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文件库 > 【文件库】部门文件
  • 发文机关:威海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
    • 文件类型:其他文件
    • 成文日期:2024-02-28
    • 公开发布日期:2024-02-28
    • 发文字号:威审服发〔2024〕1号
    • 所属单位:威海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威海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关于印发《威海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关于贯彻落实全市工作动员大会精神“大抓经济”“大抓基层”“大抓落实”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威审服发〔2024〕1号


    机关各科室、局属事业单位:

    经研究,现将《威海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贯彻落实全市工作动员大会精神“大抓经济”“大抓基层”“大抓落实”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威海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2024年2月28日


    威海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关于贯彻落实全市工作动员大会精神“大抓经济”“大抓基层”“大抓落实”的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全市2024年工作动员大会精神,聚焦“大抓经济”、“大抓基层”、“大抓落实”,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提升服务效能,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的殷切嘱托,深入落实国务院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认真贯彻市委十六届五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市工作动员大会精神,聚焦项目企业等各类主体和群众办事需求,优化审批流程、提升服务效能,持续推进线下服务更规范、线上服务更便捷、线上线下融合更深入,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智能化,全面打造“有求必应、无微不至”的政务服务环境,更好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内容

    (一)全方位支持项目建设

    1.深入开展“高效办成一件事”提速提效行动。围绕企业准入准营、投资建设、经营发展等企业全生命周期,编制《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规范指引》,推出90个“一件事”服务场景,推动涉企服务减流程、提效率。(牵头领导:王铁军,牵头科室:业务协调科,责任科室:各审批科室)

    2.推行“三个一”项目服务机制。为每个项目配备“一名项目管家”,变“坐等审批”为“主动服务”,提供“提前介入辅导、报建资料指导、疑难处理向导”全过程帮办代办服务,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制约问题。提供精准匹配项目需求的“一个政策包”,根据项目实际整合政策“干货”,帮助项目单位用好、用足惠企政策。创新“一码集成”服务,为每个项目定制贯穿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的集成“二维码”,项目单位扫码即可实现与项目管家在线沟通,实时提供政策辅导、流程指导等服务。(牵头领导:王铁军,责任科室:投资建设一科、投资建设二科)

    3.加大重点项目要素保障力度。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在严格按各类规划、生态保护红线等规定,依法依规做好海域使用权、占用林地、取水许可等审批的前提下,做好科学规划测算,做好与省有关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优先保障重点项目用林、用海、用地等要素需求,支持交通、水利、电网等重大基础建设、八大产业集群等重点项目建设。(牵头领导:王铁军、李松,责任科室:投资建设一科、经济管理一科)

    4.推行项目审批手续集成办理。全面实施施工综合许可“九证合一”、建设工程规划类许可“五证合一”、市政设施建设类审批“六证合一”,实行“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次发证”。对市政公用外线接入工程、5G基站建设涉及的相关事项实行集成办理,实现“一次申请、一张表单、一套材料、一网通办、统一出证”。(牵头领导:王铁军,责任科室:投资建设一科、投资建设二科)

    5.推进全流程数字化报建审批。做好工程审批系统3.0版升级改造,探索完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告知承诺制”,进一步增强项目单位的办事体验。(牵头领导:王铁军,责任科室:投资建设一科、投资建设二科)

    6.提高公共资源项目进场交易服务能力。做好市区海域使用权出让项目、农村集体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出让项目进场交易服务工作,研究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场交易。承接好威海市域范围内的集中采购业务。(牵头领导:于建刚,责任科室: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二)全力服务招商引资

    7.提升市场主体准入便利度。拓展“一照多址”适用范围,将适用范围由同一区市、开发区扩展到威海市域范围内。开展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标准化登记,采用“标准化地址申报+住所承诺制”登记改革模式,解决市场主体住所登记不准确、不规范等问题。拓展市场主体登记服务渠道,通过政银合作、进驻镇(街)便民服务中心、设立园区企业服务站等方式,为企业提供就近登记服务。(牵头领导:李松,责任科室:市场准入一科)

    8.提升市场主体准营便利度。提供“通办柜员”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区市、开发区将高频业务纳入“通办”事项,培养全科技能人才,为市场主体提供一窗通办的许可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区市、开发区深化“政银合作”,由银行等金融机构代办查档业务,企业开户同时可一并查询所需档案,解决企业办理银行开户业务多跑腿的问题。实施企业迁移与税务登记联动,提升企业省内迁移登记便利度。全面推广企业注销社保预检改革,维护劳动者社保权益。(牵头领导:李松,责任科室:市场准入一科)

