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9+N+1”救助体系,实现弱有所扶、困有所助、难有所帮;在全省率先建立部门救助项目资金规程和避免重复救助机制,社会救助更精准、更公平……去年,威海入选全省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试点单位,在创建过程中,探索打造了多层次梯度式救助体系,切实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社会救助同心圆越画越大,困难群众的获得感更足。
构建“9+N+1”救助体系 民生保障网更密实
5月27日,在荣成市河北隋家村,身穿蓝马甲的助老员于英华一早就在特困供养对象家中忙活开了,洗涤衣物、刷锅刷碗,一会儿工夫,就将老房子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你们每周都来收拾卫生,还陪着俺聊天,俺现在都离不开你们了。”老人拉着她的手亲昵地说。
于英华是一位“海螺姑娘”。2020年,荣成市开展“海螺姑娘”分散特困供养服务项目,设立9处分散特困供养服务站点,辐射22个镇街,招聘800多名“海螺姑娘”服务3150名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她们全部经过专业培训,不仅能为老人提供助洁、助浴、助行、助餐、助医等服务,还根据老人的实际需求,创新了紧急救援、医院陪护等服务,让老人的安全有人关注、生活有人照顾、生病有人陪护。
“海螺姑娘”分散特困供养服务项目是威海构建“9+N+1”救助体系的生动写照。在此之前,分散特困供养服务机构或组织没有具体的办公地点,人员配备也不足,很难实现对困难群众精细照料,再加上救助政策“碎片化”和救助信息“孤岛化”,使得许多零散的困难群众求助无门。如何把社会救助大网织得更细密,这需要一条更清晰的社会救助新思路。
为此,威海全面对目标一致、功能相近的救助政策、项目进行整合,最终确定了低保对象、特困供养对象、临时救助对象、残疾人、困境儿童等9类重点救助对象,低保、特困、医疗、教育、住房等“N”项政府救助政策,“1”批社会力量参与救助事项,形成了“9+N+1”多层次梯度式救助体系。
在这个新体系下,不少专业社会力量踊跃参与,困难群众无论是卫生状况还是生活状态都有了很大提升,家住环翠区羊亭镇羊亭村的残疾人李先生就是受益者。
40多岁的李先生因为精神残疾,家庭生活困难,尽管享受相关社会救助,但随着父母逐渐年迈,一家人生活越来越吃力。针对这一家的困境,环翠区民政局采取“校地合作+社工人才”的方式,引导博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定期去开展专业服务。
志愿者们还记得初访时的情景,厨房里堆着来不及清洗的碗筷,地面上蒙着厚厚的一层尘土,尽管在政府的帮助下他们不愁吃穿,但一家人的生活状态毫无生气。面对这一切,志愿者们不仅提供居家服务、安全指导,还带去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情绪支持、心理安慰。李先生的母亲感激地说:“有了大家的鼓励和支持,我们会开开心心过日子。”
“幸福威海”的奋斗路上不能漏一户,不能落一人。威海市民政局社会救助科负责人毕巍说,“我们将以全国、全省社会救助制度创新试点市为契机,在全国叫响‘海螺姑娘’服务品牌,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将‘兜底保障’升级为‘幸福供养’,点亮困难群体心中的希望之灯。”
打造“威救你”社会救助网“兜底”更精准
想申请救助,要找哪些部门?有哪些政策?办理哪些手续?困难群众寻求援助时通常很茫然,各类救助项目“五花八门”、救助标准“各不相同”,到底该咋办?
“打开‘威救你’社会救助网,点开网上办事这一栏,可以看到教体局、民政局、残联、总工会四个部门出台的17项政策,确认好政策后可以直接在网上申请,还能实时查看申请进度。”威海市社会救助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段志伟介绍了申请社区救助的新方式。
以前,各个部门救助政策不互通、信息不共享,不仅让群众求助时一头雾水,重复救助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为了让“兜底”更精准、更公平,威海打造了“威救你”社会救助综合信息平台,建立了部门救助项目资金规程和避免重复救助机制,把全市各个部门25类74项政策整合成一个综合型大数据库,实现了政策和救助信息的统筹和完善。
“大数据库涵盖拟受助群众公积金、存款等41类96项指标的比对机制,与全市30家银行、54家保险机构联网,与14个部门98个单位联合开展核对,首创避免重复救助机制。”段志伟说,在日常管理上,政府部门、社会力量拟开展的救助事项都要通过“威救你”社会救助综合信息平台报送审核,方能落地实施,避免多头救助、乱救助。
社会救助的精准性不仅要体现在质量上,也要体现在速度上。威海全力突破资格认定、服务延伸、审批服务等事项,让困难群众的呼声第一时间有“回音”。
构建全覆盖的服务网络,市县两级实现社会救助服务中心全覆盖,镇街全部建成社会救助综合服务平台,所有村居均设立了社会救助工作站,方便困难群众在家门口申请救助;打造快速响应的审批流程,将低保、特困供养、残疾人“两项补贴”审批权、3000元以下小额临时救助审批权下放至镇街,审批时限由37个工作日压缩至20个,进一步提高救助时效;建立救急响应机制,在县级按照常住人口人均5元的标准设立临时救助储备金,对紧急救助事项即审即用,实现24小时先行救助。
“精准救助事关社会公平,这是我们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威海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社会救助的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会不断探索新路线,推动社会救助服务体系趋向多元化,逐步构建起社会救助新格局,让困难群众过得更舒心、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