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计划 > 年度计划
索引号: 11371000004331149X/2021-02272 发布单位: 威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内容分类: 年度计划 成文日期: 2021-07-0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性/截止日期: 文号:

市国资委202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时间: 14:47
点击次数: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委紧紧围绕推动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以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重点任务和开展对标行业一流管理提升行动为切入点,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大攻坚突破力度,不断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截止6月底,19户市属预计国企资产总额779.78亿元,同比增长3.92%;所有者权益411.79亿元,同比增长6.38%;营业收入43.13亿元,同比增长6.28%,利润总额-1.21亿元,同比增长68.61%。

一、聚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开展攻坚突破

一是狠抓国务院及省、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落实。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重点任务分工落实到各级各部门,定期进行调度,加强督导,推动各项重点任务加快落地。组织召开贯彻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重点任务评估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将省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印发的45项考核指标和94项量化指标以项目化、清单化的方式进行分解,明确目标任务、时间节点和具体要求,加大力度,加快推进。截止6月底,我市考核指标自评得分85分,位居全省前列二是强化发展战略引领。编制发布《威海市市属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推动企业认真学习领会,并进一步完善企业编制的“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三年滚动发展规划。是开展亏损子企业专项治理工作。市属国企现有的亏损子企业进行全面摸排,对排查出12亏损子企业制定专项治理方案,明确整改要求,落实整改责任。是完成民企挂靠国资问题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对全市市属国企一级企业及各级全资、控股和实际控制企业进行了排查,共排查企业341户,未发现有各类民企挂靠国资问题。加强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印发《关于解决影响和制约市属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突出问题的通知》,积极协调推动各级各部门及有关单位加大对涉及市属国企39项问题的解决力度已解决问题3项,9项问题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聚焦建设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开展攻坚突破

一是开展国有企业对标行业一流管理提升行动。以问题为导向,制定市属国企对标行业一流管理提升工作方案,明确对标对象、提升目标,提出了规划管理、组织管理、运营管理7大领域27项管理提升任务重点任务,推动企业强管理、增效益、防风险、激活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二是完善规范管控制度。制发市属国企章程管理办法,规范公司章程制定、实施、监督,强化公司章程依法治企作用。三是加强和改进外部董事监管。健全完善外部董事监督管理制度,强化对企业投融资、股权和资产处置、改革改制等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监督。截至6月底,外部董事参与市属国企议题研究385个,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并被企业采纳96条。四是充分发挥财务总监作用完善财务总监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分析报告制度,每季度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形成企业财务分析报告。组成专家组参与国有企业审计报告会审,深入揭示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建议,提高了年度全面审计质量和效率。加强资金监管平台管理,制定市属国企资金监管平台管理办法、年度考核办法,推动企业将活期存款改为协定存款和7天通知存款,预计年可增加利息收入3千多万元。大力推进国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动产投集团、粮油公司开展高级管理人员市场化选聘,指导城建集团开展内部竞聘,共择优选聘副总经理2名,薪酬按照市场化水平确定,实行任期制和契约制,并按合同约定严格考核奖惩。是优化全面预算管理。以提档升级、降本增效、风险控制为重点,指导企业依据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及行业标准值,调整预算指标,合理确定预算方案,提升企业预算管理水平。七是稳妥化解企业债务风险。推动企业落实好债券发行管理办法,健全完善发债融资机制,强化制度的刚性约束。针对产投集团、城投集团等平台类企业资产收益性较差、债务负担重、短期偿债压力大等问题,协调邀请专业团队对资产进行梳理,提出优质资产并表注入和不良资产处置方案,优化企业资产质量,增强防范化解债务风险能力。

