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文件库 > 【文件库】部门文件
  • 发文机关:威海市体育局等15个部门
    • 主题分类:体育
    • 文件类型:其他文件
    • 成文日期:2024-01-16
    • 公开发布日期:2024-01-16
    • 发文字号:威体字〔2024〕4号
    • 所属单位:威海市体育局

    威海市体育局 威海市委宣传部 中国共产党威海市委员会统一战线工作部 威海市总工会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威海市委员会 威海市妇女联合会 威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威海市教育局 威海市民政局 威海市财政局 威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威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威海市农业农村局 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威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关于印发《威海市推进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2023-2027年)》的通知

    威体字〔2024〕4号


    各区市教育和体育局、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总工会、团委、妇联、发展和改革局、民政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农业农村局、文化和旅游局、卫生健康局,国家级开发区社会工作部、工委党群工作部、总工会、团工委、妇联、经济发展局、教育分局、财政金融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建设局、卫生健康管理部门:

    现将《威海市推进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2023-2027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威海市体育局                             威海市委宣传部 

    中国共产党威海市委员会统一战线工作部      威海市总工会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威海市委员会           威海市妇女联会

    威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威海市教育局

    威海市民政局                              威海市财政局 

    威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威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威海市农业农村局                     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威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1月16日


    威海市推进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2023-2027年)

    为推动农村体育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根据省体育局等15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2023-2027年)》的要求,结合我市农村体育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坚持城乡一体、惠民富民、因地制宜、融合发展的原则,健全完善乡村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体育均衡发展,充分发挥体育的综合价值与多元功能,推动农村体育高质量发展,打造体育助力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二)主要目标

    到2027年,全市农村体育工作机制和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农民群众的健身意识、健康水平稳步提升。农村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实现全覆盖,维护更新更加及时,并逐步提档升级。农村体育组织不断完善,每个行政村至少有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乡村体育赛事和全民健身活动更加丰富,形成一批乡村特色体育赛事活动。以乡村体育旅游、户外运动为代表的乡村体育产业不断壮大。创建一批乡村振兴体育示范县、示范镇、示范村。

    二、主要任务

    (一)繁荣乡村体育文化

    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挖掘推广民族传统武术、摔跤、龙舟、毽球、风筝、蹴鞠、秧歌、射艺等传统民族民俗体育项目,传承保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支持各地依托文化旅游活动、农村大集、节庆仪式等举办体育活动和项目展示;在乡镇和行政村推广举办社区趣味运动会和农民运动会,因地制宜举办篮球、足球、乒乓球、棋牌、拔河、广场舞等项目赛事,活跃农民群众文体生活;支持乡村体育文化创作、打造体育特色民宿、乡村体育服务等项目。采取多种传播方式,用农民听得懂、看得见、学得会的方式方法,普及科学健身知识,讲好农民体育故事。(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

    (二)发展乡村体育产业

    支持各地依托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发展登山、骑行、水上运动、冰雪娱乐、航空运动、露营、汽车越野等具有乡村特色的户外运动业态,统筹规划建设户外运动营地,积极申报省户外运动目录。推动体育用品制造业向乡村转移,做大做优乡村体育旅游、健身休闲、体育培训、体育康养等产业,打造具有田园风光和乡土风情的体育特色村庄、特色体育赛事和乡村精品体育旅游线路,与民俗节庆、乡土文化展示、农产品展销等相融合,为乡村经济赋能。用好山东省体育产业博览会、山东省体育产业交易大厅等平台,推介乡村体育产业项目。(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改革委)

    (三)培育乡村体育人才

    加强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农民体育骨干培训,完善多部门联合工作机制和培训体系,改进培训方式,提升培训质量,重点加强农村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进一步提升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规模和服务能力;开展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基层成长、返乡创业就业和“三下乡”支教活动,引导体育专门人才扎根农村;完善乡村学校体育教师补充机制,配齐乡村学校体育教师,在“国培计划”“银龄讲学计划”“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等政策中加大对乡村体育教师的支持力度;深入推进乡村体教融合,推广实施学校体育教练员制度,加强乡村体育后备力量的培养,重点扶持田径、游泳等基础大项和三大球项目在乡村学校的推广与普及。(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教育局、市农业农村局)

    (四)助力乡村生态振兴

    坚持生态优先、有序开发,合理规划布局乡村体育和旅游发展空间。依托威海乡村特色生态和人文资源优势,结合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创建运动休闲乡镇,发展威海步道体系和小型体育公园,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打造乡村休闲健身区、康养功能区和田园观光景区。完善健身步道、小型体育公园、汽车露营地、运动营地等户外运动设施,建设绿色便捷的全民健身新载体。推进健身设施绿色低碳转型,推广使用绿色建材和可再生能源,开展乡村绿色生态体育活动,推进乡村绿色生态体育系统建设。(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农业农村局)

    (五)壮大乡村体育组织

    着力推进乡镇和行政村体育组织建设,发挥体育组织助力乡村治理功能,夯实基层农村体育工作基础。持续完善县、镇、村体育总会,构建以体育总会为枢纽、体育协会为纽带,以社会体育指导员为骨干,以健身队伍为支撑的乡村体育组织网络。以乡镇为重点,以乡镇文化站为基础,推广打造符合农村需求的乡村体育指导站。统筹体育部门、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体育协会和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源,壮大体育志愿者队伍,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进乡村活动。(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民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委宣传部)

