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法规文件 > 政策解读 > 文字解读
索引号: 1137100000435907XJ/2022-00498 发布单位: 威海市民政局
内容分类: 文字解读 成文日期: 2022-02-1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性/截止日期: 文号:

《威海市“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政策解读

时间: 15:40
点击次数:

一、起草背景

“十四五”期间,是我市人口老龄化程度快速加深、老年人健康养老需求不断增加的重要时期。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市老龄化率为27.3%,其中65周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达到19.26%,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即将进入超老龄化社会。为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根据上级要求,我局牵头起草《威海市“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二、决策依据

根据《山东省“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威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三、出台目的

围绕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服务需求为导向,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力争到2025年,基本形成与本市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养老服务需求相匹配,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一是服务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老年人集中供养率保持在100%,失能特困老年人集中供养率保持在85%以上。二是服务设施网络更加健全。县、镇(街道)、村(社区)、家庭四级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形成,街道和镇区域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分别达到100%、90%以上,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达标率达到100%。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60%以上。三是综合监管制度更加完善。《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强制性标准达标率达到100%。四是养老人才队伍量质齐升。养老护理员入职培训率达到100%,每万名老年人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达到25人。五是养老服务业态融合发展。

四、重要举措

(一)重点任务。主要提出了八大方面重点任务。

一是完善养老服务保障制度。健全政府兜底养老保障制度。健全基本养老公共服务制度,建立完善基本养老公共服务清单发布及定期更新制度、老年人能力与需求综合评估制度、经济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评估制度等制度,建立健全特殊老年人巡访关爱制度,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达到100%。健全多层次长期护理保障制度,推进居民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稳步扩大参保覆盖范围,2025年底前,实现全覆盖。

二是优化社区居家服务供给。在城市、农村分别完善四级、三级服务网络,建设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县级层面,至少建有1所以上具有医养结合功能的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镇级层面,至少建设1处街道和乡镇区域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形成“1+N”服务网络,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全托、日托、上门服务、对下指导、助餐配餐、医养康养、适老化改造、家庭养老床位、辅具租赁等服务,2025年底,覆盖90%以上乡镇;社区(村)层面,2025年底前,实现日间照料服务全覆盖;小区层面,新建居住小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完善家庭养老支持政策,2025年底前,建成500张以上家庭养老床位。丰富社区养老服务功能,提升养老服务智慧水平,扩大全市居家养老和便民热线(6012349)知晓度和覆盖率。

三是提升机构养老发展水平。推进养老机构提质增效,实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打造农村区域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落实养老机构“四专员”制度。优化养老机构床位供给结构,加强护理型床位改造建设,支持认知障碍照护机构建设。实施普惠养老专项行动,有序推动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所属培训疗养机构转型为普惠型养老机构。

四是促进医养康养有机结合。优化医养结合网络布局,实施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工程。有效提升医养服务能级,推进安宁疗护建设,2022年底前,各区市、开发区分别拥有1处以上提供安宁疗护服务的医疗机构。做实基层医养签约合作机制,促进康养融合发展,推进重点医养结合机构建设,完善医保支付方式,开展“护理院日间病房”、护理院按人头付费等。

五是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在职人员培训、专业人才培养,2025年底前,实现养老服务人员上岗培训全覆盖。建立人才激励机制,落实大中专毕业生入职医养结合机构奖补制度,保障医养结合机构中的医务人员享有与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同等的职称评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等待遇。2024年底前,培训不少于4530名养老护理员、266名专兼职老年社会工作者,养老机构中从事医疗、康复、消防等服务的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六是促进养老服务新业态发展。统筹养老产业发展布局,构建“基本有保障、普惠能满足、高端有选择”的多层次发展格局。大力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养老服务业向专业化、产业化、连锁化方向迈进。扩大老年产品供给,持续开展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推动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规模化应用。

七是加强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健全综合监管机制,落实部门职责,明确监管重点。发挥标准规范引领作用,鼓励行业组织等社会团体制定发布养老服务和产品的团体标准,鼓励养老机构制定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标准。强化养老服务标准宣贯实施,《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达标率达到并保持在100%。提高安全管理和应急救援能力、加强重点领域监管执法等。

八是加强养老要素支撑。加强规划引领,落实城镇居住区配套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要求。加强用地保障,鼓励利用商业、办公、工业、仓储存量房屋以及社区用房等举办养老机构。加强财税支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留成的福彩公益金55%以上用于支持养老服务发展,落实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政策。加强金融信贷支持。

(二)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推进“党建+养老服务”,抓好统筹协调,建立健全与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相适应的领导体制。二是深化改革创新。大力推进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开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提升工程,积极争创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三是加大宣传引导。积极宣传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弘扬尊重和关爱老年人的社会风尚。

五、关键词解释

1.“家庭养老床位”:在必要的适老化改造和智能化设备安装的基础上,设置家庭养老床位,纳入养老机构24小时动态管理和远程监护,并根据需求提供紧急援助、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等与床位相配套的照顾服务。2025年底前,建成500张以上家庭养老床位。

2.“云智慧养老”:依托“6012349”全市居家养老和便民服务平台,积极搭建集智慧助餐、智慧出行、智慧走失找寻、SOS紧急救助、智能居家体验、可视化综合监管、智慧消防监测等多场景于一体的云智慧养老网络,改造传统养老服务业态,加大智慧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应用,实现线上线下互联互通,精准对接,形成本土化、可复制、可推广的智能养老发展模式。

3.“时间银行”:试点“时间银行”,打造社区、养老服务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慈善公益资源联动机制,鼓励居民参与养老志愿服务,探索互助性养老服务。

六、政策解读人

养老服务科 秦子凯 5895587

相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