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民互动 > 建议提案 > 办理总体情况

威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年度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总体情况

文章来源:威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时间: 2021-11-10 14:47
点击次数:


2021年,我局共主办市人大代表建议4件,协办3件;主办政协提案8件,协办11件。对于协办的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我局第一时间主动向主办单位提供了会办意见,并全程配合推进办理工作。对于主办的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我局结合工作实际,坚持与业务工作同步开展,及时组织开展了针对性治理行动,研究制定了长效治理措施,并牵头调度会办单位情况,及时向建议人和提案人作出了依法、准确、严谨的书面答复。

针对九三学社威海市委提出的《深化“同线同标同质”助推出口企业内销》,我局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推进威海市级“三同”示范企业创建。根据威海市内外贸产业实际,研究制定了《威海市“三同”示范企业创建指南》地方标准。二是加强“三同”工程平台和标识服务。建立“计量-检测-标准-认证-品牌”综合服务平台,将“三同”工程列入综合服务平台中,企业可以通过综合服务平台进行申报、查询、宣传。三是推动“三同”产品多方位营销。组织外贸企业参加线上线下内外销展会。组织威海家家悦等专业采购商到会洽谈,借助消博会平台资源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融合发展。组织99家外贸企业参加广交会,引导企业通过线上展示、线上洽谈、线上直播等形式立体化开展企业宣传及产品对接等活动,引导企业用好国内采购商资源,积极融入国内供应链体系。下一步我局将以食品、消费品、工业品生产企业为目标,以威海市政府确定的“信息技术、新医药与医疗器械、先进装备与智能制造、碳纤维等复合材料、海洋生物与健康食品、时尚与休闲运动产品、康养旅游”七大产业集群为主导,认定一批市级“三同”示范企业,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引导企业拓展国内市场空间,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委员对提案办理情况表示满意。

针对于涛、马浩然委员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监督完善“直播网红带货”管理机制的建议》《关于打造威海网红直播带货的建议》,我局分析当前我市网络直播行业发展及监管情况并从推动我市网络直播行业高质量发展采取的各项措施方面进行解答:一是做大做强,推动直播电商业态高质量发展。通过培育示范带动体系、提升配套服务水平、构建人才培育体系推介特色优质产品。二是依法监管,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坚持依法行政,坚持包容审慎,创新监管理念,积极探索适应网络直播营销新业态特点、有利于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监管方式。三是多方共治,健全网络直播营销监管的长效机制。网信部门和公安、商务、文化和旅游、税务、市场监督管理、广播电视等有关主管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充分发挥综合执法优势。同时强化市场主体责任,加强对相关行业协会商会的指导,鼓励建立行业标准,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推动行业自律。建立网络直播营销主体信用档案,进行分级分类监管,将监管结果和违法行为推送信用平台,依法进行公示,实行联合惩戒。委员对我局答复表示满意。

针对吕永昭、鞠英华代表提出的《关于支持推进西洋参药食同源试点的建议》,我局会同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答复如下: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对党参等 9种物质开展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卫食品函〔2019〕311号)要求,为做好我市西洋参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管理试点准备工作,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多次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2020年6月11日,向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了《关于申请将威海市作为对西洋参开展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管理试点市的请示》。2020年11月1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复函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山东省开展按照传统即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管理试点意见的函》),同意我市对西洋参开展食药物质试点的风险监测方案。按照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有关地方开展党参等物质按照食药物质管理试点方案的初步意见》(市监特食函 〔2020〕2227号 )要求,2021年6月8日,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会同省卫健委制定了《山东省对西洋参开展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管理试点方案》,上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11月4日,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复函同意了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和省卫健委制定的试点方案。目前我市市场监管局、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卫健委和文登区等各方正在抓紧落实中。代表对建议办理情况表示满意。

针对刘燕委员提出的《关于规范“花饽饽”产业的建议》,我局理顺机制体制,成立花饽饽产业推进小组,从宣传推广、发挥协会作用、产业扶持政策、产业发展规划、标准制修订、品牌创建与运用等十个方面制定了36项推进任务,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同时加强食品安全和质量监管,从加强标准制(修)订和推广应用、严格原料管控、提升花饽饽加工过程规范化程度、建设花饽饽共享实验室四个方面促进产业规范发展。各项措施得到了委员的肯定,在面复过程中表示满意。

