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走进威海 > 威海概况 > 经济发展 > 财政税务

    财政·税务

    文章来源:中共威海市委党史研究院
    时间:2023-01- 18 08: 30

    财   政

    【概况】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6.88亿元,完成预算的102%,比上年增长5.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返还性收入、转移支付收入和上年结转收入等245亿元,收入共计511.88亿元。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43.31亿元,完成预算的99%,下降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加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上解省级支出和结转下年支出等168.57亿元,支出共计511.88亿元。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7亿元,完成预算的158%,增长39.9%。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返还性收入、转移支付收入、各区(市)上解收入和上年结转收入等191.19亿元,收入共计204.76亿元。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2.33亿元,完成预算的95.6%,下降4.2%。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加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上解省级支出、返还性支出、补助各区(市)支出和结转下年支出等132.43亿元,支出共计204.76亿元。

    【营商环境优化】全面落实中央、省各项减税降费政策,重点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扶持力度,助力企业渡过发展难关。持续开展送政策上门服务企业活动,组织涉企收费专项检查行动,全年新增减免税费29.7亿元。优化完善“信财银保”联动机制,升级打造“一站式”资金惠企平台,注册企业1.7万户,全年助企融资55.5亿元,建立“涉企政策超市”,93项涉企政策实现从申报到拨付全程在线办理,63项政策探索实行“免申即享”。全面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建立政府采购电子化交易机制和政府采购信用制度体系,打造便捷采购、诚信采购、绩效采购3个品牌。

    【企业发展引导】聚焦产业现代化,加强涉企专项资金整合,安排专项资金为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应用提供奖励扶持,支持540个智能化改造、高水平技术改造、数字经济发展项目以及20个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推进。通过“专项资金+专项基金”支持“1+4+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设立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产学研协同创新基金,鼓励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等校地、校企合作项目落地威海市。落实城市国际化发展战略,出台货运包机补贴政策,支持欧亚班列常态化运营,加快推进“四港联动”物流一体化,打造外贸物流大通道,发挥跨境电商、境外市场开拓及出口信用保险等政策作用,帮助企业应对复杂贸易环境变化。

    【企业发展助力】用好金融杠杆,以入围全国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为契机,加快推进财政金融融合和普惠金融发展,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实施力度,为创业者和小微企业发放贷款5亿元。加快推进全市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修订完善科技支行、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补助等政策,精准保障不同市场主体融资需求。用好基金杠杆,瞄准七大产业集群、十条优势产业链等重点领域,加快推进时尚创意等产业子基金设立,参与设立总规模40亿元的齐鲁前海(青岛)创业投资基金和总规模1000亿元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基础设施基金;启动实施财政资金股权投资改革试点工作,变直接奖补为股权投资,精准扶持优质企业快速成长。

    【乡村振兴助推】多渠道筹集资金,保障老旧小区改造、鲸园文体公园建设等民心工程。利用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加快推进威海市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全年成功发行债券5批,获债券资金68.04亿元,为莱荣高铁、黄垒河地下水库等46个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支持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通过落实奖惩机制、实施生态补偿,更好发挥政策导向作用。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环境保护监测能力,统筹推进土地、海洋资源的开发、保护和修复。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加大支农投入和统筹整合力度,整合各类涉农资金37.1亿元。积极推进金融惠农,优化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推出主粮作物最低收入保险政策,开展完全成本保险试点,更好发挥农业生产保障作用。扎实开展农业信贷担保工作,新增政策性农业信贷贷款32.5亿元,人均新增担保额列全省首位。

    【公共服务提升】全市民生支出总额266.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7.7%。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保障工作,筹资2.7亿元,保证疫苗购置、接种工作顺利实施。安排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补助资金3.4亿元,支持全员核酸检测、发热门诊改造、防疫物资及检测设备购置等工作开展。积极稳定和扩大就业,通过奖励、补贴等方式,加大对重点群体的创业就业扶持力度,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持续提高政策保障水平,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162元/月,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城乡特困供养、孤儿集中和分散供养、计划生育死亡和伤残家庭特别扶助等政策标准进一步提高。提高居民医疗保障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居民医疗保险、基本公共服务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提高至580元/年、79元/年,支持推出与基本医保衔接互补的首款商业医疗保险产品“威你保”,提高居民大病保险报销比例和最高限额。强化教育发展保障,支持新建、改扩建幼儿园7所、中小学10所,为普通高中特色多元发展、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提供支持,保障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教育中心三期、市直高中消防改造等教育重点项目建设顺利实施。大力支持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开展威海千里山海自驾游公路多元化宣传,同步利用发放消费券等形式拉动文旅消费,通过建设城市书房、举办公益文化和全民健身活动,不断丰富居民文体生活。

