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资讯中心 > 区市动态 > 经区

全过程管理 终结建筑垃圾无序处置状态

文章来源: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党政办公室
时间: 2024-09-20 10:00
点击次数:

日前,经开区召开全区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工作推进会议,部署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相关工作,进一步加强建筑垃圾运输处置管理,抓实抓牢建筑垃圾产出、运输、消纳等关键环节,推动建筑垃圾处置全过程闭环监管。

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事关生态保护、城市管理、安全生产、民生福祉等方方面面。经开区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加强源头管控,施工现场设置密闭式垃圾站,建筑垃圾、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存放,采取洒水、覆盖防尘网、喷洒抑尘剂等防尘措施,并及时清运出场;施工现场主出入口设置建筑垃圾管理公示牌,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对垃圾运输车辆进行登记检查,重点检查运输车辆是否具有垃圾处置核准证以及是否满足密闭要求;填补住宅小区装饰装修垃圾管理空白,落实住宅装饰装修垃圾管理责任单位,明确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谁产生、谁负责”处置的原则。同时,加强执法力度,定期开展常态化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私自排放或受纳、使用未核准车辆、违法违规运输、随意倾倒建筑垃圾等违法行为,倒查追究建设、施工单位责任,实行信用惩戒;强化非正规建筑垃圾堆放点“立体式”监管,各镇街加大巡查频次,严禁各自属地出现非正规建筑垃圾堆放点,一旦发现倾倒行为及时联系执法大队、中队,对责任人进行行政处罚。今年以来,累计查处违法倾倒建筑垃圾行为4起。

此外,经开区还持续加强消纳管理,严格按照建筑垃圾处置联单管理制度,根据源头建筑垃圾产生量向运输企业发放《威海市建筑垃圾收运处置联单》,实行每车一单、随车携带备查,运输单位将建筑垃圾运抵处置地点并经处置单位计量核对签字(盖章)确认后,将联单第一联每月初5个工作日内进行回执,从而确保区内建筑垃圾处置到位。针对城乡接合部、环境敏感区、主要交通干道两侧农田、山边、沟谷等区域,以及河流(湖泊)和水利枢纽管理范围内的非正规垃圾堆放进行定期排查;公开区直、镇街两级环卫(城管)、工程管理、执法大队中队举报电话,鼓励普通群众积极参与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对于历史遗留问题建立工作台账,能够立即整改的立行立改,不能立即整改的,明确整改措施、整改时间和责任人,确保整改到位。截至目前,已排查建筑垃圾违规堆放36处,完成整治31处,计划利用3个月时间,实现区内存量建筑垃圾堆放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