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法规文件 > 政策解读 > 文字解读
索引号: 11371000004359651U/2022-05320 发布单位: 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内容分类: 文字解读 成文日期: 2022-11-1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性/截止日期: 文号:

关于《推进国有建设用地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置工作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

时间: 14:10
点击次数:

一、起草背景

2018年10月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18〕54号),要求“完善基本建设考古制度,地方政府在土地储备时,对于可能存在文物遗存的土地,在依法完成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不得入库。”

2021年4月28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若干措施的通知》(鲁政办发〔2021〕8号)要求,“严格基本建设工程考古审批程序,对可能存在历史文化遗存的土地,实行‘先考古、后出让’制度,在依法完成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原则上不予收储入库或出让。”

二、决策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九条规定:进行大型基本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事先报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组织从事考古发掘的单位在工程范围内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地方进行考古调查、勘探。    

考古调查、勘探中发现文物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根据文物保护的要求会同建设单位共同商定保护措施;遇有重要发现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及时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处理。

2.《山东省文物保护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进行占地二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基本建设工程或者在地下文物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范围内进行工程建设,建设单位应当事先报请省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组织考古调查、勘探,发现文物的,由省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会同建设单位共同商定保护措施。

对前款规定的考古调查、勘探的期限,由考古发掘单位与建设单位根据工程规模共同商定,建设和施工单位应当予以配合。

3.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印发的《土地储备管理办法》(国土资规〔2017〕17号)要求,“储备土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存在污染、文物遗存、矿产压覆、洪涝隐患、地质灾害风险等情况的土地,在按照有关规定由相关单位完成核查、评估和治理之前,不得入库储备。”

三、主要内容

一是明确了适用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山东省文物保护条例》的规定,涉及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以及占地2万平方米以上的建设工程,在土地出让前要依法完成考古调查勘探或发掘工作。

二是明确了考古前置实施过程的各相关事项。包括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作业主体、考古调查勘探条件、申请流程、工作实施、成果运用、经费保障等事项。

三是明确了部门责任。主要明确了文化和旅游、自然资源和规划、财政、行政审批等部门,以及土地前期开发主体的相关职责。

四、重要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成为新时期改革重大攻坚任务。在文物保护领域,推行考古前置是新形势下文物保护工作的最新要求,出台《关于推进国有建设用地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置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既是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重要举措,更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环节。《意见》将此前由建设方拿地后办理的前置审批事项前移至土地出让之前,考古工作的申请主体由建设方改为土地储备、出让机构,这将有效降低建设单位的投资风险及前期运作成本;同时,地下文物也能在建设前得以提前发现并得到有效保护,形成文物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共赢的局面。

五、政策解读人

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文物管理科 张云涛

联系方式:5866707。


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2年11月14日

相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