    9.继续开展招商引资“竞赛”活动。充分发挥窗口专业优势,突出产业类、工业类项目,广泛发掘招商信息,靠上服务争取,力争将招商线索转化为投资意向。对有投资意向的企业,主动靠前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各项问题,力争将投资意向转变为实体项目。(牵头领导:孙月丽,牵头科室:市场准入一科,责任科室:各科室、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政务服务中心)

    10.深入开展企业大走访。各处级干部与分管企业开展常态化沟通交流,每月至少与分包企业联系1次、每年至少走访1次,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高效办理企业诉求,对“接诉即办”事项,按照要求实行即转快办。(牵头领导:各班子成员根据分工做好相关工作,牵头科室:办公室,责任科室:各科室、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政务服务中心)。

    (三)提供高效政务服务

    11.深化“爱山东”政务服务平台功能建设。牵头落实《优化提升“爱山东”政务服务平台功能支持“高效办成一件事”若干措施责任分工》各项任务,督促各牵头单位、责任单位逐项研究落实措施,定期督导、调度、抽测、核查,推动任务按时完成。(牵头领导:王铁军,牵头科室:业务协调科,责任科室:各审批科室)

    12.继续抓好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提升。实施政务服务“晾晒工程”,编制政务服务事项网办负面清单和进厅负面清单,组织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公示进驻事项清单,实行事项及要素动态调整。分类管理政务服务事项,根据事项办理频次,梳理群众和市场主体需求量大的高频事项清单,提供通俗易通、时间节点清晰的“白话”办事指南。(牵头领导:王铁军,牵头科室:业务协调科,责任科室:各审批科室)

    13.深化政务服务“微创新”。拓展普货车辆前移办事窗口覆盖面,探索水路运输经营许可审批模式(牵头领导:于建刚,责任科室:经济管理二科)。加强与卫生主管部门协作,创新“两免”(免申请、免提交材料)办理《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延续、核发《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牵头领导:李松,责任科室:社会民生科)。推行非营利性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登记“两证联办”,实现“事前统一告知、事中统一受理,事后统一发证”。(牵头领导:孙月丽、李松,责任科室:社会民生科、综合事务科)

    14.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免证办”。及时公开电子证照证明“用证”事项清单及应用途径,压实窗口人员责任,主动引导群众和市场主体网上办事、“免证”办事、“无证明”办事,提升电子证照证明线上调用频率。提高电子证照证明数据对接共享能力,逐项打通线下证件扫码调用电子证照证明的技术瓶颈,探索推行现场一次授权、全量关联的“无障碍”调用电子证照服务。(牵头领导:王铁军,牵头科室:业务协调科,责任科室:各审批科室)

    15.推动基层政务服务能力提升。制定基层(镇、村)政务服务事项目录,聚焦群众医疗、养老、住房、就学等方面,结合镇村两级承接能力,有序向基层下沉政务服务。规范县、镇政务服务场所“网上办事区”建设,加快构建“1530”(主城区15分钟、乡村30分钟)政务服务圈。(牵头领导:王铁军,牵头科室:业务协调科,责任科室:有关审批科室)。

    16.落实帮办代办服务制度。在市场准入、民生保障、公共服务等领域,拓展帮办代办服务领域和服务方式。发挥“网上办事体验区”的作用,提升大厅导服、帮办人员的服务能力,做好咨询解答、材料辅导、网上申报、陪同协调等,最大限度分流大厅窗口办事群众,压缩群众和市场主体到厅办事时长。(牵头领导:王铁军、孙月丽,牵头科室:政务服务中心、业务协调科,责任科室:各审批科室)。

    17.提供超前辅导服务。对卫生领域专业性强、许可内容多、现场要求高、流程复杂、投资较大的许可事项,项目筹建阶段即主动上门开展可行性论证,科学规划审批流程,实现一次性备齐申请材料、一次性通过现场勘验、一次性发放许可证件。(牵头领导:李松,责任科室:社会民生科)

    18.高标准完成新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搬迁启用。实现政务服务市区一体化、办事智能化、服务高效化,全力推动线下办事“只进一门”、线上办事“一网通办”,打造企业群众办事体验感好、认同感强、获得感高的全省标杆型“政务综合体”。(牵头领导:各班子成员根据分工做好相关工作,牵头科室:业务协调科,责任科室:各科室、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政务服务中心)。

