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登录省工信厅网站核对信息,广泰空港信息总监宋杰长舒一口气:全省首批企业总数据师制度试点企业公示期结束,广泰空港成功入选。
同一时间,几十公里之外的环翠区工信局也在盯着这条消息——全程服务企业、精准解读申报内容的全过程,入选全省“首批”这枚“军功章”,有企业发展的一份功劳,也有环翠区工信局信息产业科团队全程服务企业的一份功劳。
随着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智能化装备、物联网等“数据名词”逐渐成为行业“热词”,而对于离散制造特点明显的广泰空港来说,数据应用能力显得更为重要。“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我们能够实现生产过程的有序管理,产品质量更加稳定,生产效率也将得到保证。”宋杰说。
多年来的探索尝试,如何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用省级荣誉“借梯登高”正是他们的方法。作为新任的首席数据官(CDO),宋杰可以将企业高管的需求和目标转化为有效的解决方案,职责不再仅局限于传统的数据工作,而是致力于为企业谋求新的价值增长点,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同样的想法也恰好被环翠区工信局的工作人员看在眼里。“省厅通知一出来,我们就第一时间对接了广泰。”环翠区工信局分管负责人蔡丰蔚说,电话里,企业的意见也很明确——试点的申请有助于企业发展,希望政府与他们共同努力。
别看在产品制造上顺风顺水,可说到申请过程,企业仅靠自己“一步到位”还颇有些困难。“最初的方案里,企业更多地聚焦自身,总数据师制度建设的条理也略有不足。”环翠区工信局工业互联网科科长孙静宇说,虽然提供了试点申请模板,但企业给出的方案不够规范和准确,这样递交,企业总数据师制度建设方案怕是难以通过。
科室一盘算,干脆分工合作,充当起企业的“服务员”——自己动手将总数据师制度方案重新编写,将广泰智能制造数字化云平台可实现八大管理体系的数据运行监测等诸多“干货”一一列举,支撑起企业总数据师制度的框架体系,改完后才给企业打去了电话。
一来一回的电话里,环翠区还将广泰集团所获得的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市级数字化车间等各项荣誉资料也准备完毕。得益于工信局工作人员在“三联三服”工作中对企业信息的详细掌握,这些有利于企业成功获批的申报材料仅用了短短2天便准备完成。
随着试点的公示,省内将对获选企业总数据师开展培训和研讨活动,并组织专家开展政策宣讲、咨询服务。广泰空港案例也即将在全省推广,企业数字化程度也有望迎来新的提升,进一步向着“先进制造业”进发。(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匙亮/文 刘志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