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归档专题 > 乡村振兴进行时(归档)

我市第一批省级美丽村居建设开展情况的报告

文章来源:威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时间: 2019-11-09 15:23
点击次数:

2018年7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山东省美丽村居建设“四一三”行动推进方案》(鲁政办字2018〕114号),方案提出,到2020年,打造300个省级试点,建成一批地域文化鲜明、建筑风格多样、田园风光优美的美丽村居,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多样化的经验模式。2018年10月,我市环翠区张村镇王家疃村、荣成市港湾街道牧云庵2个村庄被列为第一批美丽村居建设省级试点,经过近一年的试点建设,两个试点村效果明显,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试点带动、打造品牌

经过村级申请、区市审查、市级申报、专家评审等流程,我市环翠区张村镇王家疃村、荣成市港湾街道牧云庵2个村庄被列为第一批美丽村居建设省级试点(全省50个)。

环翠区张村镇王家疃村在试点工作开展过程中,突出“文化塑村,旅游兴村”发展主题,聚焦生态、产业、人才、文化,塑造古朴、和美、诗情、禅意的美丽村居品牌。村内白石酒吧项目受邀参加海口“30+国际艺术设计周”,被业界极具影响的中国设计权力榜评为“2018年度100件最具善意的设计作品之一”,琴舍、柿园等项目也成为中外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地。王家疃村正逐步成为“生产美产业强、生态美环境优、生活美家园好”的全国知名美丽村居建设示范村。

荣成市港湾街道牧云庵按照“渔家书画牧云庵,海岛记忆展风情”的思路定位,围绕构建“村居+文化+产业”、“生态+人才+组织”、“政府+社区+公司”三位一体发展模式,以打造“三生三美”的美丽村居为目标,挖掘牧云庵渔家文化发展历史和北方渔民画的传承记忆,打造美丽村居的幸福板块。国内外知名书画家纷纷来此写生,部分美术院校也将此设立为学习基地,“渔乡画村”牧云庵已经成为美丽村居独特的民俗文化品牌。

二、高点定位、设计引领

高标准、高质量的方案和规划是完成试点工作的前提和保障,我们积极组织和督导相关区市进行试点工作方案和村庄设计方案的编制工作。切实发挥规划设计在美丽村居建设中对弘扬传统文化、保护自然风貌、营造村居特色、留住乡愁乡情等方面的指导和管制作用。充分激发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主动性,共同参与支持美丽村居省级试点工作。

环翠区和荣成市分别以区(市)政府文件制定印发了《威海市环翠区张村镇王家疃村美丽村居建设省级试点工作方案》、《荣成市港湾街道牧云庵美丽村居建设省级试点实施方案,明确了王家疃村、牧云庵村美丽村居建设工作的基本原则、工作目标、重点任务以及保障措施等内容,全面保障了两个试点村庄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

三、人才引入、做好保障

为加快美丽村居建设推进步伐,进一步提升美丽村居建设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科学管理和宏观决策。参照省里模式,我市积极筹备组建由国家级著名设计师何崴教授牵头,由省市著名设计师为组员的威海市美丽村居建设专家委员会。

环翠区成立了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威海市环翠区美丽村居建设工作专项组和工作专班,负责美丽村居建设工作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和督导落实工作。荣成市港湾街道成立了街道和村居两级专项工作小组,美丽村居建设全面铺开,基础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等项目工程已全面启动。

四、统筹配套、全面提升

美丽村居建设是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板块重要指示的重要体现,是彰显“鲁派民居”新模式,统筹推进生产类产业强、生态美环境优、生活美家园好“三生三美”乡村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市以美丽村居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进农村垃圾综合治理,巩固城乡环卫一体化成果。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健全完善农村改厕规范升级和后续管护长效机制,确保厕改后老百姓用的放心安心和舒心。通过多方面的配套建设,极大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提高了农村群众的幸福指数,让广大农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美丽村居建设带来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