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走进威海 > 威海概况 > 区市概况 > 经济技术开发区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

    文章来源:《威海年鉴(2024)》
    时间:2024-12- 03 15: 22

    【概况】2023年底,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经开区)总面积168.7平方千米,海岸线长63.61千米,辖5个镇(街道)、82个村(社区),户籍人口17.47万人。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6.62亿元,比上年增长5.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47.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34.0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4∶38.1∶60.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7%,其中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09.5%。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4.29亿元,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0.71亿元,增长5.2%。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518.25亿元,下降4.2%。其中,出口额303.56亿元,下降21.2%;进口额214.69亿元,增长37.7%。财政总收入27.22亿元,增长14.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09亿元,增长6.4%。其中,税收收入20.52亿元,增长0.7%,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88.9%。

    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63亿元,增长4.7%。其中,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增加值0.36亿元,增长8.9%。年底农业机械总动力3.7万千瓦,有农用排灌机械561台、农用拖拉机2454台,全年机耕作业面积630公顷、机播面积760公顷、机收面积713公顷。有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24.29亿元,下降0.7%;实现利润16.17亿元,增长45.6%。营业收入利润率4.99%。产销衔接良好,产品销售率98.6%。建筑业增加值20.48亿元,增长15.8%,具有总承包或专业承包资质的有工作量建筑业企业达129家。

    全区完成邮政业务总收入1.05亿元,增长9.4%。完成通信业务总量4.19亿元,年底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36.4万门、用户总数8.1万户,移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20万门、用户总数50.6万户。实施城建重点工程26项,完成投资15.11亿元。有国家AAA级旅游景区4处,开放式公园4个,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1个。全社会用电量24.24亿千瓦时,增长7.8%。其中,工业用电量16.14亿千瓦时,增长5.8%。

    全区有各类学校69所,专任教师2505人,在校学生4.41万人。其中,中等专业学校1所,在校学生446人;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在校学生2146人;初级中学5所,在校学生1.05万人;小学13所,在校学生1.94万人;幼儿园47所,在园儿童1.16万人。全年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20项,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19.4亿元、技术交易额1.3亿元。专利授权量1437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203件。有文化馆1个,电影院5个,镇(街道)综合性文化站5处,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79处,城市书房4处,镇(街道)图书馆分馆2处,图书馆基层服务点13处,农家书屋79处。有各类卫生机构272所(其中医院10所),床位1869张,卫生技术人员2294人。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建立电子健康档案20.9万份,纳入管理的孕产妇、儿童及老年人3.33万人。举办全区第十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华发杯”冬季运动会、社区趣味运动会等系列活动。在威海市第十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中,获得篮球比赛团体亚军。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1万元,增长5.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6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万元,分别增长4.8%、7.3%。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50万元,增长6.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70万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4万元,分别增长5.8%、8.8%。有12.36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0.31万人参加职工医疗保险,7.84万人参加居民医疗保险,3104人领取失业保险金,727名职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4531名女职工享受生育津贴待遇。全区有各类养老机构8处、床位974张、在院人数629人。为城乡低保对象449人发放保障资金363.1万元,为特困供养对象66人发放保障资金145.5万元,为临时救助困难群众939人次发放保障资金55.8万元。年内,经开区入选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韩乐坊片区城市更新项目入选山东省片区综合类城市更新示范项目,东浦湾房车营地获评全国“5C级自驾车旅居车营地”。智慧化政务服务大厅建设经验入选2021—2022数智开发区建设应用案例,在全国推广。大杂院智慧监管系统案例入选2023全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百佳创新案例”和《2023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典型案例集》,并收录于《北大公共治理案例库》。“经心办·e馨办”智慧政务服务品牌建设经验入选《全国政务服务“小切口”改革优秀实践案例集》。

    【芜船(威海)绿色海工科技产业基地项目签约】 1月28日,芜船威海绿色海工科技产业基地项目签约仪式举行。该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总占地面积45.33公顷,主要从事船舶建造、设计、修理及海洋工程装备、海上风电装备开发,拥有10万吨级船坞1座和5万吨级船台2座,主要建造汽车运输船和MR型成品油船等高附加值船型,总规划产能80万载重吨,年产值50亿元。

    【威海市泓淋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3月17日,威海市泓淋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301439,发行价格19.99元/股,发行股份9728万股,募集资金19.45亿元,为经开区首家创业板上市公司。该公司于1997年11月设立,主要业务为计算机、家用电器、终端零售市场提供电源线组件产品,并为家用电器、船舶及焊枪等客户提供精密电器配线、橡胶线、特种电缆等产品,先后获评国家级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制造业绿色工厂等。

    【“企业家日·周五下午茶”活动】 经开区树立“精准服务、换位思考、有求必应、无需不扰”的营商环境理念,开展“企业家日·周五下午茶”系列活动。活动由区直部门或各镇(街道)组织举办,一般安排在周五下午,面向冲击新目标、“专精特新”等各类企业,分行业、分领域每次邀请8~15家企业进行“小班额”交流。全年举办100期,涵盖行业交流、配套合作、政策解读、法律辅导、管理培训等17个领域,参与企业1000余家次,解决企业堵点问题200余个。

    【长峰农贸市场改造】 长峰农贸市场更新改造项目总投资1.5亿元,采用“边经营、边施工、边搬迁、边拆除”改造方式,主要实施原有农贸市场拆迁、家具商城改造、街区交通改善、隐藏暗河海绵式生态恢复和沿街外立面改造等工程,将158户商户、便民社区服务、青年活力业态等整合入驻,解决市场环境乱、条件差、安全隐患多等问题,并拆除农贸市场临建大棚,打通周边道路,施划机动车车位525个和多处非机动车停车点位,提升周边基础配套和景观环境。项目被命名为长峰邻里,于5月启动,11月开始营业。

    【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项目评审暨往届获奖项目洽谈会】10月12日,第十八届“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项目评审暨往届获奖项目洽谈会在经开区智慧谷服务贸易产业园举办,同步举行“春晖杯”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基地(威海)签约仪式和揭牌仪式,并为第十八届“春晖杯”大赛评审专家颁发证书。决赛项目达380余个,涵盖生物与新医药、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电子信息、新材料资源与环境、新能源与节能、现代服务业等领域,60余名专家、学者在10个分会场与36个国家和地区的项目团队远程连线,开展项目评审和对接洽谈。活动期间,在中韩(威海)城市国际客厅举行“春晖杯”大赛往届获奖项目洽谈会,搭建投资合作交流平台,促进优秀项目落地。

    【山东半导体商会2023年年会暨第四届山东半导体产业峰会】 12月2日,山东半导体商会2023年年会暨第四届山东半导体产业峰会在经开区举行。活动主题为“芯动威海 共赢未来”,设置专家报告、企业报告、互动交流等环节,全国半导体行业100余名专家、企业负责人参加活动,经开区与山东半导体商会签署半导体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