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法规文件 > 政策解读 > 文字解读
索引号: 1137100000435958X0/2015-03663 发布单位: 发展改革委
内容分类: 文字解读 成文日期: 2015-10-2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性/截止日期: 文号:

专家解读: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实施意见

来源: 威海市政府办公室
时间: 00:00
点击次数:

  9月29日,市政府印发《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放开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投资重点领域,加快推进生态环保、农业和水利、市政基础设施、交通设施、能源设施、信息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等七大重点领域的投资运营市场化,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强化创新发展优势。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全面启动,需要的资金规模越来越大,单靠政府投融资难以为继,必须大力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才能为城市化建设引来源源不断的资金活水。”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而创新投融资机制,在更多领域向社会投资特别是民间资本敞开大门,有利于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潜力,改善当前投资动力不足的状况,促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
  基于此,我市印发《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打破行业垄断和市场壁垒,切实降低准入门槛,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营造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投资环境,进一步鼓励社会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盘活存量、用好增量,调结构、补短板,促进重点领域建设,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
  根据《意见》,我市将在生态环保、农业和水利、市政基础设施、交通设施、能源设施、信息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等七大重点领域向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敞开大门,推进投资运营市场化——
  在生态环保领域,推进生态建设主体多元化,采取市场化运作、公司化承载模式,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投资生态建设项目;推动环境污染治理市场化,大力推进第三方污染治理,吸引和扩大社会资本投入。在农业和水利领域,培育农业、水利工程多元化投资主体,除按规定实行国有独资或控股的工程项目外,其他全面向社会资本开放。在市政基础设施领域,改革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模式,全面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向企业化管理模式转变;通过特许经营、投资补助、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引入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城镇供水、供热、燃气、污水垃圾处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和处理、城市综合管廊、公园配套服务、公共交通、公共停车设施等市政基础设施项目。交通领域将加快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市域内铁路线路规划,积极推进中韩海铁国际联运,开展荣成至青岛沿海城际铁路前期工作,启动东部滨海新城轨道交通规划研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完善公路投融资模式,市域内符合条件的普通公路基础设施全部向社会资本开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水运、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在能源设施领域,支持社会资本以独资、控股、参股等形式,参与油气管网、城市配气管网和储气设施、原油和成品油商业储备库等项目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电力及电务服务领域,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核电设备研制和核电服务领域。在信息基础设施领域,鼓励电信业进一步向社会资本开放,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宽带接入网络设施建设和运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站机房、通信塔等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服务,推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社会事业领域将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教育文化、体育事业、医疗卫生服务和健康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与此同时,我市将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带动作用,优化政府投资使用方向,对社会资本参与的生态环保、农林水利、市政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政府可根据实际给予支持。改进政府资金使用方式,同等条件下,政府投资可通过投资补助、贷款贴息、担保补贴、股权投资、资本金注入等多种方式优先支持引入社会资本项目。
  为保障社会资本投资项目顺利实施,我市将建立重点领域引入社会资本投资项目储备库,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将项目立项及建设审批环节纳入绿色通道,及时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推动项目尽快落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