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资讯中心 > 区市动态 > 经区

“妈妈岗”铺就全职妈妈灵活就业路

文章来源: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党政办公室
时间: 2025-03-31 09:51
点击次数:

去年8月,“妈妈岗”就业模式在全省正式推行,经开区相关部门积极走访用工单位,主动链接社会资源,推出“妈妈岗”就业计划、社区研学宝妈再就业沙龙等一系列活动,发动企业为宝妈们“量身定制”岗位,助力宝妈在“家门口”灵活就业。


弹性工作制度  就业带娃两不误

“早上送完宝宝再直播,下班踩点去接宝宝放学,挣钱带娃两不耽误……”早上7点50分,把女儿送进幼儿园后,宝妈李优便来到花田熊(威海)儿童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设立的“妈妈岗”直播岗位,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得益于公司推出的弹性工作时间,李优不用再为接送孩子和工作时间冲突而伤脑筋了。

在花田熊(威海)儿童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像李优这样的宝妈共有24位,“妈妈岗”的比例达到了22%。

“家里孩子小于3周岁的,每年有3天亲子陪伴假;儿童节当天,家长有1天假期,此外,公司还设立了‘亲子成长’专项基金,这些都是实打实的福利。”提起公司推行“妈妈岗”就业模式的各种举措,李优赞不绝口:在工作安排上,公司实行弹性工作制,允许“宝妈”们根据家庭和育儿需求调整工作时间和方式,必要情况下,允许“宝妈”带娃上班,特殊情况下,公司还支持远程办公,让宝妈们在家也能高效完成工作。


岗位“云端定制” 就业创业更灵活

和李优不同,有着收纳整理经验的二胎宝妈赵晓慧选择的是“云端定制”岗位。“晚上我要接大宝放学,还要兼顾小宝,有了这个‘云端定制’岗位,就能精准接单,时间更灵活了,每天过得也很充实。”赵晓慧说。

今年年初,经开区妇联指导西苑街道妇联、经开区网约家政行业妇联共同启动“妈妈港湾”就业计划,通过技能培训、灵活岗位对接和贴心托育服务,为辖区宝妈量身打造“带娃增收两不误”的就业生态。目前,该计划已帮助200余位女性实现灵活就业,成为辖区妈妈们热议的“幸福工程”。

针对宝妈碎片化的工作时间和特点,经开区网约家政行业妇联成员单位宜云家政创新推出“时间银行”弹性工作制,将家政保洁、母婴护理等岗位细化为“钟点式”“项目制”“周末特需”等5种模式,并通过微信群详细发布,宝妈可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精准匹配,自主选择早教陪伴、午餐料理、晚托管家等时段岗位,既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又能获得稳定的收入。

目前已在辖区内13个社区开发收纳整理师、亲子活动策划、宠物上门喂养等新型岗位8个,灵活就业率达半数以上,真正打通“家门口”就业通道。


技能“充电赋能”  妈妈变身多面手

4年前,处于哺乳期的林芳卉为了照顾宝宝,辞去了在某企业市场部营销经理的工作,成为了一名全职妈妈。今年年初,她决定重返职场。“过了35岁,全职妈妈再就业的机会不多了,合适的岗位太少。”林芳卉坦言,“妈妈岗”的出现,为全职妈妈们再就业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

今年3月,在社区工作人员的介绍下,林芳卉参加了韩乐坊社区妇联联合威海市星硕志愿服务中心举办的“社区研学宝妈再就业”项目沙龙。沙龙从亲子教育讲到轻创业技能,从自我探索讲到副业增收,让宝妈们更加清晰认识了“研学合伙人”的定位,这也为宝妈实现再就业提供了“薪”思路。

当前,依托宜云职业培训学校打造的“宝妈成长学院”等载体,越来越多的全职妈妈参加了家政标准化、应急救护、沟通心理学等基础课程的学习,初步掌握了短视频运营、直播带货、中西式面点师等定制化技能。目前,已有500余人考取整理收纳师的培训合格证,10余人创办烘焙工作室。

同时,经开区妇联还联合社区,深度挖掘社区达人,开展钩针、编织、剪纸、摄影、按摩、烘焙、胶东花饽饽、短视频制作等实用技能培训,让全职妈妈学到真本事,成为职场多面手。

“妈妈岗”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连接妈妈群体稳定就业、走向社会的桥梁。“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整合社会资源,与社区、职业培训院校、公益组织和企业展开多元合作,进一步加强职业能力培训,从根本上提高妈妈群体的再就业能力,真正做到搭建基层小平台,切实服务大民生。”经开区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