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计划 > 年度计划
索引号: 11371000004359651U/2024-00533 发布单位: 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内容分类: 年度计划 成文日期: 2024-02-0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性/截止日期: 文号:

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2023年工作总结

时间: 08:48
点击次数: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市文化和旅游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打造“国际滨海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目标,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推动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

一、坚持党建引领,打造素质过硬文旅队伍

一是坚持不懈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形成主题教育四张清单,开展专题读书班4期,深入开展主题教育调研活动,形成5篇高质量调研报告,将主题教育学习成效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实绩实效。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今年以来共组织党组集体学习19次,理论中心组学习21次。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开展集中学习34次、党员领导干部上党课6次、主题党日活动13次,深入开展“学比做”三项行动,打造五型精致模范机关,2个课题获市直机关党建课题研究三等奖,擦亮“初心引航·先锋文旅”党建品牌。

二是坚决扛起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制定年度党建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扎实推进黄河流域专项巡察整改回头看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到实处。锲而不舍抓好作风建设,局党专题研究党建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扎实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活动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假作为等专项整治,强化规矩纪律意识锻造党员干部过硬作风。

三是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党组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定期召开意识形态工作专题会、研判会,带头管阵地、把导向、强队伍。严把宣传推广意识形态关口,以利剑重拳强化行业领域意识形态监管,加强对报告会、讲座、培训、文化活动等的审核把关,确立立场鲜明、政治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发挥各类文化场馆、文旅官方公众号、新闻媒体等的宣传引导作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

四是选贤用能激发队伍干事热情。开展文旅系统“强作风、提能力、树形象”活动,落实“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实施文旅系统干部、人才队伍教育培养计划扎实开展干部选育管用等方面工作,推动干部唯干唯实唯先、善谋善作善成。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把“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落到实。今年以来,充分考虑文旅工作实际和干部队伍成长建设,共开展了31人次干部人事调整,打造结构更优、发展动力更足的干部队伍,为文旅高质量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撑。文化旅游各项工作取得突出成效,获得省市领导9次批示肯定,市文旅局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二、坚持群众路线,文化艺术事业实现繁荣发展

一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高质量通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复核,完善城乡一体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市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全部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全市新建成12处乡村书房,新增10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全国首创的文化公益创投项目入选全国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有力推动城乡居民文化生活均衡发展。我市3处入选山东省乡村文化建设样板镇(街道)、村(社区),7处入选“山东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入选数量均为全省第一。1处农家书屋被中央宣传部评为“全国最美农家书屋”,2个案例入选山东省旅游公共服务典型案例。

二是群众文化生活品质跃升。作为全国六大片区之一,成功举办全国广场舞大会,举办中国(威海)合唱节、幸福广场文化活动,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公益培训、传统文化讲座、全民阅读、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等4.8万余场,有力提升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文艺创作再出精品,威海京剧作品《长空烈焰》首次入选中国京剧艺术节京剧优秀剧目展演,吕剧《我的乳娘》荣获2023年度全省群众艺术优秀新创作品,《大洋追鱼记》荣获第十九届中美电影节年度最佳纪录电影,入选国家电影局2023年度“电影精品项目”、“中国电影走出去”海外发行精品项目。

三是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发展。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和创新性发展,开展中国·荣成海洋民俗文化月、2023年威海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云上非遗购物节等活动。我市1名非遗传承人入选2022年度山东省非遗保护十大模范传承人,1处入选全省非遗旅游体验基地,荣成海洋研学之旅线路获评全省非遗特色旅游线路,2个村镇入选山东省第二批文化生态名镇、名村,2家非遗保护单位入选第二批省级非遗工坊。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推进爱德华码头警署修缮等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建筑群文物保护利用项目入选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优秀案例,威海湾“靖远”舰遗址第一期水下考古调查入选2022年度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荣成海草房文物保护利用入选山东省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东墩海草房文物建筑活化利用项目入选山东省文物建筑活化利用十佳案例。

三、坚持统谋划,文旅产业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一是强化文旅产业顶层设计。深入贯彻落实省市重要工作部署,以两办名义制定《关于贯彻落实〈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分工方案》,研究制定《威海市康养旅游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整体布局未来3-5年文旅产业发展基本方向。充分发挥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协调作用,推动旅游环境提升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会同相关部门加快推进“旅游设施十大改造升级工程”和“旅游服务十大优化提升举措”落地落实,形成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合力。

二是强化项目支撑和示范创建。策划56个重点文旅招商项目,豪利维拉、君澜度假、希尔顿逸林等一批高品质酒店实现签约,蓬客行山海露营地、太空舱营地等稳步建设,国信东方度假、携程丽呈、中旅睿景等酒店正式营业,全年打造文旅项目85个,实现总投资17.77亿,完成投资率100.73%。环翠区入选全省文旅康养十强县,荣成市获评全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先进县,东浦湾房车营地成为全省唯一的国家5C级自驾车旅居车营地,九龙湾文化街区入选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公示名单,入选2条“乡村四时好风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获评山东省百企领航企业5家、高质量发展奖励企业2家、十佳民营文旅企业领军人物1个、旅游休闲街区2个、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1个、生态旅游示范区2个、乡村旅游方面荣誉38个、景区方面荣誉8个、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典型案例1个、44种旅游商品获评国家、省旅游商品荣誉。

