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发改委、市气象局联合印发《威海市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加强气象基础保障能力建设等五项主要任务、气象观测站网完善工程四项重点工程。到2025年,建成具有威海特色、结构完善、布局科学、功能先进、保障有力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海洋气象服务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气象事业整体实力位居全省前列。
据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市气象事业发展主要任务为:加强气象基础保障能力建设、加强气象预报预测能力建设、强化智慧精细的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强化现代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和加强气象科技创新与人才支撑能力建设。
我市将推进地面气象观测站气象要素观测实现全面自动化,对石岛太阳光球色球望远镜观测塔及栈桥等设施项目进行完善,完成成山头国家基准气候站业务氢气室升级改造;研究冷流暴雪、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发生发展和气候规律,围绕农业、海洋、生态等发展需求打造特色气象服务品牌;建设集灾害实况、定量评估、影响预报、风险预警为一体的智能化防灾减灾决策气象服务平台;开展面向全农业产业链的智慧型直通式农业气象服务和应用,发展个性化海洋气象服务模式;开展全市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建立数字化气象灾害风险地图等。
“十四五”期间,我市气象事业将重点建设气象观测站网完善工程、经略海洋气象保障工程、智慧气象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和⼈工影响天气能力提升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加快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新型自动站建设,完成北斗自动探空系统建设;升级石岛海洋气象广播电台,在原有语音播报的基础上,部署图文数字化发布管理软件;建设威海市气象预警发布中心,建立涵盖预警服务启动、实施、策略等环节的基层气象灾害预警服务机制;在全市增设自动气象站或生态气象观测站、风廓线雷达等云降水探测设备,探索无人机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新方式、新手段等。(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沈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