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池玻璃:创新不止 智领未来
近年来,明池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坚持“高质量、低成本、全球化”发展战略,在自动化、智能化改造上下功夫,对原有7条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新上20台ABB机械人,引进6条加拿大自动检测、防错检验生产线,生产线数控自动化率超过85%,产品不良率降低15%,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科技实力向生产力转化的能力。目前,已成为山东汽车、潍柴黑豹独家供应商,为福田汽车、中国重汽等17家主机汽车厂生产配套玻璃,成为中国商用车汽车玻璃最大供应商。
2024年,明池玻璃将继续加大技改力度,加快应用世界上最先进的热弯生产线项目,现阶段正在安装调试,将于近期投产。引进前挡附件安装及固化连线,新上前挡夹丝加热、隔音、防紫外线等多个项目,深入推进智能制造、降耗增效。利用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博士生实习基地优势,对压制炉自动化联线生产进行升级改造,改造后生产线产能将由原来的每班1000片提升到1800片,生产效率提升80%,产品质量一次性合格率提升3.5%。
降本增效是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今年,明池玻璃将直接与汽车厂家联网,加强产业链融合,采用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进行动态管理,提升管理水平。优化原材料采购模式,与上游供应商进行深化战略合作,议定专用生产车间和生产线为公司生产供货,既保障原材料供货及时性,又降低了大宗原材料采购价格。在开拓市场方面,今年刚开年,公司就成功签订年产70万台和30万台整车的企业订单。区委、区政府和区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协会利用比亚迪来威海洽谈合作机会,牵线推动与比亚迪汽车达成合作。2024年公司将关注与比亚迪、奇瑞、斯堪尼亚等国内外一流汽车厂的合作,聚焦上下游产业链深化合作、共赢发展,向新能源乘用车领域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
明池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通权说,今年的区“两会”发出了“汽车机电产业,发挥整车及汽车零部件体量优势,深化链式配套、联合攻关,力争旅居车、专用车、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实现新突破”的号召,企业迎来发展的新机遇,相信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2024年的工作一定会迈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区发改局:打造全省新能源新材料隆起带
区发展和改革局党组成员鲁传建说,2024年发改局紧抓全国农村能源革命试点机遇,瞄准高端、打造终端、形成集群,引上游、抓龙头、带配套,力争用2—3年时间打造山东省重要的新能源新材料隆起带。
在新能源方面,区发改局规划今明两年动工10个规模化新能源开发工程,总装机达600万千瓦以上。其中今年动工HG32海上光伏一期50万及配套储能项目,同步启动二期50万项目;动工大唐集中式40万、开发区储能项目及电投核能清洁能源数据中心项目,积极推进黄龙抽蓄及前岛核电项目入规。新材料方面,以锂电池、钠电池等为重点,加快推进亘元电解液、天能锂电池派克系统集成、上气异质结组件、汉行钠电池正极材料为主体的锂(钠)电池产业链项目,加强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行业龙头企业的对接合作,争取到2025年招引培植8—10个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电池材料龙头项目。
今年,区发改局着眼长远,聚焦四项产业。光伏产业:紧盯正在洽谈的上海电气光伏组件和光伏清扫机器人项目,争取华盛能源与大唐、华能、中企国云96万千瓦集中式光伏列入市场化并网项目。储能产业(锂、钠电池):加快亘元现有电解液材料产品的优化扩产,加速天能、威易新能电池项目的落地达产,推进锂电池材料项目向电解液、电池系统总成及拆解回收利用等方向布局。抽水蓄能产业:加快开展黄龙蓄能站点预可研审查,争取尽快入规。核电产业:加快前岛核电项目可研报告编制及评审,推进总投资2.9亿元的清洁能源数据中心项目,争取9月底临时数据中心投运,吸引更多核能方面的供货商、配套商来文登投资设厂。
立足实际,统筹谋划推进。区发改局精心编制了全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招商图谱,明确了“重点园区集聚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培育壮大一批、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一批、创新方式招商引资一批”的总体实施路径,提出“完善推进机制、优化要素保障、强化人才支撑、深化交流合作”四项保障措施,落实相关部门、镇街及园区的目标和责任。通过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招商的快速破题开局,力促产业项目、地方融资、外资外贸3个同步到位,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高质量发展。(王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