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 : | 首页 |
|
威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威海市实施新一轮高水平企业
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的通知
威政办字〔2019〕12号
各区市人民政府,国家级开发区管委,综保区管委,南海新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威海市实施新一轮高水平企业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威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2月25日
(此件公开发布)
威海市实施新一轮高水平企业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
为充分发挥企业技术改造在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推进工业领域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制造业强市建设目标,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实施新一轮高水平企业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鲁政办字〔2018〕21号),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新一轮高水平技术改造为主线,实施智能制造、制造业创新、工业强基、绿色制造、质量品牌提升等五大工程,开展重点项目推进、骨干企业培育、企业上云、跨界融合、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等五大行动,激发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核心竞争力,推进我市工业从传统制造模式向智能制造新模式转变,实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制造业强市。
(二)发展目标。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全市重点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新一轮高水平技术改造,持续提高工业数字化、智能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水平。
1.技术改造投资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到2021年,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基础共性方面技术改造取得明显突破,重点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1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左右。
2.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到2021年,重点培育千亿级制造业产业集群6个,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的企业1家,过100亿的10家,过50亿的20家,过30亿的10家。培育省级以上单项冠军企业26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30家。
3.智能制造水平显著提升。到2021年,机器人与智能装备新产品研发生产能力大幅提升,智能制造自主创新体系基本建立,重点领域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日趋完善,形成一批有效的、可复制的经验和模式。全市重点领域机器换人项目实现运营成本降低25%以上,生产效率提高30%以上;建成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18个以上。
4.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到2021年,“政产学研金服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共性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突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的比例达到25%以上;省级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设计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分别达到3家、20家、160家。
5.两化融合步伐加快。到2021年,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终端产品和软件服务业市场规模大幅提升,工业互联网在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网络精准营销和在线支持等应用领域实现新突破,云计算解决方案和应用产品日趋成熟,云计算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建立,企业上云用户数达到2300家。
6.绿色制造模式基本建立。到2021年,企业绿色设计、绿色智能制造技术、清洁生产和污染治理水平明显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全市万元GDP能耗比2015年降低16%。
二、重点任务
(一)智能制造工程。聚焦机械装备、纺织服装、食品医药等领域,鼓励引导重点企业实施机器换人,建设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等方面为智能制造发展提供支撑保障。研发推广一批国内领先或能替代进口的首台(套)装备和关键核心零部件,加快提升高端智能装备国产化水平。推动信息技术企业、智能设备制造企业、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培育支持一批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每年举行智能制造对接交流会,发挥示范企业带动作用,提升重点领域智能制造整体水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国资委配合)
(二)制造业创新工程。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技术需求,制定、发布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依托省级、市级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超前部署重大关键技术攻关,着力突破一批技术难题。支持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工业设计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整合骨干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资源,以新机制、新模式运营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发挥工信部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哈工大创新创业园、制造业(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优势,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深度融合的创新研发格局,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市科技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国资委、高区管委配合)
(三)工业强基工程。聚焦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产业技术基础(以下简称“四基”)等工业基础能力薄弱环节,组织企业积极申报国家工业强基工程项目。引导企业实施包括关键技术研发、产品设计、专用材料开发、先进工艺开发应用、公共试验平台建设、批量生产、示范推广在内的“一条龙”应用计划,促进基础技术互动发展。加大对“四基”领域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引导产业投资基金和社会资本投向“四基”领域重点项目。(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威海市中心支行、威海银保监分局配合)
