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厂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焊接工作量大,焊缝质量要求高,但随着人工成本的上升,招工难、用工贵、留人难已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痛点,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焊接的机器代人问题”,这是市船舶与海工装备创新链工作专班在前期走访调研过程中,造船方面企业提出的普遍性问题,焊接自动化如果在一家造船企业成功应用,将对整个行业降低用工成本、招工难等方面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企业出题,专家答题,工作专班迅速行动,牵线搭桥,5月13日,组织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和哈工大(威海)焊接工艺方面专家、西立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机器人方面专家、北京敏越科技有限公司视觉识别方面专家,针对招商局金陵船舶(威海)有限公司的技术需求进行了线上对接会。对接会上,北京敏越科技有限公司介绍了市面比较成熟的利用图形、参数化和模型等三种方式完成自动化焊接的设备,专班工作人员及专家针对船厂小组立标准化低,包角焊难和狭小空间作业难等问题开展了详细讨论,根据讨论提出的问题,下步将充分考虑船厂投入产出比的情况,提高焊接自动化设备的实用性,尽快修改和细化方案,进一步开展交流探讨。
市船舶与海工装备创新链工作专班成立以来,本着务实管用的工作方法,结合全市高度关注、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以及海洋经济发展意见等要求,确定了企业主体清单,精准匹配了专家团队,并灵活开展走访调研,前期先拜访了中国唯一从事船舶入级检验业务的专业机构中国船级社的青岛分社威海检验处,有针对性走访了创新链中有代表性的威海德创船舶设计有限公司、山东创意集团有限公司、威海瑞阳船艇开发有限公司、威海普益船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招商局金陵船舶(威海)有限公司和威海东海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等创新主体,初步收集企业需求15项。下一步,市船舶与海工装备创新链工作专班将继续开展走访调研,厘清创新链家底,深挖企业问题和需求,充分发挥好专家团队的作用,精准帮助企业解决堵点难点,以创新链发展推动全市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的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