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山东省政府信息公开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规定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18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工作的通知》、威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18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公布威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18年度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本报告由概述、重点领域信息公开、重大决策公开、人大建议政协提案、网上办事服务公开、政策解读、依申请公开办理情况、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情况、组织保障构建、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安排等部分组成。
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8年1月1日起至2018年12月31日止。本报告的电子版可在威海市政府门户网站()和威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http://www.jxw.weihai.gov.cn/)下载。如对本报告有疑问,请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办公室联系(地址:威海市新威路11号,邮编:264200,电话:0631―5231696)。
一、概述
2018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认真贯落实《条例》和《办法》,按照“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制,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栏目,以多样化形式发布政府信息,及时更新政府信息平台内容,完成了我局年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计划。
二、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情况
根据国办、省办、市府办2018年政府信息工作要求,我局大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和“化解过剩产能”两个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将围绕两项重点领域展开的相关政府、经验作法、有关标准和执行情况等信息及时在部门网站首页专栏和政府网站专题栏目中发布。
三、重大决策公开情况
根据重点领域工作要求,市财政局和市经济和信息化委联合制发了《威海市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工业企业提质增效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威财企〔2018〕11号)文件,我局代拟了《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实施意见》(威政发〔2018〕14号)、《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制造业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威政发〔2018〕16号)、《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威海市“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威政字〔2018〕68号)、《威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威政办字〔2018〕68号)文件,按照重大决策信息公开相关要求,向各部门、单位和社会公众广泛征集意见,并将采纳情况在政府网站和部门网站“意见征集”栏目中公开,还通过新闻发布会、政策解读、领导干部解读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宣传报道。
四、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情况
2018年,我局承办人大代表建议3件、政协委员提案10件,人大建议分别是:第9号《关于搭建威海特色企业智慧云服务平台的建议》、第11号《关于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的建议》、第85号《关于与国内大型互联网平台共同打造“威海联合创新中心”的建议》,政协提案分别是:第1号《关于加快我市环保产业发展的建议》、第10号《关于我市中小企业发展高端智能装备制造的建议》、第11号《关于加速发展我市海洋无人系统相关产业的建议》、第25号《关于与国内大型互联网平台共建联合创新中心的建议》、第28号《关于实施智能制造工程,促进我市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的建议》、第50号《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建议》、第59号《实施智能制造工程,促进我市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第63号《关于加快牡蛎壳开发利用的几点建议》、第190号《关于强化2018年度威海海藻加工用盐供应和质量安全监管的建议》、第252号《关于建立企业破产重整重组管理人市场机制的建议》,这些建议提案的内容与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和信息化建设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指导性。领回承办任务后,我局在对每一项提案进行认真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按照“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综合科协调办理,有关科室和单位分工负责”的原则,认真进行研究,及时做出答复。建议提案办结后,我们对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进行回访,虚心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反馈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积极采纳,抓好落实,对改进工作、推动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局在首页下端设了并按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求向社会公众公开建议提案答复文件全文。
五、网上办事服务公开情况
2018年我局网上办事服务注册用户数2839个、政务服务事项数量65个、可全程在线车理政务服务事项数量65个,今年办事量总数65个,其中:自然人办事4件、法人办事61件,全面实现了“一次办好”工作要求。
六、主动公开、政策解读及回应互动情况
2018年通过“威海市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和“威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平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共955条,其中概况类信息13条、政务动态信息473条、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信息375条、维护专题专栏3个。
2018年解读代拟政府文件4个。全年共政策解读文件19个,其中:文字解读12个、图文解读5个、领导解读2个。
2018年,通过“意见征集”栏目向社会公众发布4个政策性文件征求意见稿,收到有关部门(单位)反馈意见18条,采纳18条,并公开发布意见采纳情况;政务微博公开政府信息712条,政务微信公开政府信息数429条,微博微信回应事件数320次;参加新闻发布会4次,举办新闻发布会2次;在线访谈7次;向档案馆等查阅场所报送信息9条。
七、依申请公开办理情况
2018年,收到依申请公开6件(网络申请5件、信函申请1件),按时办结6件。其中:属于已主动公开范围1件、同意部分公开答复2件、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2件、申请信息不存在1件。