(四)绿色制造工程。培育创建一批主导产业特色鲜明、发展水平和规模效益居行业领先地位的国家级、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加强工业园区生态化、循环化改造,推进资源能源高效利用,实现废物和污染物最大限度减排。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为重点,加快推进节能改造步伐,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实施能效“领跑者”工程,树立节能低碳标杆,鼓励用能单位开展能效对标达标活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服务市场建设,鼓励引入第三方治理单位开展专业化污染治理。(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配合)
(五)质量品牌提升工程。弘扬“幸福威海·品质承载”城市质量精神,引导企业在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上攻坚发力,积极推动商标国际注册与保护,加强自主品牌的保护和运用。广泛开展质量、品牌专业人才教育培养和科学研究,加快培养品牌专业人才。支持企业实施重点行业质量提升行动和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组织对标、达标行动,开展质量诊断,夯实企业质量管理基础,争创国家级、省级质量标杆。推动建立企业诚信体系,鼓励企业信用信息公开,促进自身质量和信誉发展。(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税务局、人民银行威海市中心支行、威海海关、荣成海关配合)
(六)重点项目推进行动。进一步加大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推进力度,按照省里发布的技术改造投资指南、年度重点项目导向目录等,建立完善我市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库,筛选技术水平高、投资强度大、改造成效好、质量效益优的技术改造项目纳入市级重点工业投资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加强跟踪服务督导,在项目用地、用能、财政金融政策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强化标准约束倒逼,通过专项技术改造,倒逼落后低效过剩产能有序淘汰。强化服务职能,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企业技术改造,优化工业投资结构,扩大有效投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国资委、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威海市中心支行配合)
(七)骨干企业培育行动。着眼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装备与智能制造、海洋生物与健康食品、新医药与医疗器械、碳纤维等复合材料、时尚与休闲运动产品等千亿级产业集群,以重点产业园区为载体,以完善产业链条为重点,通过兼并重组、靠大联强、改造升级等形式,促进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每个集群重点培植5至10家规模大、带动强的骨干企业。引导企业长期专注于细分产品市场创新、产品质量提升和品牌培育,带动发展一批单项冠军企业、“瞪羚”示范(培育)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市商务局、市国资委、市市场监管局配合)
(八)企业上云行动。加快云平台建设,推动云计算、大数据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探索满足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需求的多种解决方案。开展企业上云试点示范,通过“云服务券”财政补贴等方式推动企业上云。加快标识解析体系在工业互联网方面的应用,支持自动控制和智能感知设备及系统等工业物联网研发及产业化。申请将有关技术和设备纳入国家、省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先进技术和装备导向目录,分行业开展示范应用和推广。加快研发设计、智能制造装备、技术工艺、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的综合应用,实现全流程信息共享、实时交互和业务协同,推动工业互联网和制造业融合发展。(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配合)
(九)跨界融合专项行动。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医药与医疗机械、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加快培育第三方物流、节能环保、检验检测认证、电子商务、服务外包、融资租赁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培育壮大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一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和示范平台。培植军民融合产业,以基础配套、零部件、通用分系统领域为重点,发展一批“民参军”专业化企业。建立动态调整的军民融合产业重点项目库,支持军民两用产品双向转化,鼓励有实力的民口企业参与军工科研生产。(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市科技局、市商务局配合)
(十)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行动。严把化工类项目准入关,严禁新上淘汰类、限制类化工项目,从源头控制新增高风险化工项目。加快推进化工企业“进区入园”,提高产业发展的聚集度和规模效益。开展环保、安全、节能专项技术改造,在主要关键危险岗位实施机器换人工程,加速淘汰落后生产设备、生产工艺,提升企业本质安全生产水平。(市化转办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配合)
三、保障措施
(一)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发展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严格落实“一次办好”改革部署,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实施“零增地”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对技术改造项目实行审批目录清单管理,对不新增建设用地且在清单以外的技术改造项目,实行企业承诺制度,企业按项目准入标准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承诺,项目竣工后由政府相关部门或企业自行组织验收,通过后一并办理相关项目手续,为企业提供便利化服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公安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税务局、市气象局、市化转办配合)
(二)强化要素保障,加大支持力度。实施“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制度,科学合理确定指标体系,以单位土地面积实际产出效益为导向,加大对高效产业的土地、能源等生产要素保障力度,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每年集中支持一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定期开展绩效评价,放大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落实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切实降低企业成本。综合运用股权投资、引导基金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企业技术改造。完善产融合作信息对接交流网上平台,推动银企信息共享,引导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差异化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开展项目对接、融资洽谈、政银企联合现场办公等活动,推进产融合作。(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威海市中心支行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统计局、市税务局、威海银保监分局配合)