三、聚焦创新市场化经营机制开展攻坚突破

一是开展主业调整论证工作。推动完全竞争类企业和平台类企业对现有的或待培育的具有发展前景的非主营业务进行论证,提出培育意见作为调整主业的依据二是加强投资管理。严格投向管控,鼓励主业投资,严禁高风险投资和向过剩产能投资,推动国有投资向基础性、公益性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向企业主业、优势业务、优质板块集聚。建立市属国企投资项目负面清单,设立9个禁止类和5个特别监管类投资项目,严控盲目投资和非主业投资。上半年市属企业投资总额为22.13亿元,融资总额为52.94亿元,有效保障了远遥浅海科技湾区、桃威铁路电气化改造、崮山净水厂深度处理工程、华能海水淡化输水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三是开展国资国企招商引资优化提升行动。制发市属国企招商引资优化提升行动方案,推动国有企业建立专业招商队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并将招商引资列入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构建国资国企一体化招商格局,有效推动了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对各区市招商项目进行调度梳理,将筛选的75个推介项目按照省“十强”产业进行分类,协调省国资委将项目材料印发至各省属企业进行推介,并赴鲁商集团、财金集团、发展投资集团等企业进行重点推介,积极争取省企资源。做好与分工招商园区的对接工作,组织市属国企主要负责人赴荣成经济开发区进行了对接,开展了调研,推介了招商资源。四是稳妥有序推进三项制度改革。组织市属国企召开三项制度改革专项推进会,推动企业围绕建立精干型公司组织体系、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市场化对标薪酬体系以及人岗适配的人才体系等四方面深化改革。出台市属国企市场化选聘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指导意见,明确薪酬结构、考核要求以及薪酬兑现标准,制定三项制度改革指导手册,加强宣传指导,化解改革过程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稳妥推进企业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制定关于推进市属国企实施中长期激励试点意见在竞争类、科技类企业开展试点,采取超额利润提成、项目跟投、虚拟股权等多种方式实施中长期激励。

四、聚焦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机制开展攻坚突破

一是健全完善国资监管制度。梳理中央、省、市出台的国资监管文件,编制《国资监管政策汇编(2021年版)》,共收录各类政策文件155个。出台市属国企债券发行管理办法、市属国企市场化选聘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指导意见等规范性文件,进一步完善我市国资监管制度体系。二是加强出资人审计监管。面向社会公开择优选聘9家中介机构对19户市属国企及各级子企业开展全面审计。采用会审专家组初审,各企业董事长参加复审的方式,强化对问题的发现和整改。共发现问题163个,已整改问题53个。三是深入推进国企阳光采购。制发市属企业阳光采购工作考核办法,明确阳光采购工作标准,推动企业合标采购全部上线,成本节约率达到2.52%。已拍摄成典型视频,作为大数据应用典型案例,报送省大数据中心进行推广。四是加强国资国企在线监管系统建设。搭建连通市国资委与市属国企的实时在线的市级监管系统,设立财务监督、产权管理、投资规划在内的13个功能板块,覆盖19家市属企业及320多户各级子企业。目前已完成与省国资监管系统的对接,实现了数据实时自动上报。五是抓紧抓实安全生产管理。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消防安全“大起底大整治”行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成立市属国企安全生产驻点监管工作小组,加强企业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推动企业整改市国资委督导检查组检查的问题332项,各级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检查的问题177项,驻点监管工作组排查的问题371项,整改率达到100%。

五、聚焦强化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开展攻坚突破

一是突出政治引领。在市属国有企业范围内全面建立“第一议题”制度并积极推动落实,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利用国资委党校、“国企党建发展讲坛”等平台,建立涵盖国资国企党员干部、党务工作者、党员的高质量教育培训体系。上半年举办“国企党建发展讲坛”1期、国企党员领导干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学习班1期、党务干部培训班暨党史学习教育宣讲报告会2期,培训人员1200余人次。二是加强党的领导。指导企业全面建立党委研究决定、前置研究和负面清单“三张清单”,规范党委会议事规程,全面厘清党组织与其他治理主体权责边界,确保党委“把、管、保”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开展全面从严治党专项督查,督促企业建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四张清单”,从不同层面明确管党治党责任。三是夯实基层基础。理顺城燃集团、桃威铁路公司以及粮油公司党组织关系,为推动企业改革改制提供了组织保障。持续深入推进过硬支部建设,修订细化过硬支部评价标准,力争年底前占比达到50%。完善动态考核系统评分指标,并开展了1轮党建巡回检查。四是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和阵地建设情况纳入市属国有企业党建考核范畴,对14户市属国企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现场督导,建立国企舆情风险月调度和意识形态分析研判季报告机制,确保出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理解决。组织引导市属国有企业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积极开展“永远跟党走”“党课开讲啦”等活动;联合日报社在“Hi威海”客户端开设“国企”频道,对国企党的建设、改革发展、服务社会等工作成果及时宣传推广,进一步扩大国企社会影响力。五是突出党建创新。围绕打造“WE先锋”国企党建整体品牌,组织14户市属国有企业成立“威海国企党建公益服务联盟”,动员1200多名党员成立“WE先锋”党员志愿服务队,组织市属国企开展“万件实事暖民心”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各国企开展各类志愿服务260余次。六是抓好典型带动。加大国企优秀党员和先进典型选树宣传力度,推选省级优秀共产党员1名,市级“两优一先”先进典型7个,评选市属国企层面优秀共产党员60名,党务工作者15名,先进基层党组织20个,以“践行初心使命 彰显国企担当”为主体举办表彰大会,对先进代表进行集中表彰,营造学榜样、当标杆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