八、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情况
2018年我单位未发生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九、组织保障构建
按照“以抓组织建设促工作开展,以抓制度建设促工作规范”的思路,及时调整网站内容保障队伍人员名单,每个科室指定专人负责本科室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继续加大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作用,制发了《威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务公开工作的通知》(威经信字〔2018〕3号)和《2018年威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政务公开工作考核实施方案》(威经信字〔2018〕4号)文件。我单位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在7月和11月分别召开信息公开工作培训会,加强有关制度的学习领会,由其对信息公开保密审查程序进行了严格规定,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科室分工负责”的长效工作机制,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加大力度推进“政府网站”向“网上政府”转变。
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步工作安排
在健全工作机制、优化工作流程和队伍能力建设等方面与上级要求和公众需求还是有一定差距。2019年,将继续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相关要求,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公开理念,进一步推动政务公开工作再上新台阶。
附件:2018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统计表
2018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统计表
统 计 指 标 | 单位 | 统计数 |
一、主动公开情况 | ||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数(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相同信息计1条) | 条 | 955 |
其中:主动公开规范性文件数 | 条 | 0 |
制发规范性文件总数 | 件 | 0 |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 ||
1.政府公报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0 |
2.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741 |
3.政务微博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712 |
4.政务微信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429 |
5.其他方式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0 |
二、回应解读情况(不同方式回应同一热点或舆情计1次) | ||
(一)回应公众关注热点或重大舆情数(不同方式回应同一热点或舆情计1次) | 次 | 0 |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回应解读的情况 | ||
1.参加或举办新闻发布会总次数 | 次 | 4 |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新闻发布会次数 | 次 | 0 |
2.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 次 | 7 |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 次 | 7 |
3.政策解读稿件发布数 | 篇 | 4 |
4.微博微信回应事件数 | 次 | 320 |
5.其他方式回应事件数 | 次 | 2 |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 ||
(一)收到申请数 | 件 | 6 |
1.当面申请数 | 件 | 0 |
2.传真申请数 | 件 | 0 |
3.网络申请数 | 件 | 5 |
4.信函申请数 | 件 | 1 |
5.其他形式 | 件 | 0 |
(二)申请办结数 | 件 | 6 |
1.按时办结数 | 件 | 6 |
2.延期办结数 | 件 | 0 |
(三)申请答复数 | 件 | 6 |
1.属于已主动公开范围数 | 件 | 1 |
2.同意公开答复数 | 件 | 0 |
3.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 件 | 2 |
4.不同意公开答复数 | 件 | 0 |
其中:涉及国家秘密 | 件 | 0 |
涉及商业秘密 | 件 | 0 |
涉及个人隐私 | 件 | 0 |
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 件 | 0 |
不是《条例》所指政府信息 | 件 | 0 |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件 | 0 |
5.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数 | 件 | 2 |
6.申请信息不存在数 | 件 | 1 |
7.告知作出更改补充数 | 件 | 0 |
8.告知通过其他途径办理数 | 件 | 0 |
四、行政复议数量 | 件 | 0 |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 | 件 | 0 |
(二)被依法纠错数 | 件 | 0 |
(三)其他情形数 | 件 | 0 |
五、行政诉讼数量 | 件 | 0 |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或者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数 | 件 | 0 |
(二)被依法纠错数 | 件 | 0 |
(三)其他情形数 | 件 | 0 |
六、被举报投诉数量 | 件 | 0 |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 | 件 | 0 |
(二)被纠错数 | 件 | 0 |
(三)其他情形数 | 件 | 0 |
七、向图书馆、档案馆等查阅场所报送信息数 | 条 | 18 |
(一)纸质文件数 | 条 | 9 |
(二)电子文件数 | 条 | 9 |
八、开通政府信息公开网站(或设立门户网站信息公开专栏)数 | 个 | 2 |
(一)市政府及其部门门户网站 | 个 | 2 |
(二)县(市、区)政府门户网站 | 个 | 0 |
(三)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门户网站 | 个 | 0 |
九、市政府公报发行量 | ||
(一)公报发行期数 | 期 | 0 |
(二)公报发行总份数 | 份 | 0 |
十、设置政府信息查阅点数 | 个 | 2 |
(一)市政府及其部门 | 个 | 2 |
(二)县(市、区)政府及其部门 | 个 | 0 |
(三)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 个 | 0 |
十一、查阅点接待人数 | 次 | 0 |
(一)市政府及其部门 | 次 | 0 |
(二)县(市、区)政府及其部门 | 次 | 0 |
(三)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 次 | 0 |
十二、依申请公开信息收取的费用 | 万元 | 0 |
十三、机构建设和保障经费情况 | ||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门机构数 | 个 | 1 |
(二)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数 | 人 | 1 |
1.专职人员数(不包括政府公报及政府网站工作人员数) | 人 | 0 |
2.兼职人员数 | 人 | 1 |
(三)政府信息公开专项经费(不包括用于政府公报编辑管理及政府网站建设维 | 万元 | 0 |
十四、政府信息公开会议和培训情况 | ||
(一)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或专题会议数 | 次 | 2 |
(二)举办各类培训班数 | 次 | 4 |
(三)接受培训人员数 | 人次 | 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