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化监测网络、智能化分析平台、废水零排放设备……近年来,临港区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鼓励企业深耕环保领域,推动各项绿色技术加速落地,以科技创新驱动生态治理现代化,为守护碧水蓝天注入更强智慧动能。
精准识别预警,全天候监控环保治理设备
流量、门磁、温度、压差、数据曲线、预警信息……近日,走进威海零碳城市赋能中心,临港大气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工况管控平台上跳跃着全区重点企业大气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的相关数据。
这是威海朗信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一款高效监控系统,由现场数据采集系统、数据接收处理系统、网络大平台展示系统、手机端等部分组成,通过智慧前端设备同企业的污染治理设施相连,实时监控设备运行情况,最多可以传输30多项数据,同时评估设施效能,传输至区、市环保部门后台进行备案。
在山东威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里,配电箱旁边一个看上去不起眼的小盒子就是最核心的信息采集设备,这款监控器连接着车间的所有污染治理设施,一旦出现离线或者异常状况,都会立马发出警告。
“警告信息是同步到环保部门和公司的,一般都是由公司进行现场检查并排除问题,如果多次发出警告,我们的工作人员也会进行现场检查,保证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威海朗信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经理王其刚说。
企业在改造或者升级污染治理设施时,需要在后台提出申请,经由相关部门审批通过后才能进行拆卸改造,否则也会因离线发出预警。
通过系统控制和精准预警,不但可以保证企业生产所产生的各类有害气体能够达标排放,也能对相关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控,保证设备运行率在98%以上。“目前我们厂区共有2台监控设备,年均可减少VOCs(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0.8吨以上,减少了约40%。”威达机械环保总监郑晓辉说。
目前,全区重点企业已经全部免费安装完毕,后续将逐步扩展到中小企业,不断增强企业在大气治理上的参与度,提升临港区的大气环境质量。“同时,我们正向全省推广建设经验,不断探索大气污染防控新路径,为建设美丽山东贡献力量。”王其刚说。
掌握核心技术,真正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
工业废水处理是保护水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措施。在临港区,就有一家全国工业废水领域的“领头羊”,能够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客户遍布全球。
近日,在威海润蓝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车间内,一排排水处理设备正在进行组装,还有一批新产品正在进行试验。
作为一家专业提供工业废水处理设备“零排放”解决方案的环保公司,威海润蓝结合引进欧洲先进的低温真空蒸馏技术、刮板低温干燥结晶技术等全球革命性技术,能够处理高盐废水、高浓废水、高COD废水、电镀废水、MVR母液等高难废水。
传统的工业废水处理量大,处理成本高,威海润蓝产品能够将所有的水蒸发出来,变成工业用水二次利用,将其中的有害成分进行干燥结晶。“企业只需要处理结晶出来的废物就可以,根据企业工业废水的浓度情况,能够节省处理成本70%-90%。”威海润蓝生产部经理王君毅说。
作为非标产品生产企业,威海润蓝的每套设备都是为客户量身定制,通过对水样进行模拟测试,提供完整的测试报告,根据报告进行产品设计工艺和设备生产,并提供专业化的安装调试、技术培训和终身技术服务。
车间内正在组装的一台HP设备是浙江一个公司定制的,日处理量达8000立方米,氟化物去除率超过98%。更值得关注的是,设备运行能耗比传统工艺降低45%,年减少碳排放1.2万吨。“我们最大的特点是开发定制了独特的35℃低温蒸发技术,通过构建负压真空环境降低废水沸点,能够在提升蒸馏效率的同时降低企业的成本。”王君毅说。
作为国内工业废水处理领域的头部企业,威海润蓝高度重视研发工作,每年将销售收入的10%以上用于产品开发和技术升级,截至目前共有授权专利100余项。
目前公司的订单已经排到了今年10月份,预计今年的销售收入能够达到1.5亿元。
累累硕果既离不开企业开拓创新的实践路径,也得益于政府战略引领的发展沃土。近年来,临港区持续开展“零碳园区”建设,通过帮助企业申报重点项目、争取上级补贴、加快成果落地等方式,以技术创新“含绿量”提升产业发展“含金量”,把创新落到企业上、产业上、发展上。“2024年,我们累计帮助企业申领省级小升高补助、研发费用补助、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扶持资金、科技成果转化贷款贴息等各类资金补贴共计1000余万元。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关注企业研发投入情况,积极推动各项惠企政策落地生根,为临港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区科技创新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