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资讯中心 > 通知公告

威海市公安局关于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文章来源:威海市公安局
时间: 2022-01-05 14:58
点击次数:

今年以来,市公安局在省公安厅党委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法治思维不断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进展,群众满意度连续多年稳居全省前列,在今年省公安厅行政诉讼情况通报中,市公安局成为全省唯一实现“零败诉”的地市级公安机关。

一、2021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是坚持将法治素质养成摆在首位。在全警组织开展政治轮训班、专题研讨班、观看视频班等形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邀请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分批次为公安民警授课,实现全员参训、全警学习,确保入脑入心、知行合一。为提升民警实战能力,提高打击效能,保障刑法修正案(十一)、《行政处罚法》顺利实施,市公安局组织召开专题视频培训会,就立法背景、条文关系、具体适用等方面内容对全局执法办案民警进行辅导解读,确保新旧法律有序更替。坚持用好学习强警平台开展每日学习测试,潜移默化提升民警法律素养。依托鲁警E法通平台,区分岗位性质、层级开展不同维度的法治理论考核,组织全市公安机关领导班子成员,内设机构、直属机构、派出机构的负责同志开展领导干部在线法律考试,随机抽取办案民警参加法治理论抽测活动,法制审核人员全员在线测试等活动,实现了以考促学的基本目标。紧盯国家安全日、宪法宣传日、人民警察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主题多样、形式丰富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警民法治素养获得同步提升。

二是坚持将执法服务保障做优做强。市公安局坚持法治先行,在重大活动、敏感节点安保维稳期间和开展扫黑除恶、严打暴恐、打击跨境赌博、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专项工作中,法制部门靠前一步、随警作战,充分发挥保障支撑职能作用,推动实现依法处置水平和侦查打击效能“双提升”。对于重大、敏感、复杂案事件及涉警舆情,坚持依法办理、舆论引导、社会面管控“三同步”,先后依法稳妥处置多起敏感案事件,有效防控舆情风险,实现了法律效果与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积极推动交通管理等地方公安立法工作,坚持落实公开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核、风险评估等工作制度,确保立法质量。强化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严格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健全行政规范性文件动态清理工作机制,按规定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前评估和实施后评估,推动评估与合法性审核以及清理、备案审查工作相结合。全面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切实做到有件必审、有错必纠。落实《威海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着力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要求,加大合法性审查力度,确保科学决策。

三是坚持将执法质效提升作为基础。依托市公安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贯彻“民警专注办案、中心一站式服务”的建设理念,集成入驻信息采集、入所体检、检验鉴定、邮寄送达等服务功能,将执法办案、监督管理、研判分析一体规划建设,打造“精细化办案、集约化管理、智能化监督、合成化作战”的执法办案一体化新模式,真正为民警当好管家,为执法办案增效。积极推进执法综合应用平台及配套模块推广应用,扎实做好本地系统与省厅平台数据融合对接,着力提升执法办案、监督管理信息化水平。编制2021年度执法巡查工作规划,纵深推进队伍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分级防控,每季度巡查全市公安机关基层执法办案单位,从严查纠执法问题,坚决清理执法痼疾。年内巡查执法办案单位120个,检查案件240起,发现的执法问题全部反馈办案单位限时整改。狠抓执法源头治理,开展警情、受立案问题专项整治,对警情超期分流、不分流、错误分流,案件违规受立、超期受立等情况进行常态化通报督导,确保警情案件依法及时处置。持续开展执法“双清”专项行动,进一步明确标准、细化分工,印发《全市公安机关2021年度执法“双清”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全面排查清理积案线索,固化警情处置长效机制,推动形成积案快清、现案快办的良好局面。扎实推进行政案件快速办理机制落地落实,持续强化快办案件适用条件、操作流程等实战技能培训,对符合条件的案件做到应快尽快、依法快办,今年以来快办行政案件3882起,探索建立轻刑快办、刑拘直诉工作机制,不断推进办案繁简分流、提质增效。

