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季休渔、渔船管理措施
     威海市海洋发展局党组成员、威海市海洋与渔业监督监察支队支队长宋志明做客“学理论 懂政策 做明白人”微访谈栏目,围绕“伏季休渔、渔船管理措施”相关内容与网友在线交流。
访谈时间: 2024年08月22日 10:00 - 08月22日11:00
主题嘉宾: 党组成员、威海市海洋与渔业监督监察支队支队长:宋志明
 
 
 
相关图片 更多>>
    相关媒体 更多>>
      相关摘要 更多>>
        背景资料 更多>>
           
          文字实录 访谈信息 正序 | 倒序 手动刷新 自动刷新:
            主持人 :  

          2024年伏季休渔即将结束,我市伏休管理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08-22 10:00]

            党组成员、威海市海洋与渔业监督监察支队支队长 宋志明 :  

          2024年,市海洋发展局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不断压实监管责任、创新监管措施,全市伏季休渔和渔业生产管理秩序平稳,管控效果明显。伏休期间,重点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抓牢海陆综合执法。伏季休渔期间,在全市组织开展“净海”专项执法行动,结合违规渔船活动规律、群众举报信息等,划定非法作业高发区域,实行渔港清查、近岸追查、海上围堵的闭环执法模式,从严从重打击各类伏休违法违规行为。5月1日以来,全市海洋发展部门共检查渔港码头23313个次、渔船40827艘次,查获涉嫌违法违规船舶92艘。
          二是抓牢渔船身份核查。5月1日12时伏休开始后,通过比对系统、核对台账、现场勘验等多种方式,将3614艘应休渔船安排在43处渔港集中停靠,逐港逐船落实监管责任,确保“应休尽休”。对因特殊原因不能归港的休渔渔船逐艘实地核查,落实专人监管,严防失控。应休渔船归港后,立即组织各区市对在港停靠应休渔船开展身份查验工作,逐艘比对渔船证书,验明正身,对“冒名顶替”等问题一查到底、严格处置。
          三是抓牢联合执法打击。联合工信、公安、市场监管、海事等部门,建立数据共享、信息互通、行动联合等制度,加强联合执法,组织各区市紧盯渔港、码头、自然港湾和岸线,压实监管责任,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快艇等小型违法违规船舶。5月1日以来,共查扣涉渔“三无”船舶、快艇等违法违规船舶18艘。 [08-22 10:01]

            主持人 :  

          2024年休渔期,我市开展了“清网”专项行动,清理了大量海上违规布设的渔网,具体的做法有哪些? [08-22 10:10]

            党组成员、威海市海洋与渔业监督监察支队支队长 宋志明 :  

          2022年起,威海市在全国率先探索使用大马力渔船作为“护渔船”协助执法船出海开展“清网”工作,2024年市海洋发展局对“清网”机制进行了进一步优化调整,通过不间断清网,伏休期间全市周边海域网位仪目标数大幅度减少,海洋生物的产卵群体和幼生群体得到了有效保护,实现了海洋渔业资源的有效休养生息。具体做法可概括为“1234”清网工作法。‌
          一是全市“一盘棋”。针对近年来各区市财政紧张问题,由市级统筹安排资金租赁大马力渔船作为“护渔船”,协助全市执法船出海开展“清网”工作,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二是船网“两手抓”。一方面通过摸排登记、集中看管等手段,抓好在威外省籍渔船、涉渔快艇等重点船舶管理;另一方面通过陆地拉网式排查、海上全覆盖清理的方式,对发现的各类违禁渔具开展全面清理。
          三是突出“三整治”。将整治外省籍渔船违法捕捞、涉渔快艇夜间偷捕、海上交通安全隐患三个问题作为核心目标,在渔业资源亲体洄游产卵通道附近海域、船舶通行密集航道海域等重点位置开展巡航和清网,一并严打各类船舶非法捕捞等违法违规活动。
          四是践行“四到位”。坚持谋划部署、线索研判、离港检查、跟踪处置全环节监管到位,杜绝工作开展过程发生违法违规行为。
          截至目前,全市共摸排巡查渔港码头29886个次,出动执法船艇90艘次、各类清网渔船208艘次,累计海上巡航站锚1990.5小时,清理各类违禁渔具4365套,一并查获涉渔“三无”船舶、涉渔快艇等违法违规船舶10余艘,有效维护了休渔期秩序。 [08-22 10:11]

            主持人 :  

