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 首页 |
|
3月21日,市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水资源管理和节约用水工作开展有关情况。记者获悉,今年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我市启动5项节水宣传活动。
市水务局局长刘源介绍,近年来,我市先后推进实施11项雨洪资源开发利用工程,目前全市大中型水库蓄水量3.7亿立方米,较多年同期偏多84.5%。
在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方面,我市建立市县两级用水总量指标体系,出台《威海市计划用水管理办法(暂行)》,规范计划用水流程,计划用水下达率100%。打造“精致城市·精细节水”品牌,倡导全民节水,用水效率得到持续提升。经初步统计,2024年我市用水总量4.76亿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比2020年下降16.94%,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20年下降13.42%,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在水环境治理方面,我市在全国首创《滨海水生态健康评价规范》地方标准,填补了滨海流域水生态健康评价地方标准空白。先后创建4条淮河流域幸福河湖、39条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全域河流实现省级幸福河湖达标。完成4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建成水生态监测实验室,改造市政雨污合流管网346.86公里,保障城乡黑臭水体动态清零。实施1个国家级、11个省级水土保持清洁小流域示范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25平方公里,全市水土保持率达到73.46%,有力提升了水资源承载能力。
市水文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姜会杰介绍,截至目前,全市累计降水量56.6毫米,较去年同期偏多31.3%,较多年同期偏多55.5%。3月初受强降水过程作用,土壤水分得到有效补充,目前全市范围内墒情指标已恢复至适宜水平。
据悉,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期间,我市将开展节水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节水志愿服务活动、节水主题健步宣传活动、“城市地标亮节水”活动、公交车载电视节水宣传活动5项节水宣传活动。“3月22日,我们在环翠楼广场举行‘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分区域开展节水主题拼图、知识竞赛答题等主题活动。”市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于泉贵说。
今年我市将坚持“节水优先”原则,全方位推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计划修订《威海市节约用水条例》,聚焦节水刚性约束,补充完善现状节水管理要求,新增“节水规划”“规划水资源论证”相关要求,明确“计划用水”管理范围及管理职责,制定《关于贯彻落实“四水四定”原则若干措施的实施方案》。
我市计划建立市县两级用水总量与效率管控指标体系,结合区市主体功能,差异化制定目标值,2025年全市用水总量将严格控制在4.97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7%。全面开展生态流量确定与保障工作,实现“保生态流量”与“促集约节水”双向流动。
市水务局还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节水产业重点企业遴选,积极争取我市企业入选第二批全省节水重点产业名录。加强合同节水管理服务指导,发挥典型场景和典型案例的引路作用,提升合同节水管理集成服务能力。对有水权交易需求的用水单位进行“一对一”辅导,激活闲置节水指标价值。(来源:威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