四是坚持将便民服务举措落到实处。扎实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推进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积极开展“两单融合”、“三级四同”工作,动态调整市级权责清单411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清单83项,全程网办事项清单36项,市场准入负面清单15项。认真做好行政权力公开工作,事项清单通过市公安局网站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持续深化“一次办好”改革,认真落实“两集中、四到位”,将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纳入市政务服务中心和分中心大厅办理,实现“一门式”服务。推进网上咨询和网上办理,构建“互联网+公安服务”模式,建成“威海微警务”24小时便民服务平台,实现8类106项业务“刷脸办、掌上办、随时办”。进一步简化优化申请材料和办事流程,动态调整一次办好事项清单80项,全市通办事项10项。下发《全市公安机关深化“放管服”改革便民利民十条措施》,对9项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规范涉企检查行为,持续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动态调整随机抽查事项清单31项,建立检查对象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全面依托山东省政府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开展抽查工作,制定2021年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计划,最大程度推行联合涉企检查,减少对企业市场主体不必要的干扰,抽查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认真落实“首违不罚”“首违轻罚”制度,对公安机关列入免罚清单的6项违法行为,在依法作出不予行政处罚决定前,先责令企业改正,教育、引导企业自觉尊法守法。坚持以打开路、大案牵引,以“昆仑2021”专项行动为抓手,紧紧围绕社会各界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食药环假和侵犯知识产权领域安全问题,实施“全环节、全要素、全链条”立体化打击。保护中小投资者,深入企业,了解企业运营情况,主动与金融监管、人民银行、银保监部门进行沟通,建立全市打击恶意逃废金融债务行动长效机制,严厉打击各种逃废金融债务犯罪行为,完成恶意逃废金融债类案件受案达100%目标。

二、2021年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近年来,安保维稳、社会管理、打击犯罪等压力激增,实有警力数量增长不明显,尤其是近年来突如其来的疫情,公安机关防控维稳工作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与其他行政机关相比,公安机关还具有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双重职能,公安机关承担的职责任务与人员配备不相适应,制约了法治政府建设长足发展。同时形势的发展需要民警转变执法理念,执法能力和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工作中创新意识也有待增强。

三、2021年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情况

市公安局始终将法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主要负责同志严格执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不断夯实法治公安建设职责,形成了主要领导牵头抓总、分管领导靠上推进、班子成员齐抓共管,法制部门协调组织、警种部门条线落实的工作开展态势。一是带头扎实履行法治建设职责。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实体化运行执法管理委员会,由主要负责人定期召集召开,听取执法工作汇报,预警、解决执法问题,部署法治公安建设工作,并出台工作方案明确职责任务、运转流程,确保工作有序开展。5月27日下午,副市长、一级巡视员,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叶立耘为全市非政法系统党政领导干部、全市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干部做“三个规定”专题宣讲,进一步营造全警全社会践行“三个规定”的浓厚氛围。二是强化党委法治素养。坚持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重要指示精神宣教工作摆在首位,在贯彻落实中始终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将其作为党委第一议题,做到议事先学理论,涵养法治思维,助力依法科学决策;二是坚持将其作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重要学习内容,做到领导始终先学一步、学深一层,主要负责人与党委委员分头到分管、联系部门讲授专题党课,以点带面提升学习效果;三是坚持将其作为公安队伍教育整顿活动的重要理论学习内容,主要负责人带头参训,不断提高全警法治理论水平。三是党委工程部署法治建设。叶立耘同志多次组织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法治公安建设工作,对各级负责同志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普法宣传教育等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亲自审定研全年法治工作要点。叶立耘同志在党委扩大会议、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议上亲自领学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等内容,并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带领广大公安民警全面树牢法治理念,坚定法治信仰,时刻对标法律,严格执行法律,确保权力规范运行。四是全面深化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主要负责人高度重视内部法治人才在法治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牵头在全市公安机关选拔17名优秀法律人才组建专门公职律师队伍,支持保障公职律师参与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专业优势,各级公安机关主要负责同志听取采纳法律顾问意见50余条,依法决策水平明显提升。

四、2022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2022年,威海市局将立足新起点、顺应新形势,全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转型升级,扎实履行行政职能,不断提升行政决策水平,着力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逐步健全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强化行政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多元化机制建设,抓好全警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提升工程,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和落实机制,为在更高水平上建设法治政府贡献公安力量。

威海市公安局

2021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