针对许云川代表提出的《关于统筹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工作的建议》,我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严把第一道关口,实行进口冷链全过程监管。通过部门联合检查、不定期督导检查、市督导组督导检查等方式,严格专仓作业人员防护、健康监测和“三集中一隔离”制度,确保专仓运行合标合规,并对督导发现的问题,实行闭环管理,确保整改到位。二是厘清人员底数,严格冷链从业人员管理。组织各区市冷链专班对冷链食品单位开展动态摸排检测,督促冷链食品经营业户在“山东冷链”系统中录入从业人员相关信息,并动态维护、更新,实施线上管理,全面准确掌握冷链食品的监管底数,积极引导冷链从业人员接种疫苗。三是坚持演练自查,提升冷链突发情况处置能力。完善阳性进口冷链食品应急处置操作流程,修改完善信息报送和疫情处置报告模板发各区市专班,为专仓应对疫情突发事件提供精准指导。指导各区市专班做好专仓季度应急演练,排查专仓运行管理风险薄弱环节,提升阳性食品处置能力。四是突出防控重点,严控阳性产品风险隐患。将阳性发生频率较高的产品和进口地区及时向企业进行风险提示,要求减少或暂缓进口相关产品。对从疫情严重地区进口,多次检出阳性货物的企业,适当延缓进仓时间。目前,已将落实情况向委员进行了面复,得到了满意答复。

针对王珉鑫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强对冷链食品,快递等商品外包装进行消毒的建议的提案》,我局从四个方面抓好落实:一是实行进口冷链食品全过程监管。冷链专班成员单位共同研究专仓建设方案,完善制度规范流程,组建队伍加强管理,发挥了第一道关口彻检彻控的作用。二是督促快递企业落实疫情防控责任。通过网格化管理,督导企业实行分区分级防控,重视人、车、货各环节检测、消毒,落实好员工戴手套、佩戴口罩、体温检测等个人防护措施,做好邮件快件消毒工作,对营业场所、邮件快件处理场所、内部办公场所进行消杀,对快件运输车辆进行二次消毒,并建立工作台账。三是严格落实非冷链货物消毒检测工作。制定印发了我市《进口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货物检测和预防性消毒工作方案》《关于做好当前进口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货物检测和预防性消毒的通知》,从“完善工作机制”“开展预防性消毒”“加强作业人员健康管理”“实施货物抽样检测”等八个方面进行了工作部署并持续推进落实。四是加强疫情防控宣传工作。市冷链专班通过Hi威海、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对威海市委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发布的《关于规范进口冷链食品报备及追溯管理的通告》进行广泛宣传,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严格落实责任。委员对办理情况表示满意。

针对民革威海市委提出的《关于将佩戴口罩法定为食品从业者“标配”的建议》,我们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做好食品生产环节管控。对小作坊实行“一户一档”,将卫生条件作为信用档案一部分,及时完善监管对象的基本信息、经营状况,针对性地开展监督检查。将从业人员健康证及厂区环境、防蝇防鼠、生产加工场所卫生作为监督检查重点,对不符合要求的坚决责令限期改正。二是做好食品流通环节管控。对食品流通单位进行政策宣贯培训,督促其按要求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佩戴口罩从事食品销售活动。目前,全市共检查食品销售单位2365家次,农村大集62个次及食品摊点21家次,针对直接入口食品未落实“三防措施”、从业人员未穿戴工作衣帽和口罩等10个问题责令整改落实到位。三是做好餐饮环节管控。对学校食堂、集中用餐配送单位及餐饮聚集区餐饮服务单位,开展了5期食品安全知识专题培训和1期旅游市场监管政策提醒告诫会,培训从业人员共达1900余人次,切实提升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检查餐饮服务单位从业人员健康证,督促专间和专用操作区从业人员佩戴清洁的口罩。

针对刘晓芳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周边食品安全整治工作的建议》,我局从四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督促指导食品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通过日常巡查、专项检查和组织校园周边食品销售者培训等形式,督促指导食品经营者有效落实主体责任。二是健全完善日常监管长效机制。通过实施经营业户动态管理、实施网格化监管、实施风险分级监管、实施校园食品安全辅导员制度、实施“三高”食品风险警示制度、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等方式健全监管长效机制。三是推进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社会共治。通过12315平台、12345政务服务热线,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认真听取家长、媒体、公众对校园周边食品监管工作的意见建议,落实校园周边食品安全“啄木鸟”制度,鼓励群众投诉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四是营造食品安全宣传良好氛围。教育部门把食品安全知识融入中小学地方课程教学、“1530”警示教育、“开学第一课”等环节;卫健部门利用“5.20”中国学生营养日和“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等节点,向中小学生和家长宣传健康理念;市场监管部门组织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监管业务骨干走进校园,通过多种形式对师生进行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持续提高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辨识能力。各项工作得到了代表的肯定,在面复过程中表示满意。

