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座铝塑钢瓦棚架下,按海鲜区、肉食区、水果蔬菜区等区域划分为140个摊位,周边居民在挑选食材……自打蒿泊农贸市场“重新开张”后,周边2万多居民有了专属10分钟便民生活圈。
曾经脏乱的花卉市场“摇身”成为便民菜市场,是经开区完善功能配套、提高生活品质的民生工程之一。锚定市委十五届十二次全会提出的“要在精致城市上争先”,经开区印发实施《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精致城市建设攻坚突破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经开区解决停车难三年行动工作方案》、《大杂院整治三年攻坚方案》等,拓展美化城市公共空间“面子”,提档升级群众居住空间“里子”,瞄准“高品质生活”打造城市有机更新最佳实践区。
打造高品质生活,首先从群众的“急难愁盼”抓起。2021年6月,世纪体育公园地下停车场投入使用,1370个停车位面向社会开放。对于家住万象城的张先生来说,犹如及时雨一般。
“2021年年初买了第二辆车,之前只在小区买了一个停车位,泰和路上的停车位也有限,不是每次都能那么幸运。”张先生说,他在世纪体育公园地下停车场租了一个停车位,“挺划算,但是更多的是方便。”
聚焦老城区“停车难”问题,经开区今年因地制宜,量体裁衣,新增停车位近6000余个,基本解决拥堵严重、停车位需求紧迫住宅小区和重点区域停车难问题。“明年我们将结合老旧小区整治和城市更新改造,新增恢复3000多个停车位,基本解决主城区停车难问题。”经开区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大杂院整治,也是经开区探索城市更新、城市文化、城市商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针对具备保留价值的59个大杂院,经开区将通过政府更新引导,配合市场化的运作,‘一院一品’采取特色化提升改造的方式赋予新生命,打造成创意大院等精致生活新业态。
眼下,155处大杂院已完成了分类定策。2022年,经开区将结合低效用地整治促进96处大杂院消失,制定三年整治计划,现阶段重点围绕环境卫生、经营秩序、消防安全、社会治理等方面进行集中攻坚整治。
生活品质高不高,群众满意说了算。走进尚河苑小区,只见宽敞有序的道路实现了人车分流,沿线绿化疏密有度。作为尚河苑小区78号楼的老住户,李霞竖起了大拇指: “经过改造提升,道路平整畅通,看起来十分大气。”
从1998年开始,李霞就一直居住在这里。几十年过去了,小区也变旧了。2021年6月,尚河苑小区改造工作正式启动,小区线路老化、停车位不足、管网混装以及消防安全等居民所期盼的、亟需解决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她说,“不仅可以散步休闲,出行也更加方便。”
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抓手,经开区还将高标准、有计划地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做到改造一片、提升一片、幸福一片。“2022年,我们将再开展14个老旧小区改造,全面完成我区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比省定计划提前三年。”经开区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精致城市建设的“标配”,高品质生活意味着更加厚重的民生底色。2022年,经开区将扎实提升物业服务管理,深入开展民生微实事项目,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居住环境问题。仅在破解停车难问题上,经开区就计划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增加停车位1000余个,修缮启用6个停车库增加车位1000余个,建设公共停车场增加停车位20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