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资讯中心 > 今日威海

“六维看威海·文旅Top10评选”结果出炉,威海十大名村有这些!

文章来源:威海新闻网·威海日报
时间: 2020-04-02 15:10
点击次数:

3月31日,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威海市文旅集团承办的“六维看威海·文旅Top10评选”活动结果正式揭晓,我市十大名山、名岛、名湾、浴场、名村和名树新鲜出炉。

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十大名村都有哪些?

入选名单:东楮岛村、烟墩角村、慈口观村、下石硼村、东墩村、田家村、东尚山村、六度寺村、万家村、王家疃村

东楮岛村位于石岛湾最东端,建于明万历年间,因位于楮岛,故以岛命名,为中国最美古村落。东楮岛村分布着大量胶东传统生态民居——海草房,以石为墙,海草为顶,冬暖夏凉,百年不腐,被誉为“生态民居的活标本”。阳光、沙滩和海草房孕育出浓浓的海岛渔家风情,东楮岛村因此入选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和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

烟墩角村位于荣成市俚岛镇,因明初抗倭在村东设烟墩,得名烟墩角,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烟墩角村以“天鹅村”响誉国内外,每年有数千只天鹅抵此栖息越冬,“万顷湖天碧,一池雪花白”的美景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赏摄影。烟墩角村渔家风情浓郁,可在海草房中品味渔家美食,也可随船出海,体验耕海牧渔的乐趣。村南的花班彩石形成于5亿年前,有“天下第一奇石”之称。

慈口观村位于文登区高村镇,明万历年间周姓立村,因邻道教名观慈口观而得名,有300多年历史。村内现有八路军兵工厂、金岭寺等历史遗址、遗迹,文化底蕴深厚,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鲁绣的重要生产地。“一房一院一特色”的温泉民宿,以别具特色的禅宗文化理念打造回归田园、返璞归真的诗画意境。

下石硼村位于乳山市诸往镇,因位于上石硼之下,清康熙年间取名下石硼。这里有抗战时期八路军的枪械维修旧址、兵工厂、秘密医院、北海银行等红色建筑遗址,为世人讲述“红色密营”的故事;南天门、五峰楼、棋盘石、九龙水库等自然景观秀美壮丽、鬼斧神工,被称为乳山“小三峡”;植被丰茂,孕育出特有的“蜜蜂谷”,是生态旅游、民俗体验和红色教育为特色的乡村旅游度假胜地。

东墩村位于荣成市石岛管理区宁津街道,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南500米处有明洪武三十一年所建烟墩,因此得名东墩。村内的谷牧展览馆包括谷牧旧居、谷牧传记馆、民俗馆和孔子学堂,是典型的胶东传统民居风格建筑,形成“一院一主题、一馆一特色”的海草房主题院落群,为省党史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田家村位于乳山市崖子镇,村内青砖黑瓦、院落古朴、小巷通幽。走进胶东育儿所,仿佛回到70多年前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300多名乳娘和保育员养育了1223名革命后代。在日军“扫荡”和多次迁徙过程中,所有乳儿无一伤亡,在遍地炮火中孕育生的希望,乳娘精神饱含着人性的温暖,愈久愈动人。

东尚山村位于乳山市诸往镇,因地处尚山脚下,得名东尚山,是乳山河的发源地,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东尚山村内的明朝古戏楼台、古石碾房与村内近百座百年民居组成古建筑群,为胶东稀有。石板路上的点点青苔与明朝古建筑群相映成趣,古意盎然,路旁的石碾、石磨静静诉说着田园生活的恬静美好。

六度寺村位于文登区界石镇。隋开皇三年,在此建六度禅院,因寺得名。村内有两寺一庵,六度寺为昆嵛山区现知最早的佛寺,无染寺为胶东名刹,金水庵又名智慧庵,为道士修炼之地。走进“六度寺、梧桐庵、三瓣石”三村共同打造的现实版桃花源“慢享樱桃谷”,游览禅意谷,漫步林荫小道,可感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写意生活。

万家村位于文登区高村镇,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元末,万姓来此定居,称万家庄,因清代文登首富梁氏家族数代营建的宅第——梁氏庄园而闻名。庄园集山西晋中、云南滇西、山东胶东三地建筑风格于一体,在国内所罕见,为威海最大的地主庄园和最大的古建筑群,至今保留着昔日高官巨贾的威严与矜持。

王家疃村位于环翠区里口山风景名胜区,明代建村,本名后里口,因大量王姓村民在此居住改名王家疃。王家疃村依山而建,傍河而生,沿河两岸排开百十户人家,出门望见的不是青山如黛,便是潺潺溪流,宛若画境,美不胜收,被誉为威海的“桃花源”。近年新打造的白石酒吧、乡村美学堂、琴舍民宿、柿园民宿等精品项目吸引众多城里人醉心其中,不愿归去。(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沈道远/文 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