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法规文件 > 政策解读 > 领导干部解读
索引号: 113710000043590455/2021-07718 发布单位: 威海市林业局
内容分类: 领导干部解读 成文日期: 2021-09-0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性/截止日期: 文号:

市林业局主要负责人参加阳光问政热线直播解读政策

来源: 威海市林业局
时间: 11:30
点击次数:

1.主持人:听众朋友们早上好,这里是正在直播的《阳光问政热线》节目,今天来到热线节目的是威海市林业局周德纯局长,如果大家在植树造林、野生动物保护、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林业政策法规等方面有问题需要咨询或反映,欢迎通过热线电话参与节目,在线嘉宾将会真诚为您解答。周局长您好,欢迎您来到直播室!

周局长:主持人好,听众朋友们早上好!


2.主持人:周局长,近几年我市扎实推进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取得了哪些新的进展?

周局长:为坚决打好打赢松材线虫病疫木除治攻坚战,有效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切实保护森林资源安全。今年我们在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上重点做好了两方面工作:一是坚持疫木除治这个“核心”,如期完成了目标任务。在除治过程中多次实地勘查,统筹考虑各单位工程量、春节前后招工难、冬春季天气异常等因素,将疫木除治任务划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开展了为期六个多月的疫木除治攻坚战,截至4月30日累计清理枯死松树面积86.8万亩、作业小班8001个,基本实现山体疫木存量、公路和景区疫木存量、交界处疫木存量、处理厂疫木存量等“四存量”的全部清零。二是安全有序开展了飞机施药防治松材线虫病媒介昆虫工作。在飞防过程中始终坚持“安全优先、科学设计、合理用药、精准施药、统防统治、监管到位”的原则,充分考虑群众关切问题,采用低毒、高效、对环节友好、对人畜无害的缓释性药剂。认真规划、精准避让,合理选择起降点和作业时间,从6月4日开始到8月29日,全面完成了三轮飞防作业。初步统计,飞防作业面积约210万亩次,有效降低了松材线虫病传播媒介昆虫的虫口密度。

在此,非常感谢广大市民对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也呼吁广大市民尤其是林区周边居民不要在林区内私自捡拾枯死松木,更不要在林区和村居周边私自堆放枯死松木,避免造成疫情扩散蔓延。


3.主持人:周局长,今年森林防火工作重点在哪些方面采取了有效措施?

周局长:今年防火期以来,全市山火发生数量较前几年大幅度下降。一是加大宣传教育。利用农村大喇叭、城郊公交车、防火宣传车循环广播森林防火提示信息和悬挂横幅、发送提示短信等方式,形成农村、城郊、城市宣传全覆盖。在电视台、报纸、广播刊发森林防火提示信息,形成视频、文字、声音全覆盖。拍摄警示宣传片在市、县、镇、村四级广泛宣传,切实增强全体市民森林防火意识。二是加强火源管控。联合市应急局、公安局、旅游局、电力公司对全市200多个山头、38家涉林A级景区、23处自然保护地、林区高压电线和林区内集中墓地、散坟、孤坟、长期无人管理坟地等1.2万风险点进行了密集排查,发现并整改问题隐患185处。三是提升视频监控。开发“森林防火预警”系统,建成高点高清监控49处,低点卡口347处;建成“森林防火可视化对讲”平台,新购置对讲机1400多台,实现护林队员可视化管理;完善“三维可视化系统”,为摸清森林基础地形和森防救援提供了数据支撑。


4.主持人:周局长,下个月我市即将进入新一轮森林防火期,林业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来保障我市森林防火形势持续平稳?

周局长:在本轮防火期到来之前,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提前着手,压实责任,加强防范。目前全市正在抓紧建设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完善防火通道、蓄水池及监控设施等,补充和保养维修扑火机具、防护装备等必备物资,保证扑火需要。我市今年雨水较为充沛,森林防火形势有所好转,但随着中秋节、国庆节到来以及秋收等农事日渐频繁,进入林区人员会大幅增多,加之我市常年封山育林,林下可燃物存量逐年增多,今年草木生长茂盛等因素影响,我市森林防火形势将依然严峻。在此,也希望广大市民自觉遵守防火规定,特别是进入林区一定不要携带火源,要自觉接受护林人员的检查,确保我市林区安全。


5.主持人:周局长,近期威海市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您能为听众朋友们详细介绍一下相关情况吗?