    【民生保障】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通过优化涉税服务、深化综合治税等措施,堵塞征管漏洞、聚拢零散税源,全力保证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主动做好向上争取工作,获取专项转移支付资金19.8亿元,全国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县、水美乡村试点县等一批重点项目落户威海市;发挥好常态化直达资金机制作用,累计争取中央、省直达资金27.5亿元,分配及支出进度持续保持全省前列,保证直达资金惠企利民效果。严把财政支出关口,市本级日常公用经费较上年压减10.4%,其中“三公”经费、差旅及培训经费压减42%。从严从紧抓好预算执行管控,严格控制预算追加,加强执行动态监控,将当年无法执行的项目资金6841万元及时收回财政。加大存量资金清理盘活力度,收回、盘活存量资金8.3亿元。

    【风险防范化解】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加强上级资金与本级资金、预算资金与债券资金、存量资金与当年财力的统筹安排;做好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推广应用,实现市、区(市)两级全面覆盖,强化预算管理全流程动态管理;加强预算执行管控,简化项目资金审批程序,通过“先预拨、后清算”的方式,加快预算执行进度;高标准、严规范推进预决算公开。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教育、科技、文化、交通运输、应急、自然资源等领域市与区(市)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推进绩效管理提质增效,对新增政策和项目全部开展事前绩效评估,项目资金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跟踪监控和绩效自评率均达100%,选择24个政策和项目开展重点绩效评价、18个项目开展重点绩效跟踪,部门整体绩效管理范围扩大到所有市直部门。开展政府购买服务、财政对外借款和拖欠工程款专项整治,出台《威海市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实施办法》等配套办法。积极有序化解存量隐性债务,严格管控新增债务规模,健全完善风险防控、应对措施,守牢守好风险底线。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把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处置关口,开展国有金融资本产权登记。

    (徐祥钊)

    税   务

    【概况】威海市完成税收收入347.77亿元。主体税种合计完成收入208.37亿元,比上年增长1.62%;10个地方税种合计完成收入101.32亿元,增长5.44%。市县级收入中,主体税种完成102.8亿元,占比50.36%。收入贡献前5位的行业为制造业、房地产业、金融业、批发零售业和建筑业,合计完成税收262.54亿元。

    【社会保险费管理】国家税务总局威海市税务局坚持以缴费人为中心,推动“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社保费征收工作机制,坚持传统服务与智能创新服务“两条腿”走路,以自主缴费为主,积极推广“非接触式”立体化缴费模式,同时保留传统人工收现服务。全年组织社会保险费159.03亿元,增收119.26亿元,增长299.84%。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83.37亿元,增收78.80亿元,增长1725.23%;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2.96亿元,增收5074万元,增长20.55%;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费14.52亿元,增收4333万元,增长3.08%;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43.38亿元,增收32.30亿元,增长291.46%;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6.53亿元,减收15万元,下降0.02%;失业保险费3.25亿元,增收2.61亿元,增长405.19%;工伤保险费3.99亿元,增收3.61亿元,增长928.13%;其他补充保险费9977万元。

    【非税收入】国家税务总局威海市税务局成立非税收入划转工作专班,专责推进相关工作,强化与财政、人民防空、水务、行政审批服务、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的沟通配合,深入企业开展政策宣传、申报辅导,确保缴费人享受政策。全年组织非税收入9.89亿元,增收2.18亿元,增长28.22%。其中,教育费附加4.22亿元,增收2309万元,增长5.79%;地方教育附加2.81亿元,增收1551万元,增长5.84%;残疾人就业保障金5572万元,增收1736万元,增长45.26%;水利建设基金992万元,减收5640万元,下降85.04%;场外核应急准备收入92万元,增收23万元,增长33.33%。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收入73万元,增收39万元,增长114.71%。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收入14万元,增收7万元,增长100%。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收入7万元,增收4万元,增长133.33%。免税商品特许经营费收入2万元;水土保持补偿费3760万元;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收入1.80亿元;代征工会经费9652万元,增收799万元,增长9.03%。

    【税收政策落实】采取“线上+线下”方式,及时反馈企业个性需求,形成涵盖各重点行业的服务管理模板,构建包括税收优惠政策、纳税服务事项、需求答复实效等内容的服务指标体系,确保纳税人清楚掌握优惠政策,全年落实税费优惠政策115.6亿元。

    【征收管理】以“一户一策”落实为主线,优化岗责流程体系、压实税收监管职责,纵深推进税收征管改革。对2730户规模以上企业进行“一户一策”精准监管,并组建智慧税务运维基地,征管问题分析提报时长下降45%以上。强化基层减负,制定税收业务领域实体化实施方案,统筹各业务部门下达监管任务,累计承接上级发布任务1.15万项,市、区(市)两级直接解决问题8411项,占比73.14%。注重责任落实,将27项全局性、复杂性监管服务职能集中到市局开展;将15项基层难以独立承担的统筹性工作和相对复杂的监管服务职能提升到区(市)局专业管理,有效减轻基层负担。

