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2023年,威海综合保税区立足“全市对外开放功能区”目标定位,全力推动经济发展、企业培育、招商引资,统筹推进开发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招商引资】把“深耕日韩”作为招商引资主攻方向,建立“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个专班、一抓到底”的领导分包机制,实施“专业招商+全员服务模式”,整合全区设施载体资源,规划建设“先进制造”“商贸物流”2个产业园,全力打造完善产业生态。至年底,全区有实体企业56家,其中北区44家,含工业企业38家(包括规模以上企业15家);南区12家,含工业企业5家(包括规模以上企业2家)、商贸企业6家(包括规模以上企业1家)、运营服务企业1家。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24.9亿元,5个省市县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120.4%;到账外资1504万美元。
【跨境电商培育】推动“全模式”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搭建“五中心一平台”(多模式电商监管中心、快件分拨中心、仓储物流中心、电商创业中心、国际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和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功能体系,建设从电商监管到仓储物流到分拨集散全链条的电商生态体系。围绕消费者的进口商品需求,开设进口商品保税体验中心5家,并扩展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四川省南充市等旅游热点地市,提升“购日韩商品到威海”的知名度。围绕繁荣跨境电商生态,联合知名电商平台举办培训活动,培育100余家企业主体。年内,全区完成外贸进出口额327.6亿元,其中跨境电商进出口额约70亿元,连续两年获评全省外贸新业态特色园区,跨境电商经验做法被商务部评为外贸新业态优秀实践案例。
【产业发展服务】结合全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需求,新设电子信息及料件分拨中心,其中DHL惠普打印机分拨中心年监管货值超过50亿元,荣成歌尔电子进口料件分拨仓年监管货值达5亿元。围绕助力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建设面积11.6万平方米的冷链物流产业园,对标韩国釜山港建设渔业加工中转基地模式,联合丹麦诺瓦柯国际集团公司、日本玛鲁哈日鲁株式会社等水产企业,开展冷链产业服务外包业务;引进宁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供应链金融企业,提供冰鲜产品代采业务,落地集智能设施、加工、仓储、集货、金融、订单、分拨等于一体的全流程服务模式,颐嘉鳕鱼项目年可形成进出口额6000万美元。落地跨境电商货物集拼入区、一日游保证金减免等多项政策。助力智慧云仓(威海)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申请跨境电商货物分类监管,有效降低企业仓储成本。推动英运物流(威海)有限公司获批海关AEO认证,年可节省海关担保费用近3000万元。全区有41家企业获批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占全区实体运营企业约80%。
【精致园区建设】坚定打造“精致园区”的开发建设总目标,探索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样化、投资管理市场化的开发运营机制,推进总投资21.4亿元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PPP项目,建成保税非保税车间、仓库、创新创业孵化器、人才公寓、国际商品展示中心等33.9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