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资讯中心 > 区市动态 > 文登区

以电为媒 他们点亮的不只是光明

文章来源:文登区政府
时间: 2025-04-15 08:56
点击次数: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句流行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口头禅,承载着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小时候的语文课本里,我们常念:“有了电多方便,电的用处说不完。”如今,电已渗透到全时全域全天候,作为现代社会的血脉,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今天的“当好全面深化改革排头兵”专栏,让我们走进区供电公司,看看电如何为我们的生活赋能。

召文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白云及福海110千伏输变电工程、110千伏宋村站和35千伏天福山站高耗能主变更换、12座农村老旧配电室改造、43台老旧高耗能变压器更换……2024年,区供电公司的电网建设中,这些看似枯燥的数据和专业术语,却与每一位文登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国网威海市文登区供电公司总经理王贻亮说,电网建设就像贯穿整个文登区的能源血管,而召文220千伏输变电这样的重大工程就是输电管网中的大动脉,它的投运实现了文登“城区双220千伏变电站”供电模式,为6.9万家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充沛的电能,为60万居民家庭用电提供了电力支撑,进一步践行了“经济发展、电力先行”的庄严承诺,为精致城市、幸福文登提供了坚强可靠的电力保障。

供电保障是营商环境的重要体现,关乎文登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区供电公司依托政策优势,创新工作方法,助力新能源产业发展,为企业降本增效,为百姓绿色出行提供解决方案。去年,公司协调省市公司批复2项集中式渔光互补项目,新增8个充电桩公变台区,完成12个乡镇直流充电桩建设。

国网威海市文登区供电公司营销部副主任田清宇告诉记者,根据不同情况设身处地为企业出主意、想办法,才能把工作做到企业心里去。南海汉行新能源材料项目扩建用电容量需求大,按照规定需要从220千伏泽头站出线,但距离远,成本高。供电公司积极对接上级公司,采取从就近的110千伏高岛站出线,再逐步提升容量,为政府、企业节省投入成本。结合政府招商引资需求,为福金石墨、古宇碳材料架设新线路,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自动化、智能化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区供电公司紧跟企业需求,主动对接102项省市区重点项目,从办电便捷度、响应时限性等方面提供保姆式服务。

田清宇介绍,供电公司结合光伏、储能一体化新技术,去年在化工园区开发了新能源管控系统,为企业培育新能源供电,为润通橡胶、迪嘉药业等节省电费270多万元。为天润工业黑灯工厂车间提供远程智能监控、快速响应抢修等服务。

天润工业副总经理王建科介绍,自动化生产线最担心的就是电力供应不稳定,供电波动或中断都可能造成信号丢失、设备故障,影响生产的稳定运行。公司搭建了智能工业互联网平台,是整个生产系统的控制中枢,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是这个平台的根基,这对企业而言至关重要。

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才能与群众满意和幸福同频共振。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家庭充电桩安装相关问题成为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

国网威海市文登区供电公司营销部专工陶军毅说,居民安装电动汽车充电桩必须具备身份证明、车辆证明以及车位、车库等产权证明,并由住房所在小区物业公司开具允许安装证明。为提高办事效率,供电公司在爱山东APP开设“威海市充电桩无证明办电专区”,实现充电桩安装“无证明”接电全环节线上化,截至去年底,已累计报装居民充电桩2353户。

本着实打实地为老百姓做好事、做实事的想法,区供电公司建成威海市首家“公益理发厅”,每周日义务为70岁以上老人理发,用凡人微光架起党和人民的连心桥;连续五年派驻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帮助村里新上艾草加工设备,年可为村集体增收15万元。

田清宇介绍,供电公司一直积极促进“村网共建”便民服务示范点建设,对文登营镇沟于家村、宋村镇菜园子村房前屋后、大队附近、广场舞台路灯进行改造,增设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太阳能电板,对便民服务点添置饮水机、充电口。

新的一年,山川文苑、金猴名居小区线路改造,大水泊村、大背后村等39个低压台区整体改造,菜园子村羊肚菌、邹家床村西洋参、米山村甘薯、谭家口村桃源等特色农业用电深化,汉行、尚镁新材料、半导体产业园二期等省市重点项目用电服务等一系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电力项目,均被列入文登电力人的重点任务清单。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一束光,而文登电力人以勤奋与专业,为我们绘就了一道七彩虹。感谢为文登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辛勤付出的每一家企业、每一位劳动者。(刘换伟 王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