周局长:好的。为进一步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威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该实施意见共四章十一条,在以下五个方面做出了具体的规定。一是按照省政府文件的要求和部署,我市计划利用3—5年的时间,摸清我市野生动物的家底情况,并长期跟踪监测。二是要求各区市、开发区分别成立陆生野生动物执法队伍,各镇(街)设立野生动物保护队,每个自然保护区至少设立1支巡护队伍,不断强化野生动物保护队伍建设。三是要求各区市、开发区至少建设1处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站),每个自然保护地至少设立1处监测点,市、县、镇三级设立野生动物保护物资设备库,不断完善野生动物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分清保护执法工作责任主体。市林业局负责建立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执法机制,市海洋发展局负责建立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执法机制,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打击野生动物非法交易行为,市公安局负责开展涉野生动物犯罪专项打击行动。五是按照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一致原则,将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栖息地保护修复、收容救护、疫源疫病监测防控、野生动物致害补偿、物资设备采购等经费纳入部门年度预算,由同级财政予以保障。


6.主持人:周局长,陆生野生动物行政许可由哪些部门办理?

周局长:目前,陆生野生动物的行政许可主要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大熊猫、朱鹮、虎、豹类、象类、金丝猴类、长臂猿类、犀牛类、猩猩类、鸨类等10种(类)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的人工繁育和出售、购买、利用及制品活动的批准机关为国家林草局;二是人工繁育、出售、购买、利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行政许可由省自然资源厅办理(除须国家林草局批准以外的);三是人工繁育、出售、购买、利用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行政许可由各区市行政审批部门或林业主管部门办理。


7.主持人:周局长,国家林草局和农业农村部相继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及部分交叉管理的野生动物进行了重新规范,请给我们介绍一下相关的政策变化。

周局长:好的。

(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共列入野生动物980种和8类,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34种和1类、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746种和7类。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从 384 种增加到686 种由林草部门管理,294种和8类按水生野生动物由渔业部门管理,保护范围极大扩展,保护任务更加繁重。目录的调整对进一步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维护生态平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大政治意义。

在这里特别提醒喜欢养鸟的人士,大家熟知的画眉、鹩哥、蒙古百灵、歌百灵保护级别本次已由“国家三有”上升为国家二级;还有大家一直关注的非洲灰鹦鹉(简称灰机)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蓝黄金刚、折中鹦鹉、和尚鹦鹉、太阳锥尾鹦鹉(简称金太阳)、绿颊锥尾鹦鹉(简称小太阳)、红领绿鹦鹉等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虎皮鹦鹉、鸡尾鹦鹉(简称玄凤鹦鹉)、桃脸牡丹鹦鹉为“非濒危”物种;珍珠鸟、文鸟为“国家三有”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出售、购买、利用此类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由省自然资源厅和相关部门办理手续,不办理相关手续将受到相应的行政或刑事处罚。

(二)农业农村部发布第303号公告明确了:将梅花鹿、马鹿、驯鹿、羊驼、火鸡、珍珠鸡、雉鸡、鹧鸪、番鸭、绿头鸭、鸵鸟、鸸鹋、水貂、银狐、北极狐、貉等16种特种畜禽的地方品种、培育品种和引入品种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由农业农村部门管理。

(三)对蛙类、龟、鳖部分交叉管理的野生动物进行了重新规范。对存在交叉管理、养殖历史较长、人工繁育规模较大的黑斑蛙、棘胸蛙、棘腹蛙、中国林蛙(东北林蛙)、黑龙江林蛙等相关蛙类,由渔业主管部门按照水生动物管理。明确中华鳖、乌龟等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三线闭壳龟等7种龟、暹罗鳄等3种鳄鱼、施氏鲟等5种鲟也列入了《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农业农村部公告的水产新品种两栖爬行类动物,按照水生物种管理。


8.主持人:周局长,目前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成果已经发布,请问在湿地方面,二调三调数据衔接期我们林业部门如何进行监管?

周局长: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未正式逐级发布湿地三调数据前,对涉及湿地的项目,严格按照《湿地保护管理规定》进行监管,一般湿地比对二调三调数据,按要求做好占补平衡;湿地公园等重要湿地,在做好占补平衡的同时,还要按程序逐级报批。逐级发布湿地三调数据后,只比对三调数据,一般湿地做好占补平衡,对湿地公园等重要湿地依然要做好占补平衡和逐级报批工作。


9.主持人:周局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未批复前,咱们的监管工作应该注意什么?

周局长:在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成果未批复前,要严格按照现状管理。对涉及自然保护地的项目,指导督促项目优化选址选线,采取优先避让措施;对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线性工程项目,确实无法避让的,要求建设单位尽量采取无害化方式穿(跨)越自然保护地,开工前按照各自然保护地类型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逐级做好报批或审批手续。同时比对整合优化后数据,预留出整合优化边界范围,做到最大程度地避让自然保护地。


10.主持人:今年我市造林绿化工作进展情况如何,重点实施哪些工程?

