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数字强省宣传月走进威海

乳山:一只牡蛎的“数字化”之旅

文章来源:威海日报
时间: 2025-07-29 14:32
点击次数:

全自动净化  全链条溯源

7月18日,在乳山市灯塔水母海产品加工(乳山)有限公司的现代化车间内,多条自动化处理线高效运转,取代传统印象中人工作业、水花四溅的场景,牡蛎浸泡在几方相连的清洗池中,只有机器的低鸣与水流声传来。“这批牡蛎至少经过48小时活水净化,6遍自动化清洗,壳表面的附着物基本清除干净了,清洁度能稳定在95%以上。”企业技术人员指着流水线介绍。

当天,一场聚焦“乳山牡蛎”全产业“数字化”应用的数字强省宣传月观摩活动正在进行,现场向学生、市民、企业代表们生动展示了数字技术如何为本地特色产业注入新动能,织就一张从深海到餐桌的“智慧链条”。

“以前只知道乳山牡蛎好吃,今天才知道有数字化技术在背后为产品质量保驾护航,以后我想用所学到的知识,为家乡特色产业发展添一份力。”哈工大(威海)大一新生宋佳函说。

清洗环节的“自动化革命”只是起点,在企业的网络销售平台展示区,工作人员引导参观者使用手机扫描牡蛎包装上的二维码,屏幕上便清晰地展示出任意一批次牡蛎的“身份档案”:养殖海域坐标、捕捞时间、净化周期、检测报告……“对每一只带有标识的乳山牡蛎,消费者都能扫码或在线查询到它的完整‘旅程’。”企业负责人介绍,这套贯穿养殖、加工、物流、销售全链条的数字化溯源系统,是“乳山牡蛎”品牌信誉的“硬核”保障,让鲜美直达客户舌尖,让安心直抵人心。

“看到牡蛎从海上捞出来以后,每一步都有数据记录,还能从销售平台来查询数据,感觉非常放心。”市民许妍说。

从依赖人力加工到数据驱动全产业链,灯塔水母的实践是乳山市推动特色产业拥抱数字化浪潮的一个缩影。乳山市大数据中心工作人员表示,乳山正着力打通从养殖海域环境监测、生产加工智能化、冷链物流追踪到市场销售分析、消费者反馈的“数据链”,为“乳山牡蛎”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数智支撑。

数字化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更重塑了产业生态,增强了品牌的核心竞争力。“这次看到数字化生产线,确实挺震撼。”一家牡蛎合作社负责人说,“相较以前的人力加工,数字化生产线的效率高,品质也稳定,我们的企业也准备加快实施数字化改造。”

乳山市大数据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总结推广灯塔水母等标杆企业的成功经验,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数字化,强化政策引导和技术服务,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赋能实体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