三是全面激活旅游消费市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大抓经济和提振消费的工作要求,春节前集中出台全市文旅促消费九条措施,配套出台《旅游招徕奖励办法》《文化促消费项目补贴实施细则》等政策性文件。开展文旅惠民消费季活动,策划主题活动127个,滚动发放消费券1300余万元,预计间接拉动消费近4000万元;引导全市20家收门票A级旅游景区推出一季度门票免减和冬季优惠活动,实现文旅惠民和提振消费共赢;启动“千里山海·嗨购威海”金融支持文旅消费活动,推出80余项补贴惠民措施,覆盖文旅市场主体2000余个,有效创新消费场景,释放消费活力。2023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5906.54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30.84亿元。

四是文化业态实现优化升级。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发挥融合示范带动,全市新获评2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推行“互联网+版权”服务,提升版权作品登记的数量和质量,今年共申报版权登记作品1.8万件,新获评1家省级版权示范园区、2家省级版权示范单位。目前,我市已有全国版权示范单位2家、省级版权示范园区1家、省级版权示范单位23家。2023年,我市电影市场整体呈现迅速回暖之势,诞生“史上最强暑期档”,全年电影票房收入10511.13万元,同比增长74.5%,继2019年后首次突破亿元大关。

四、坚持供给升级,激活城市品牌“顶流”效应

一是全域旅游构建新格局。完善陆海统筹的全域旅游产品体系,制作“千里山海”旅游云导览,丰富提升海岛游、跳岛游等海上精品旅游线路;优化提升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基础设施和服务体验,项目跻身全国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十佳案例榜首,发布全省首部《自驾路驿站设置及服务规范》地方标准,入选全国文化和旅游标准化示范典型经验案例。“千里山海·自在威海”文旅创新品牌入选山东省改革品牌。

二是全季旅游实现新突破。升级“爱在威海”四季文旅产品,结合亲子、露营、研学、非遗等热门文旅元素,每个季度推出特色精品主题线路和网红打卡点,发布citywalk城市漫游图鉴、旅游攻略及指南等。深入挖掘冬季特色文旅优势资源,推出冰雪运动“激情之旅”、遇见天鹅“浪漫之旅”、臻享温泉“健康之旅”等五大主题30项特色产品和线路,打响“冰雪、天鹅、温泉”三张冬游名片。2023年,威海旅游全年持续火爆,单日最高客流85万人次,接近城市常住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暑期在线旅游出行人次同比增长17倍,冬季“有雪有海、有天鹅有温泉的威海”火爆出圈,12月到发旅客日流量最高超过20192倍,突破历史最高峰值,全年20多次入围权威OTA平台热门旅游目的地榜单,成为全国旅游新顶流。

三是主题活动打造新名片。成功举办2023千里山海自驾旅行者大会、G228交旅融合经验交流会两个国家级会议,我市建设全国首个自驾友好型城市。开展“潮拍千里山海”短视频话题挑战赛,累计播放量达17.8亿次。以“千里山海”品牌为引领,融合“音乐、美食、露营、非遗”等多种元素,开展“嗨玩48小时”潮生活主题推广、新青年音乐节、沙滩音乐节、主题音乐荟、最鲜美食荟、“乡村好时节·LETS购”活动80余项特色文旅活动,打造丰富多彩的消费新场景和新体验。

四是精准营销助推新顶流。构建中央、省、市三级媒体宣传矩阵,联合新媒体平台,运用文旅威海、公共文旅云、抖音、快手等官方账号,采取多视角、多手段、多媒体集中发力,不断提升城市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充分挖掘正能量网络名人“房琪”“新闻姐”“旅行家魏十一”“天津话嘟嘟嘟”等发布的威海旅游正向评论短视频影响力,推动旅游营销从“全民共推”到“全民共创”。走进东三省、长三角、京津冀、川渝、海南等地,举办游学主题推介会、中外旅行商推介会、长三角百家旅行商走进威海等“引客入威”活动,大幅提升威海的“人气度”“热力值”,威海入选游客心中最美好的10个国内滨海休闲城市。  

五、坚持优化体验,文旅市场安全平稳有序

一是全省首创涉旅问题快速联动处置机制。充分发挥市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牵头成立全市假日旅游市场热线快速处理机制,以12345投诉热线平台、110报警热线等为依托,全域统筹、部门联动,24小时快速解决游客紧急咨询求助,办结率和满意度均实现100%,用细致和温情体现了精致威海的城市速度和城市温度,收获了广大游客的满意和称赞,经验做法被省文旅厅全省推广。

二是提升文旅全环节服务体验。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实施“旅游服务十大优化提升举措”,开展“文旅服务质量提升年”行动,推出八大工程30项措施,进一步优化景区、餐饮、住宿等全环节的接待、服务和消费体验,在吃住行游购娱等各方面全力提升群众满意度。出台《威海市关于促进旅游住宿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加快构建旅游住宿设施服务新格局,全市新增6家五星级民宿、8家四星级民宿,12家三星级民宿,1家四星级旅游饭店,1家省级旅游民宿集聚区。开展“千里山海 嗨享威海”最鲜美食荟评选活动,评选63项“名菜、名吃、名点、名餐厅”,提升我市特色美食知名度,传承“威海滋味”。开展景区提升、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文明旅游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带动文旅企业转型升级,实现标准化服务和品质化发展。

三是文旅市场环境持续优化。抓住主题教育活动契机,全面复盘旺季旅游市场,实施旅游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创新打造“千里山海平安游”旅游警务品牌,建立信用监管机制,成立全省首个信用互认联盟。推动文化行业规范发展,严厉打击网上侵权盗版行为,圆满完成元旦、春节、全国和省“两会”、亚运会等安全播出重要保障期协调监管工作,开展文旅市场专项检查和综合治理行动,联合相关部门,针对群众关注度高的旅游权益、食品安全、交通便利等领域开展联合执法检查,有力保障旅游市场安全平稳运行,传递了城市温度,树立了良好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