          8月20日小型张网渔船已经提前开捕,我市主要采取了哪些管控措施?
           [08-22 10:16]

            党组成员、威海市海洋与渔业监督监察支队支队长 宋志明 :  

          目前全市共有269艘小型张网渔船,为加强相关渔船管理,切实维护伏休后期秩序稳定,市海洋发展局在渔船开捕前后重点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渔船开捕前,开展全方位安全检查,逐艘做好证书证件、渔船标识、安全救生设施、通导设备等检查,确保渔船适航、船员适任。同步开展船舶经营人教育培训,引导其安全守法作业,切实提升应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保障自身生命财产安全。
          渔船开捕后,将充分利用监控平台加强小型张网渔船船位动态监控,开展高密度海陆执法检查,督促船舶经营人严格落实小型张网渔船进出港登记报告制度,健全工作台账,及时掌握渔船进出港时间、作业场所、航次计划、适航状态、船员配备、渔具及渔获物等情况,发现涉嫌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规处置。 [08-22 10:17]

            主持人 :  

          办理渔业捕捞渔船(捕捞辅助船)省内跨市购置的流程是怎样的?
           [08-22 10:21]

            党组成员、威海市海洋与渔业监督监察支队支队长 宋志明 :  

          1.申请人核查渔船是否违规未处理、是否法院查封、是否抵押等,查验证书有效性(所有权证书、国籍证书、检验证书、捕捞许可证)。
          2.买卖双方签订买卖合同。
          3.申请人向当地渔业主管部门提出渔船购置申请,当地渔业主管部门将申请材料报至省厅,经审核无误后,省厅核发渔业船网工具指标批准书。
          4.申请人向原船舶检验部门申请船舶移出。
          5.申请人当地船舶检验部门申请船舶检验,并取得检验证书。
          6.申请人向当地渔业主管部门申请渔船登记和渔业捕捞许可证(原捕捞许可证,登记证书系统自动注销)。 [08-22 10:22]

            主持人 :  

          办理渔业捕捞渔船(捕捞辅助船)市内跨县购置的流程是怎样的?
           [08-22 10:25]

            党组成员、威海市海洋与渔业监督监察支队支队长 宋志明 :  

          1.申请人核查渔船是否违规未处理、是否法院查封、是否抵押等,查验证书有效性(所有权证书、国籍证书、检验证书、捕捞许可证)。
          2.买卖双方签订买卖合同。
          3.申请人向当地渔业主管部门提出渔船购置申请,渔业主管部门同意后核发渔业船网工具指标批准书同时取得新船名号。
          4.申请人向原船舶检验部门申请船舶移出。
          5.申请人当地船舶检验部门申请船舶检验,并取得检验证书(船长超过24米渔船由二支队出具)。
          6.申请人向当地渔业主管部门申请渔船登记(船长超过24米渔船由二支队出具)和渔业捕捞许可证(24米以上拖网、围网渔船作业的由省厅出具),新证书发放后原捕捞许可证,登记证书系统自动注销。 [08-22 10:26]

            主持人 :  

          办理渔业捕捞渔船(捕捞辅助船)县内购置的流程是怎样的?
           [08-22 10:30]

            党组成员、威海市海洋与渔业监督监察支队支队长 宋志明 :  

          1.核查渔船是否违规未处理、是否法院查封、是否抵押等,查验证书有效性(所有权证书、国籍证书、检验证书、捕捞许可证)、查验买卖双方户籍是否符合规定。
          2.买卖双方携户口簿、身份证或营业执照,签订买卖合同、交船协议。
          3.申请人向渔业主管部门提出渔船购置申请,渔业主管部门出具渔业船网工具指标批准书。
          4.申请人向船舶检验部门申请船舶检验,并取得检验证书(船长超过24米渔船由二支队出具)。
          5.申请人向渔业主管部门申请渔船登记(船长超过24米渔船由二支队出具)和渔业捕捞许可证(24米以上拖网、围网渔船作业的由省厅出具),新证书发放后原捕捞许可证,登记证书系统自动注销。 [08-22 10:31]

            主持人 :  

          目前不少市民自己购买了小船平时用于出海钓鱼,我市对这些船的要求和管理措施是怎样的? [08-22 10:35]

            党组成员、威海市海洋与渔业监督监察支队支队长 宋志明 :  