周局长: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市林业局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要求下,持续推进“绿满威海·四季多彩”国土绿化行动,系统推进荒山绿化、水系绿化、绿色通道建设、城市绿化、村镇绿化美化、沿海防护林修复攻坚突破行动,实施了伟德山、里口山、昆嵛山、正棋山等四大山系生态修复工程,截至目前已完成退化林修复和低效林改造4.5万亩,完成率100%。为尽快恢复火烧迹地和松材线虫病疫木采伐迹地,创新实施人工造林与工程造林相结合、飞播造林和抟土播种相配合等植绿方式,完成伟德山苗木栽植30多种191万株、飞机播种4000多斤,里口山栽植苗木25.6万株、撒播树种200多万粒,大条块状、彩色化、针阔叶相交的生态样式初具规模。


11.主持人:周局长,现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已根植人们心中,我市森林资源管理方面都开展了哪些工作?

周局长:近年来,我们严格按照“精致城市”建设要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切实履行好保护森林资源的职责。一是建立长效共管机制。加强林业与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与规划、生态环境等部门的信息沟通与协作,与相关部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形成齐抓共管的森林资源管理责任制。二是强化项目服务保障。对市重大建设项目从规划选址、土地出让等各环节主动介入,确保重点涉林项目依法依规,尽早落地。全力做好桃威铁路电气化改造、G18高速路等大项工程占用自然保护区的协调保障工作。将自然保护地内154.7公顷的商品林和基本农田调出了自然保护地范围,促进我市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成果更科学合理。完成了里口山和赤山2处省级风景名胜区的规划修编。三是加大林业执法力度。实行了班子成员包片管理的新模式,协调利用上级卫星判读结果,发现并督办整改林地问题图斑118个、自然保护地问题图斑22个。针对森林公安转隶后林业执法出现空白的实际,提出了全员执法的要求,上半年共办理涉林违法案件28起,完成案件查处22起,移送市公安及市场监督部门案件6起,乱砍、乱占、乱挖等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四是充分发挥各级林长的作用。加强基层护林员队伍建设,加大对森林资源的巡查力度和密度,积极对接公安部门,对非法侵占林地行为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报告、及时查处,全面提升林业执法监管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最大限度的保护森林资源。


12.主持人:周局长,刚才您说到了充分发挥各级林长的作用,那么目前我市四级林长制建设进展情况也请您介绍一下。

周局长:好的。一是林长制“四级”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建立了市、区、镇、村四级林长制体系,完成了5997人管护范围落图工作,构建了全市林地资源管理“一长两员”管护信息矢量化架构,实现了266.8万亩林木林地的“鱼鳞图”管理。二是“民间林长”创建形式更加广泛。积极创建民间林长、小林长、妇女林长等队伍,营造全社会植绿、护绿、爱绿的良好氛围。探索建立了“产业林长”“流动林场”等模式,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在全国范围内创新推行“信用+民间林长+森林防火”新模式,逐步将“信用+”这个“软约束”打造成森林防火的“硬抓手”。三是林长制绩效评价体系更加规范。制定了《威海市林长制工作绩效评价办法》,将生态补偿、植树造林、松材线虫病防治、林地管理和森林防火等12项重点工作纳入林长制绩效管理体系。


13.主持人:周局长,近几年我们林业部门潜心乡土树种培育,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呢?

周局长:好的。林木种质资源作为“森林之本”,是发挥森林生态功能的重要基础。我们立足林长制落地见效,加快推进乡土树种资源“5库1园9基地”建设。一是培育乡土树种苗木80万株。其中乳山市垛山林场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培育黑松良种10万株,荣成市东林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培育野茉莉良种40万株,山东文峰集团培育楸树良种苗林一体化示范林20万株、全市推广栽植速生楸5000余亩,威海石岛晟芳园艺培育大叶胡颓子10万株。二是积极引导北美冬青产业发展。建设荣成秋实、七彩生物、天物农业、半岛园林(威海)4个生产基地4900亩,培育切枝20万支、盆栽5万盆。北美冬青的发展位居全国第一,成功承办了第八届全国北美冬青产业发展技术交流会。三是做好种质资源保护工作。从山东省林木种质资源中心引进18科36属40种6538株资源苗木,增加臭檀、灯台树、西北栒子、平邑甜茶、桃叶忍冬、苏格兰金链树等树种3属6种,全面促进种质资源快速健康发展。扶持乳山市松类、威海市野生药用植物、威海市梅3个省级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持。四是科学推进常绿树种选择。使用林木良种造林是提升森林质量和提高森林蓄积的基础性工作,良种苗木生长速度快、抗性强。目前我市急需科学推进防风固沙、水土保持、耐干旱瘠薄等方面的生态型良种。2021年重点在在文登区、荣成市、临港区建设常绿树种雷顿绿、冷杉、柳杉、黑马松、黑赤松良种示范林100亩以上,开展黑松种质资源收集工作,培育常绿良种苗木20万株以上,在造林绿化上推广使用,维护好我市森林生态系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