    三、十大行动

    (一)农村体育场地设施补短板行动

    制定县、镇、村体育设施配置标准,持续完善农村体育场地设施,补齐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短板。到2027年,实现镇“两个一”和行政村全民健身设施全覆盖,满足农民群众基本健身需要。健全农村老旧体育器材更新维护工作机制,拓宽建设和经费渠道,及时更新维护老旧体育器材和场地设施。加大对农村体育场地设施薄弱的县、镇、行政村的建设支持力度。以县城和乡镇驻地为核心,布局建设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篮球场、足球场等户外健身场地设施,逐步发展智能化体育器材。持续推进乡村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一场两门”改造和乡村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全面向社会开放。(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教育局)

    (二)乡村体育产业增效释能行动

    大力发展登山、骑行、露营、航空、越野、垂钓等乡村特色户外运动产业,打造一批与农特产品产地、销售点和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等串联的乡村体育旅游精品线路,推出一批乡村体育旅游网红打卡地,创建一批具有田园风光、乡土风情的体育产业示范乡村,培育一批集体育、文化、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户外空间型体育服务综合体。鼓励各区(市)积极举办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三农特色鲜明、群众喜闻乐见的乡村体育赛事活动。到2027年,至少打造1条省级乡村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创建1个省级体育产业示范乡村,培育1个省级户外空间型体育服务综合体。(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农业农村局)

    (三)健身指导进乡村行动

    深入推进体卫融合,培养乡村体卫融合复合型人才,依托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乡村体育指导站点,开展体质检测、健身指导、健身讲座,推动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向乡村延伸。研究建立适合乡村特点的运动处方,组织编写适应农村特点的健身科普读物,制作科学健身小视频,通过县级融媒体中心(电视台)、互联网、移动终端、宣传栏、广播站等多种方式向农村群众倡导科学健康生活方式,宣传科学健身知识,普及科学健身方法,切实提升农民健身意识和健康素养。(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委宣传部)

    (四)乡村体育组织培育行动

    进一步健全完善县、镇体育总会,推进基层体育总会规范化建设,鼓励有条件的行政村建立村级体育总会。不断完善乡镇老年体协、单项体育协会等基层体育社会组织,鼓励各区市结合实际成立农民体育协会。支持行政村发展各类群众性体育社会组织,组建形式多样的体育健身团队。积极吸纳乡村社会工作者、文化站人员、体育教师、农村新乡贤等加入体育社会组织,促进乡村体育社会组织联动发展。(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民政局、市农业农村局)

    (五)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行动

    改进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方式,拓宽培训渠道,加大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力度。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在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时,提高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比例。实施“万村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计划”,以行政村妇联执委、巾帼志愿者和女性体育骨干为主要培训对象,在200个以上行政村培训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600人以上,积极发挥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形成农村妇女积极参与全民健身的良好局面。到2027年,全市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达到4000人。(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妇联、市农业农村局)

    (六)乡村体育教育提升行动

    研究制定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到2027年以乡镇学区为单位配齐乡村学校体育教师。加强对乡村体育教师的培训和交流,提升乡村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能力。推进乡村学校体教融合发展,持续推进威海市中小学体育联赛向基层延伸,因地制宜开展武术、棋类等传统体育项目课程,促进乡村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体育局)

    (七)乡村全民健身志愿服务行动

    深入乡村开展“体育志愿·文明实践”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各级体育部门、体育总会和体育社会组织要将农村地区作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重点,列入工作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建立优秀运动队常态化进乡村服务机制,每年组织教练员、运动员到乡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委宣传部、团市委)

    (八)乡村体育“四赛”品牌打造行动

    大力推广举办社区趣味运动会,到2027年,基本实现社区趣味运动会乡镇全覆盖,半数以上的行政村每年举办一场社区运动会。在山东省“百县篮球、千乡兵乓球、万人象棋”三大赛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以篮球、足球、乒乓球、象棋四个项目为代表的乡村体育“四赛”活动。同时,因地制宜组织举办拔河、广场舞、秧歌、武术等项目赛事活动。坚持面向基层,便民利民,把体育赛事活动办到农民群众身边。各地要结合本地资源禀赋,打造有特色的农村体育品牌赛事,有机融入民族民俗节庆展演、乡土文化展示、农副产品展销、乡村体育旅游,扩大赛事影响力和传播力。(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市农业农村局、市委统战部)

    (九)乡村体育科研助力行动

    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其他社会研究机构,建立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科研智库,助力解决体育助力乡村振兴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设立“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开展乡村公共体育服务、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体教融合、体卫融合、“体育+”等研究,形成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服务职能部门决策。积极争取山东省乡村振兴体育研究院支持,大力开展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理论创新、现状普查、学术交流、乡村体育教育等研究活动,挖掘形成一批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示范案例。(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教育局、市农业农村局)

    (十)乡村振兴体育样板创建行动

    按照《山东省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指导方案(2023-2027年)》关于打造乡村文化振兴样板村、示范村的要求,立足威海丰富的地理地貌和深厚的海韵文化,依托各地体育康养、体育制造、体育文化、体育旅游、体育设施、品牌赛事等资源禀赋,结合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县、示范镇、示范村认定工作,在全市创建一批体育助力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到2027年,力争打造1个乡村振兴体育示范县,5个乡村振兴体育示范乡镇,20个乡村振兴体育示范村。(责任单位:市体育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的作用,专题研究部署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体育、发展改革、教育、财政、农业农村、文化旅游、卫生健康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切实把乡村体育纳入部门工作计划。各区(市)要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完善工作条件,形成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合力。

    (二)强化政策支持。市、区(市)要依法合规加大对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经费支持力度。要统筹用好上级支持资金、配套资金,制定与上级政策相衔接、符合地方实际的激励措施。要积极争取符合条件的体育助力乡村振兴项目纳入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

    (三)加强督查落实。市体育局要会同相关部门结合《威海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年度评估,对本方案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评估和督促指导,对工作中的典型案例、经验做法予以宣传推广。各区(市)也要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确保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文字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