等工作。

    (六)树牢红线意识,筑造安全发展底线。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做好防范化解风险工作。

    守牢疫情防控底线。常态化抓好公共场所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测温、验码、消杀、戴口罩等防疫措施。开展疫苗接种工作,加快8处区域分中心发热门诊建设,提升标准化核酸检测实验室单日检测能力。持续强化进口冷链食品、进口非冷链货物全链条管控,及时切断疫情输入风险。

    守牢生态环境底线。加强新上项目管控,强化各类工程项目及企业扬尘精细化管理。淘汰35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国Ⅲ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确保空气质量保持国家二级标准。开展入海排污口整治,推进城镇雨污分流改造,提升水环境质量。加快生态环境修复,完成荣成北部、桑沟湾等海域一千米内养殖清理,加快朝阳港北岸、石岛湾海岸带修复,抓好伟德山生态修复和松材线虫病防治,修复废弃矿山,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

    守牢各类风险防控底线。持续抓好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切实加强不良贷款监管,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积极应对地方财政收支矛盾,着力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通过落实地方政府专项债、企业债等方式,进一步拓展融资渠道。

     

    一、《发展计划》起草背景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做好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十分重要。市委、市政府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规划编制工作,市委书记包希安和市委副书记、市长宋修骞全程指导规划编制工作。经过多轮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形成《发展计划》草案。

    《发展计划》的起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根本目的,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山东“七个走在前列”“九个强省突破”,大力推进产业现代化、城市国际化、新型城镇化、发展绿色化、治理现代化,开创“自由呼吸·自在荣成”新局面,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统筹安排2021年度的发展方向、思路、重点任务和举措。

    《发展计划》起草过程

    《发展计划》从前期研究、框架形成,到草案起草、调整修改,都注重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努力扩大公众参与面。多次聘请省工程咨询院提供专家咨询,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代表人士意见建议,是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的成果。

     

    意见征集期间,没有收到意见建设。

    荣成市发展和改革局

    2021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