    (四)深化审批监管无缝衔接

    19.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发挥“一枚印章管审批”优势,优化审批流程、精简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做好“执业药师注册”等省级委托下放审批事项承接与实施,确保委托下放事项承接到位。(牵头领导:各班子成员根据分工做好相关工作,责任科室:政策法规科、市场准入二科及其它审批科室)

    20.深化工程建设审批领域审管协同机制。聚焦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动加强与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探索解决审批与事前预判、事中事后监管等问题。(牵头领导:王铁军,责任科室:投资建设一科、投资建设二科)

    21.强化与行业主管部门、监管部门的沟通联动。持续落实好审批信息“双公示”“涉企审管信息归集”等常态化机制,完善涉餐饮服务业审管、超限运输许可等具体领域部门联动机制,确保审批和监管信息实时共享,审批信息按时推送率、监管部门主动认领率保持100%。(牵头领导:各班子成员根据分工做好相关工作,责任科室:政策法规科、市场准入一科、经济管理二科及其它审批科室)。

    22.严密防范审批风险。对涉及安全生产、意识形态、食品药品、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的审批事项,特别是对“两高”、危化品、医疗器械等许可审批,及时、准确、严格执行上级政策规定,严格把关审查,依法依规审批。(牵头领导:各班子成员根据分工做好相关工作,责任科室:投资建设一科、投资建设二科、市场准入二科、社会民生科及其它审批科室)。

    (五)深化政风作风建设

    23.开展“支部争星、党员争先”活动。通过对标争创五星级支部、党员承诺践诺、常态化开展党性教育,激励各支部对标学习先进党支部,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模范先锋作用,以点带面促进模范机关建设。加强对全局干部职工的综合考核,进一步转变作风、提高效能、激励干部职工奋勇争先,积极作为,干事创业。(牵头领导:于建刚,牵头科室:政工科,责任科室:各科室、单位)

    24.推动“我陪群众走流程”走深走实。探索建立政务服务“畅流程·提效能”工作机制,协调开展“体验办”“模拟办”“督导办”“陪同办”,查找和解决群众办事难点堵点问题。(牵头领导:于建刚,牵头科室:督察科,责任科室:各科室、单位)

    25.健全完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组织排查岗位风险点,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措施,常态化开展廉政警示教育,通过电子监察等手段,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抓早抓小,把风险隐患消灭在未发和萌芽之中。(牵头领导:于建刚,牵头科室:政工科、督察科,责任科室:各科室、单位)

    26.开展联系帮扶镇村工作。深入推进双联共建,落实“联系帮扶镇街三张清单”,指导帮助联系村党组织加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帮助文登区高村镇办实事、解难题。组织在职党员参加共建社区志愿服务,提升“双报到”工作实效。(牵头领导:于建刚,牵头科室:政工科,责任科室:各科室、单位)

    27.开展专项治理。配合纪检监察部门开展好“窗口政务服务质效优化提升”专项监督,监督执行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及“办不成事”反映等制度,重点整治推诿扯皮、一次性告知不到位、拖而不办等问题。持续强化政务服务工作纪律作风监督监察,继续开展基层政务服务集中督察,督促各级政务服务部门抓好整改提升。深化政务服务“好差评”,常态化开展办事群众满意度测评,实现每个政务服务事项均可评价,健全“差评”核实整改机制,确保每个差评得到核实整改。(牵头领导:于建刚,牵头科室:督察科,责任科室:各科室、单位)。开展“政府采购文件编制标准化”专项治理,会同监管部门探索建立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见证工作标准、以及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在线组织评标服务工作制度。(牵头领导:于建刚,责任科室: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28.严肃执纪问责。对发现存在违规违纪等问题的,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第一时间依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将各项制度要求和保障措施监督执行到位。(牵头领导:于建刚,牵头科室:机关纪委,责任科室:各科室、单位)

    三、强化保障

    29.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由市局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各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科室、单位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统筹推动各项任务开展,及时督办落实相关工作任务。

    30.健全工作机制。各科室、单位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和法治观念,压实责任,具体责任到人,将各项任务落细。牵头科室要抓总协调,督导调度,统筹推进,加强系统联动、上下互动,实现跨科室、跨部门、跨层级整体推进。责任科室要不等不靠,主动配合,共同推进,形成工作合力。

    31.营造浓厚氛围。及时挖掘和总结优化工作中的特色亮点,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站等渠道广泛宣传,提供通俗易懂的政策解读,正确引导社会预期,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营造浓厚氛围。

    32.强化日常督查。加大监督通报力度,通过随机抽查、明察暗访等方式,及时督导各科室、单位开展相关工作的情况,并形成常态化机制,作为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推动各项措施走深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