          海上休闲船舶管理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我市的这些钓鱼船大多都是“三无”船舶。2023年以来,市海上安全专班认真分析海上休闲舶舶管理的难点和风险点,学习借鉴省内外管理办法,结合实际,研究进一步加强海上休闲船舶规范管理的方法路径,提出了“十必须”的管理办法。
          一是必须实行总量控制。按照“消化存量、严控增量”的原则,对全市海上休闲船舶实行总量控制,既保证海上休闲产业发展需要,又确保规范管理、安全管理。
          二是必须实行组织化管理。以区市或镇街为单位,组织成立船舶管理服务公司等管理组织,船舶经第三方安全评估机构评估合格后,全部纳入管理组织。
          三是必须持证上岗。驾驶人员是船舶安全主要责任人,必须具备游艇驾驶证、机驾长证等有效证件。
          四是必须购买保险。船舶购买财产保险;驾驶人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船舶按核载人数购买责任险。所有人员保险保额不低于100万元。
          五是必须登记报备。船舶通过管理服务平台,实现进出港自动报备和游客实名登记;严禁超员超载,最大核载人数应以第三方评估核准人数为准,最多不超过 9人。
          六是必须安全防护到位。船上所有驾乘人员必须穿戴救生衣,按规定配备灭火器、救生圈等必要的救生设备。
          七是必须安装定位装置。组织安装小型定位装置,并纳入原有养殖、捕捞船舶定位监控平台,实时掌握位置信息,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八是必须定区航行。对出海船舶划定活动区域,必须避开商船、客船主航道。船舶距离庇护地最远不得超过12海里,航速不得超过15节,且不得超出移动通讯覆盖区域。
          九是必须定点停靠。管理服务公司应在定点停靠码头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实行24小时值班,加强船舶进出港登记和安全检查。
          十是必须遵守安全管理规定。严禁大风、大雾等恶劣天气冒险航行,沿海风力预报大于5级时禁止出海或立即返港。 [08-22 10:36]

            主持人 :  

          渔船进出渔港报告制度相关要求是怎样的? [08-22 10:45]

            党组成员、威海市海洋与渔业监督监察支队支队长 宋志明 :  

          2019年1月21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施行渔船进出渔港报告制度的通告》,自此我国开始施行渔船进出渔港报告制度。
          该制度适用于进出我国渔港的大中型(船长12米及以上)海洋渔业船舶。船长为渔船进出港报告第一责任人,应当在渔船进出渔港前,通过进出渔港报告系统(“渔港通”APP),向拟进出渔港的管理部门报告,并对报告的真实性负责。
          渔船未按要求进行进出港报告的,除依法需进行行政处罚外,还将会被扣除相应的渔业资源养护补贴。 [08-22 10:46]

            主持人 :  

          渔船进出渔港登记制度有哪些相关要求? [08-22 10:50]

            党组成员、威海市海洋与渔业监督监察支队支队长 宋志明 :  

          渔船进出渔港登记制度是我省特有的一项管理制度,2021年1月28日,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公布《山东省规范海洋渔业船舶捕捞规定》,其中第三条规定“渔业港口应当建立海洋渔业船舶进出港登记制度”。
          根据该项制度,渔业港口要核验进港渔船身份,检查出港渔船安全设备以及船员配备等,从渔港源头抓好渔业安全生产工作。
          渔港未落实该项制度的,将面临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08-22 10:51]

            主持人 :  

          渔船包保责任制度相关情况是怎样的? [08-22 10:55]

            党组成员、威海市海洋与渔业监督监察支队支队长 宋志明 :  

          渔船包保责任制是根据我市渔船管控实际工作需要,由我市首创的一项渔船管控制度,并获得省农业农村厅在全省进行推广。
          按属地管理、分级管理的原则,对本市籍渔船实行三级包保责任制管理。其中镇政府(街道办)负责一级包保,各区市海洋发展部门负责二级包保,各区市分管领导负责三级包保。
          渔船包保责任人主要通过日常法规政策宣贯、预警信息传达、异常信息上报、监督伏休及安全生产等,进一步提升全市渔船管控水平,有效遏制涉外渔业事件和涉渔安全事故的发生,维护我市渔业生产秩序稳定。 [08-22 10:56]

            主持人 :  

          感谢威海市海洋发展局党组成员、威海市海洋与渔业监督监察支队支队长宋志明做客本期微访谈,本次微访谈正式结束,谢谢各位网友的积极参与。如果有相关问题可拨打咨询电话:5231175。 [08-22 11:00]

          网友提问  
          访谈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