(三)加大培养引进,强化人才支撑。严格落实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积极实施“威海英才计划”升级版,加快引进和培养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及创新团队,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深化产教融合,鼓励骨干企业与山东大学(威海)、哈工大(威海)等高等院校开展协同育人,培养大批在相关工程技术领域具有扎实素养的应用型人才。鼓励提升企业家、高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技工等专业人才的待遇水平,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国资委配合)
(四)强化协同配合,形成推进合力。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形成部门协同和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围绕新一轮高水平技术改造行动目标,筛选确定一批重点推进项目,明确路线图、时间表,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强化跟踪调度和服务管理,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梯次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国资委、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统计局、市税务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配合)
附件:威海市实施新一轮高水平企业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推进项目名单
附件
威海市实施新一轮高水平企业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推进项目名单
1.亿和精密(工业)威海有限公司高端装备制造项目
2.威海新北洋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终端设备产业园一期项目
3.山东华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阳极氧化线生产项目
4.马夸特电动开关(威海)有限公司电动开关生产项目
5.威海利东建筑科技有限公司PC智能化生产基地项目
6.威海瑞欣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智能装备中试基地项目
7.威海邦德散热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系列散热器系统数字化生产项目
8.天润曲轴股份有限公司工厂自动化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
9.威海高登旅游休闲用品有限公司威海国际智能房车产业园项目
10.威海三元塑胶科技有限公司智能自动化工业园项目
11.山东环球渔具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线项目
12.中航工业碳陶民用化产业基地一期项目
13.天润曲轴股份有限公司发动机核心零部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项目
14.赤山集团有限公司鱿鱼精深加工生产线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
15.明池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配套玻璃生产自动智能化连线项目
16.威海伟建实业有限公司汽车玻璃升降器生产项目
17.威海红印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低值鱼贝类酶解制备功能肽及其产业化项目
18.山东昂仕集团有限公司药用干燥剂生产项目
19.威海克莱特菲尔风机股份有限公司高速动车及大功率机车专用风机产业化项目
20.威海市泓淋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电源连接线缆组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21.山东华力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效电机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
22.山东科威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制造业机器人生产项目
23.威海力磁电气有限公司磁力模板生产项目
24.福喜(威海)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线改造项目
25.威海鑫山集团有限公司工程装备智能制造项目
26.威海祥光机械产业有限公司金刚石切割锯片加工整体厂区搬迁项目
27.腾森橡胶轮胎(威海)有限公司摩托车轮胎智能制造工厂升级改造项目
28.文登威力高档工具有限公司锻造自动化项目
29.威海人合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智能急救越障车生产项目
30.山东威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低成本高档数控机床关键功能部件数字化车间研究及应用项目
31.威海市泓淋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电动汽车配电系统智能制造项目
32.威海市泓淋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环保电源线组件全自动智能生产系统项目
33.贝卡尔特(山东)钢帘线有限公司钢帘线生产设备技术改造项目
34.山东华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智能无人车间项目
35.威海市宝隆石油专材有限公司高端石油管材生产项目
36.山东双连制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及新型摩擦材料汽车刹车片生产项目
37.威海天力电源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机及电机控制器产品技术改造项目
38.北汽黑豹(威海)汽车有限公司电动车生产线改造项目
39.北汽黑豹(威海)汽车有限公司涂装车间面漆线改造项目
40.威海市科博乐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自动化流水线改造项目
41.威海威硬工具股份有限公司精密定制化超硬材料刀具生产项目
42.威海威达精密铸造有限公司高端机械部件精密铸造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
43.山东众合食品有限公司真空冷冻干燥不老莓豆腐生产线升级改造项目
44.山东力久特种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特种电机智能化改造项目
45.威海光威精密机械有限公司高性能碳纤维设备加工中心技术改造项目
46.威海光威能源新材料有限公司风电叶片主结构碳梁产业化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
47.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威海国际节能环保产业园项目
48.山东威高医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生物科技产业园项目
49.山东蓝润集团有限公司蔚蓝谷海洋科技产业园项目
50.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新型预灌封注射器产业化项目
51.威海市环翠区城投置业有限公司中欧水处理及膜技术创新产业园项目
52.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先进复合材料研发中心项目
53.山东华菱电子科技园项目
54.润辉生物技术(威海)有限公司海洋生物多肽生产项目
55.迪沙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制剂研究院实验室改造项目
56.乳山三宝酵素有限公司酵素生产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57.山东明德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骨整形与修复用生物活性材料及植入物生产项目
