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适宜技术惠民工程
     2024年4月23日上午10:30--11:30,威海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杜山鹏做客“学理论 懂政策 做明白人”微访谈栏目,围绕“中医适宜技术惠民工程”相关问题与网友在线交流。
访谈时间: 2024年04月23日 10:30 - 04月23日11:30
主题嘉宾: 党组成员、副主任:杜山鹏
 
 
 
相关图片 更多>>
    相关媒体 更多>>
      相关摘要 更多>>
        背景资料 更多>>
           
          文字实录 访谈信息 正序 | 倒序 手动刷新 自动刷新:
            主持人 :  

          什么是“中医适宜技术惠民工程”? [04-23 10:31]

            党组成员、副主任 杜山鹏 :  

          为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威海市坚持“基层强中医 中医强基层”工作理念,发挥首创精神,2020年起,在全国、全省率先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惠民工程,以推广中医适宜技术为切入点,提供“三免”服务,即:免费提供艾灸服务体验、免费开展中医健康宣教,免费发放艾灸健康礼包。目前,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向群众免费提供艾灸服务3次后,会免费发放1个艾灸健康礼包,对依从性强、长期坚持艾灸的群众,我们还为其建立了《艾灸健康档案》,做好健康管理,医疗机构会每季度对其随访1次。 [04-23 10:32]

            主持人 :  

          中医适宜技术惠民工程实施的目的是什么?
           [04-23 10:35]

            党组成员、副主任 杜山鹏 :  

          通过此项工作,让广大群众了解掌握中医药治未病和养生保健基本知识方法,树立全民治未病理念,努力实现群众“不得病、少得病、少得大病”的目标。同时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推广针灸、推拿、刮痧等10类3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强化了专业人才培养,提升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型。 [04-23 10:36]

            主持人 :  

          我市实施中医适宜技术惠民工程的医疗机构有哪些? [04-23 10:40]

            党组成员、副主任 杜山鹏 :  

          该项目主要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依托全市79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建成艾灸体验馆、体验室免费开展相关服务。 [04-23 10:41]

            主持人 :  

          我市是如何保证这一政策落地落实的? [04-23 10:45]

            党组成员、副主任 杜山鹏 :  

          在前期文登区试点基础上,2021年,市卫健委联合市财政局、医保局印发了《威海市中医适宜技术惠民工程2021-2025行动计划》,各级成立了适宜技术惠民工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在“十四五”期间,设立专项资金,5年发放50万套艾灸惠民礼包,面向基层推广10类30项中医适宜技术,惠民工程覆盖50万人,逐步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长效机制。“中医适宜技术惠民工程”已连续4年被市政府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 [04-23 10:46]

            主持人 :  

          如何保证基层医疗机构能够提供高质量的艾灸体验服务? [04-23 10:50]

            党组成员、副主任 杜山鹏 :  

          威海市在每个区市均设有1处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基地,各基地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组建技术培训团队,采用集中培训、送学培训、远程培训等多种方式,通过实施名中医带徒计划、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在基层建立中医特色疗法传承工作站等途径,培训专业技术人员近万人次,筑牢“中医适宜技术惠民工程”人才基础。目前,全市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均能够按照中医药技术操作规范开展6类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所有社区卫生服务站、90%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开展4类6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 [04-23 10:51]

            主持人 :  

          在推广这个项目过程中,在宣传动员方面做了哪些探索?如何确保好政策落到基层、落到实处? [04-23 10:55]

            党组成员、副主任 杜山鹏 :  

          充分发挥威海市中医医疗集团、中医县域医共体、医疗机构和计生服务机构网格作用以及医务工作人员、政府机关干部、村“两委”成员、城市志愿者服务团队等模范带头作用,整合家庭医生团队、乡村医生、计生主任、社区协管员等组建志愿者队伍。通过技术体验、健康讲座、专家义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微信群等多种方式,确保将中医药服务和健康知识渗透到基层的“每一个细胞”。 [04-23 10:56]

            主持人 :  

          “中医适宜技术惠民工程”实施以来取得哪些成效? [04-23 11:01]

            党组成员、副主任 杜山鹏 :  

          项目实施以来,共服务群众150余万人次,艾灸健康管理者医疗费用较上一年度年同期下降的人数比例为44%,就诊频次较上一年度年下降的比例为33.6%。群众中医药健康素养水平和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诊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未病先防”的健康养生理念和生活方式深入人心,“群众“用中医、信中医、学中医、爱中医”的社会氛围逐步形成。 [04-23 11:02]

            主持人 :  

          除此之外,请介绍一下中医门诊共济的情况?
           [04-23 11:05]

            党组成员、副主任 杜山鹏 :  

          在门诊共济保障政策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将支持中医药发展放在优先位置统筹考虑,给予群众在中医医疗机构就医以特殊的优惠政策。例如,参保职工在三级中医院享受二级综合医院的起付线和报销比例,在二级中医院享受一级综合医院的起付线和报销比例,与非中医医疗机构相比,在中医医院享受门诊共济保障政策时,起付线更低,报销比例更高。同样,参保居民在各级中医院门诊共济保障待遇的起付标准按低一个级别医院的标准执行,基金支付比例在同级别医院标准的基础上提高5个百分点。2024年,对原有政策进一步优化调整,门诊待遇“一降两增”,起付标准下调100元,即在三级中医院,门诊共济的起付线为400元,二级中医院为200元,待遇门槛更低;报销比例增加10个点,即在三级中医院,门诊共济的报销比例为退休职工75%、在职职工70%,在二级中医院,退休职工报销85%、在职职工报销80%,个人负担更低;支付限额大幅增加,退休职工支付限额为5500元(含大额医疗补助1000元),在职职工为4500元(含大额医疗补助1000元),群众受益更明显。 [04-23 11:06]

            主持人 :  

          中医门诊共济政策推出以来有何成效? [04-23 11:10]

            党组成员、副主任 杜山鹏 :  

          一是群众看中医更便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乡居民选择中医医院、选择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进行中医药治疗,逐步树立“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的就医观念。二是提高了医疗资源使用效率。该政策进一步改善了医疗机构普通门诊报销保障不足的状况,在中医医院普通门诊就能享受到更高的报销待遇,避免“挂床住院”、“小病住院”等不合理的医疗行为,减轻了病床周转压力,把优质医疗资源留给真正需要的病人。三是提高了医保资金使用效率。引导部分住院病人向门诊回流,减轻了患者就医负担,节省了医保资金,实现群众健康得到保障、医院健康发展和医保资金得到节省的“三赢”局面。 [04-23 11:20]

            主持人 :  

          感谢威海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杜山鹏做客本期微访谈,本次微访谈正式结束,谢谢各位网友的积极参与。如果有相关问题可拨打咨询电话:5300013。  [04-23 11:25]

          网友提问  
          访谈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