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区怡园街道福锦社区的姜家洋溢着双倍的喜悦——双胞胎兄弟姜志文、姜志斌双双拿到了通往军营的“入场券”。在今年的高考中,哥哥姜志文以638分的成绩,成为信息支援部队工程大学在山东省录取考生的“状元”;弟弟姜志斌则以503分的成绩,考入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成为一名定向士官生。这对18年前曾因“金猪宝宝”身份被本地电视台报道的双胞胎,如今用共同的选择,续写了属于他们的成长故事。
兄弟同心赴军营
7月25日,姜志文接到了期盼已久的信息支援部队工程大学录取通知书,学校某系政治协理员、党委书记李彬一行专程登门,送上录取通知书并表示祝贺,同时勉励这位山东省录取的“状元”,要以“状元”标准砥砺前行,尽快适应军校生活,努力在专业领域建功立业。
从院系领导手中接过录取通知书,姜志文坦言心情是“既意外又喜悦”,“这让我明白,未来必须加倍努力,才能配得上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他说。
这份成绩的背后,是高三全年的奋力拼搏。姜志文回忆,备考期间压力巨大,“为搞懂某个知识点,经常熬夜,弦绷得很紧,压力大时,就试着畅想梦想实现后的未来,便又有了动力。”
高考成绩出炉,不负多年苦读,姜志文考出理想成绩,坚定选择信息支援部队工程大学作为自己投身强军事业的第一站。
弟弟姜志斌则通过成为一名定向士官生,让自己离军营更近了一步。“我一直跟紧哥哥的步伐,激励自己,朝着参军报国的目标前进。”姜志斌笑着说。
怀揣同一个军营梦,哥哥踏入军校深造,弟弟成为定向士官。两条并行的奋斗之路,在报国情怀中同频共振,向着强军目标进发。
国家情怀写荣光
兄弟俩的军旅梦扎根于家庭的土壤,离不开父亲姜新中的影响。在他心中一直有个未实现的当兵梦。“我大伯是军人,舅舅是军人,父亲当年还是村里的民兵连长,家里的军旅情结早就扎了根。”姜新中说,自己年轻时曾痴迷军事,没能穿上军装,是一大遗憾。
这份遗憾,却在孩子们身上有了回响。从孩子们小时候起,姜新中就常讲家族里的军人故事,培养他们对军事方面的兴趣。“他们高中后突然跟我说‘爸,我们想考军校’,我当时又惊喜又激动。”为了支持孩子们,他搜集了历年军校招生数据、录取分数,打印出来和孩子们逐行分析,课余时间督促他们跑步锻炼,提高体能素质。
查录取结果那天,姜新中特地请了假。“看到志文被录取,还是全省第一,我激动极了。后来志斌的定向士官生录取结果也出来了,心里那块石头彻底落地。”他笑着回忆说,“遗憾确实弥补了,更骄傲的是,他们能坚定勇敢地选择参军报国的路。”(李鑫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