58.天润曲轴股份有限公司曲轴连杆技术创新中心和高强韧性球墨铸铁涨断连杆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
59.康得碳谷科技有限公司高性能碳纤维生产项目
60.威海南海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总容量25GW新型动力储能装备及总容量5GW动力锂电池生产项目
61.宏安集团有限公司600吨光纤预制棒智能制造项目
62.威海海鑫新材料有限公司高档双零铝箔生产项目
63.荣成歌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器件封测一期项目
64.威海新元化工有限公司氟硅新材料生产加工项目
65.山东惠田惠泓动力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燃气发动机生产、组装线项目
66.威海星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高端湿法锂离子电池隔膜新材料生产项目
67.威海南海碳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特种石墨项目
68.禾木(中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生产项目
69.威海威高血液净化制品有限公司新型血液透析(过滤)器核心技术升级产业化项目
70.威海伯特利萨克迪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轻量化铸铝转向节二期项目
71.威海日野电子有限公司A3打印机配套生产线项目
72.威海银创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IGBT模块研发生产项目
73.威海创科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一种新型结构紫外正性光刻胶的研发与生产项目
74.威海万丰镁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民用航空用超薄高强轻合金铸件生产项目
75.文登市迈世腾电子有限公司新型电感器扩产项目
76.威海海马地毯集团有限公司地毯锦纶长丝、印花地毯技术改造项目
77.威海云山科技有限公司云山科技-寡层石墨烯的批量制备关键技术及其应用项目
78.山东华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Apple手机零件加工工艺创新项目
79.山东冠通管业有限公司塑料合金防腐蚀复合管生产项目
80.山东惟源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海洋生物科技加工平台项目
81.赤山集团有限公司顺达新材料产业园项目
82.威海恒煜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医疗器材生产项目
83.山东永固绿建科技有限公司装配式建筑科技建设项目
84.山东隆泰石油装备有限公司空气能热泵生产项目
85.山东经方药业有限公司合成新药生产项目
86.威海正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新材料生产项目
87.山东泛海阳光能源有限公司光伏产品生产项目
88.威海盛乾新材料有限公司新型材料设备改造项目
89.威海沃达新材料有限公司新材料生产项目
90.威海市明珠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绿色环保型餐具生产项目
91.山东云龙绣品有限公司绿色生态环保高端纺织品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
92.乳山水土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水土木G2生物酵母生产项目
93.山东日信工业有限公司轻量化转向节生产项目
94.卓达新材料科技集团威海股份有限公司辊平线提产增效技术改造项目
95.威海格润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环保海水淡化循环利用排放装置生产项目
96.威海远深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节能型海洋温控装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97.威海西港游艇有限公司环保节能型电力推进双体旅游观光船研制和可回收热塑性复合材料船艇研制项目
98.威海普益船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船舶废气洗涤脱硫项目
99.文登奥文电机有限公司企业高度柔性绿色制造体系建设项目
100.威海震宇智能科技股份公司潆射电蓄能智能供热机组和聚乳酸降解新材料研发与产业化项目
101.威海市宝隆石油专材有限公司再生资源-废钢加工项目
102.威海奥东金属结构制造有限公司金属结构制作项目
103.山东鑫发集团有限公司鑫洋藻业生物科技项目
104.好当家集团有限公司高档海产品深加工项目
105.靖海集团有限公司金枪鱼精深加工项目
106.金猴集团威海鞋业有限公司金猴鞋类高端品牌制造基地建设项目
107.山东樱聚缘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果蔬品加工项目
108.山东达因海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儿童制药项目
109.威海同仁食品有限公司冷冻速炸调理食品生产项目
110.乳山市华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活性蛋白肽系列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111.迪沙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制剂产品国际认证及产业化改扩建项目
112.威海海马地毯集团有限公司阿克明斯特地毯技术改造项目
113.山东科建质量检测评价技术有限公司检验检测中心项目
114.山东红乐食品有限公司熟食品加工项目
115.威海壹鹏食品有限公司土特产深加工项目
116.威海华邦精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精冲设备升级改造生产线及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
117.威海汉泰纺织有限公司麻纺织产业园项目
118.迪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服装设计创新集成平台项目
119.荣成康派斯新能源车辆股份有限公司COSMOPlat智能化互联工厂项目
120.威海市联桥国际合作集团有限公司高端时尚创意设计中心项目
121.山东芸祥绣品有限公司工艺家纺技术创新中心平台项目
122.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军民融合高强度碳纤维高效制备技术产业化项目
123.威海市宇王集团有限公司军民融合科技项目
124.威海市怡和专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海洋激光环保检测设备研发生产项目
125.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高强高模型碳纤维产业化项目
126.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先进热塑性碳纤维预浸料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
127.威海广泰特种车辆有限公司特种车扩产项目
128.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湿法T300级碳纤维高纺速技术改造项目
129.威海豪仕达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钓具共享工厂项目
130.三角集团有限公司子午胎、航空胎生产项目
131.威海迪素制药有限公司高端原料药绿色工艺产业化项目
132.三角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华茂橡胶科学技术分公司年产200万条高性能智能化全钢载重子午胎搬迁升级改造项目
133.文登兴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5万吨/年间苯二酚生产项目
134.威海金威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化学制剂生产项目
135.浦林成山(山东)轮胎有限公司轮胎生产线智能化建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