    【税收法治】建成执法信息公示平台,采取“市局搭建模板,基层规范套用”的方式,对需要公示的事项,整理形成模板,对口下发,指导基层严格规范,统一开展公示;积极推广使用执法音像记录平台,成立市、区(市)两级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委员会,实行集体审理。推行“非接触式+面对面”沟通模式,搭建税企“钉钉”群,实时对接企业需求,实行网格化单元管理;专家顾问采取实地走访的形式“面对面”服务企业涉税需求,重点应对高难度复杂问题,提升服务层级和深度。

    【税务稽查】加强稽查情报信息研判,严厉打击骗取税费优惠行为,切实抓好重点行业风险管理,开展对建筑、房地产等行业专项检查。全年通过风险管理增加收入8.77亿元,清理欠税3.79亿元,稽查查补收入3.27亿元,挖掘潜在税源4.1亿元,合计增加收入19.93亿元。查办“2·23”全国首例自然人代开虚开案,山东省打击自然人代开类虚开犯罪专项行动现场推进会在威海市召开。通过“双随机、一公开”方式统筹开展行业检查,抽取建筑、废旧物资等10余个行业74户企业开展检查,形成行业性检查指引,协查案件检查回复时间由户均57天降至户均34天,案件审理时间平均缩短52%,检举案件回复满意率上升8个百分点。

    【大数据和风险管理】开展风险分级分类预警监管,扎口下发风险任务3500户次,实现应对入库税收5.98亿元;任务量下降48.57%,户均成效增长71.50%,问题发现率80.14%,列山东省税务系统第2位。对建筑、房地产、石油炼化等重点行业开展专项风险监控分析,实现查补2.38亿元,提升重点风险精准管控效果。

    【办税缴费服务】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围绕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统筹“大服务”体系建设,优化服务举措,提升纳税人满意度。提升办税缴费便利度,对传统办税服务大厅重新布局,窗口数量缩减60%,建立集事项办理、权益维护等为一体的“纳税人之家”,推行“威您办”远程办税服务,搭建“云端办税服务厅”,打通“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服务“最后一公里”,全年受理工单1.76万笔,提供免费邮寄370笔,接受咨询4948条,“非接触式”办税比例95%以上。提升办税服务规范性,开展纳税服务质量监控,加强现金收缴管理,印发《现金收缴业务风险防控指南》,涵盖不动产交易、代开发票等4类17项业务,为现金税费征缴风险防控提供详细操作指引。制定办税服务厅人员管理办法和绩效管理办法2项制度,推动人员管理更加统一规范。提升税费诉求满意度,建立涉税诉求快速反应机制,专人专职负责投诉事项转办、反馈,纳税人综合满意率99.28%。对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转办的2728个工单开展分析,针对举报量较大的不按规定开具发票问题,积极推行电子发票,相应工单降低10%。深入剖析294个不满意工单产生原因,及时进行回访并落实整改,确保无重复投诉发生。

    【国际税收】稳妥推进反避税工作开展,不断完善“管理—调查—服务”三位一体格局。威海市反避税合计调整补税2.13亿元,增长29.23%。优化完善非居民跨境涉税信息收集、分析、应对工作模式,构建非居民税收风险监控体系,组织非居民税收收入2.3亿元,增长10.3%。发挥情报增值利用效能,着眼国际税收工作瓶颈,探索打通以情报交换推动国际税收整体工作开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国家税务总局向韩国、新加坡税务局发出专项核查情报3份,该工作列山东省国际税收绩效考核量化指标第1位。

    【政务管理】以深化机关实体化为抓手,确定“1+5”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形成6类70项工作要点,突出项目清单抓管理、督考一体抓执行,推动工作高效落实。优化行政管理提效能,与国家税务总局山东省税务局办公室联合申报“政务事务实体化”省级重点制度创新项目,打造以行政运转、事务服务等4个序列为支撑的“1+4”体系架构,提升29个复杂事项的统筹层级,对政务信息支撑、税收宣传扎口等10项流程进行优化再造,推动机关职能由“上传下达”向“主管+主办”转变。政务实体化相关做法先后被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税务总局山东省税务局转发,并被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立项为省部级重点课题。强化督查落实,编发《抓工作落实督查督办办法》,构建涵盖11类37项101个指标的行政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统筹工作落实督查、质量督查等“四项督查”,紧盯数量指标、质量效率等4个方面,按条目分解督办,抓好重点工作督导落实。年内,制发工作督办单39份,通报和讲评市税务局层面7类26项问题、区(市)税务局层面6个序列12项问题,问题全部整改完毕。

    (孟新华)编辑侯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