针对隋良杰委员提出的《关于持续加强老年保健品市场营销监管的建议》,我局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全链条质量监管,提升保健食品质量安全。重点检查是否存在以保健食品冒充药品或以特殊形态的普通食品冒充保健食品或药品等行为,累计检查企业50家次,经检查发现问题69个,责令整改17家。二是开展保健食品经营环节“两查两专”规范提升行动。推行监管人员抽样、检测机构检验的“抽检分离”模式,强化监检结合,提高整治效果。三是严厉打击欺诈和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全市共组织摸排巡查保健食品经营主体5030家次,根据举报投诉发现问题7个。先后对172家经营范围含保健品的企业、9户被投诉举报的保健品网站(网店)进行摸排,对监测发现的26家保健品企业网站进行建档。四是加强直销传销监管,杜绝违规营销行为。共组织执法监督检查44家次,对4家直销企业开展行政约谈。五是加强广告监测,规范广告宣传行为。全市共监测传统媒体广告、互联网广告、户外广告68390余条,查处涉嫌违法保健食品广告7起,罚没款1.23万元。六是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切实保障群众利益。全市共受理办理保健食品类投诉举报和咨询248件。七是强化部门协作联动,提高整治成效。市市场监管、文旅、公安等部门开展了3次联合检查,整治活动中市场监管与公安部门联合端掉1处保健食品虚假宣传窝点,罚款20万元。委员对办理情况表示满意。

针对李侃侃、周伟、周传尧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养生保健和治疗培训机构管理的建议》,我局通过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首先,在市场监管领域加大对保健市场监管执法力度。一是加强生产经营全链条监管,提升保健食品质量安全;二是持续药品零售综合整治;三是开展药械使用单位联合整治;四是加强直销传销监管,杜绝违规营销行为;五是推进线上线下全面摸排,严厉打击欺诈和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六是加强广告监测;七是强化部门协作联动,提高整治成效;八是充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切实保障群众利益。其次,联合相关部门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一是加强老年人文化活动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深入开展老年人特色文化活动;三是加快城乡老年文化建设一体化发展;四是弘扬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最后,实行打防并重,开展系列教育宣传活动。一是加强宣传引导,推进社会公治;二是弘扬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三是加强典型案例进行曝光。下一步,将结合提案中关于“加大对养生保健和治疗培训机构的监管力度、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和规范管理的机制、丰富老年人的社区生活的建议”,继续保持对违法行为打击的高压态势。委员们对答复情况表示满意。

针对周青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强网络各类企业评比监管的建议》,我局先后与市编办、市人社局、网信办等部门和单位沟通,梳理违法违规涉企网络评比高发领域和违法风险点,针对社会组织和行业协会可能存在涉企评比评选活动的情况,与市民政局一同商讨对策措施,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开展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发布《关于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的通告》,重点打击包括借庆祝建党100周年开展评选评奖活动在内的五类非法社会组织行为。20部门联合转发《关于铲除非法社会组织滋生土壤净化社会组织生态空间的通知》,通过“六不得一提高”的工作要求,形成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的长效机制。截至目前,全市共劝散非法组织11家,有效减少违法违规涉企网络评比行为的发生。二是在全市行业协会商会开展“我为企业减负担暨六个一批”专项行动,降低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规模,通过规范行业协会涉企评比活动的收费行为,杜绝“花钱搞评比”等不诚信评比活动带来的不良影响。组织各行业协会商会签订诚信承诺书,严禁借建党100周年之机违规开展各类评比、评选、评奖等活动。代表对办理情况表示满意。

针对曲赞松委员提出的《关于清理校园“史莱姆”“水晶泥”等玩具的提案》,我局通过强化产品质量监管,坚决守护儿童和学生用品质量安全底线。一是定期开展整治行动,以重点监管整治市场秩序。每年开展儿童和学生用品守护行动,强化重点领域、重点产品、关键节点监督检查,检查“史莱姆”“水晶泥”等玩具经营者109家,发放《销售者产品质量责任明白纸》等宣传资料1000余份,组织签订相关承诺书500余份,暂未发现三无“史莱姆”“水晶泥”等违法行为。二是加大抽检力度,以监督抽查倒逼质量提升。目前抽检63批次,检测完成22批次,重点检测苯系物、可迁移元素、游离甲醛超标等化学性危害,甲醛、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等安全性能指标,暂未发现不合格产品。三是强化风险研判,以风险监测防控安全隐患。召开流通领域产品质量风险会商会议,研判了劣质儿童玩具、服装等危害儿童和学生身体健康。部署各区市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的儿童玩具和学生用品等违法行为。四是加强宣传教育,以宣传引导营造共建氛围。走进了经区实验小学等5所学校,借助媒体、学校等各界力量,提醒学生远离颜色过于鲜艳、气味过于浓烈的学习用品和玩具。下一步,我局将依职责进一步强化流通领域儿童玩具产品质量监管,持续开展流通领域儿童玩具抽检工作,督促经营者把好进货关。各项措施得到委员的满意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