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文登精准聚焦 “社区微业” 这一关键小切口,大力推动工作重心向基层下移。通过建设 “社区微业” 就业驿站,以“微培训”“微岗位”等为主要内容,切实打通就业服务的 “最后一公里”,促进居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这几天,每当夜幕降临,环山街道庆丰社区活动中心总是灯火通明。社区与海达社工社会组织合作的渔网编织培训班深受居民们的欢迎。培训现场,志愿者们化身耐心的导师,从渔网的结构、不同网线的特点到编织工具的使用方法着手,为居民们详细讲解编织渔网技巧。
此次培训作为庆丰社区精心打造的 “家门口就业” 计划的关键一步,不仅为社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也为社区微业的持续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何能让 “富余劳力” 变成 “富裕动力”,一直是社区微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区人社局聚焦社区居民就业需求和市场导向,延伸服务触角,整合培训资源,发挥多家社会培训机构的专业优势,开设面点、电商直播、家政服务等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的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班,不断提升居民就业技能。为畅通就业信息,区人社局还通过在社区举办进商圈、进大集、进夜市招聘活动,将更多的岗位送到群众身边,实现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
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就业服务科科员张鹏告诉记者,目前,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打造了东城、金园、杏坛、庆丰、文昌5处高质量就业服务社区品牌,全区52家社区已全部开始提供就业服务,先后举办招聘活动30余场,开展实用技能培训班83期,惠及社区居民3500多人次。
社区微业的蓬勃发展,正成为社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为居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针对残疾人群体就业困难的问题,全区共建设16家“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开发“如康家园”公益性岗位,开展辅助就业、日间照料、社区康复等活动,为残疾人群体提供艾产品制作、产品组装等类型的工作,真正帮助他们实现了 “足不出社区,就业有门路”。
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就业服务科科员王雯雯说,区人社局将进一步挖掘社区就业潜力,探索实施 “一社区一微业” 品牌,聚合品牌效应,率先打造集政策宣讲、技能培训、岗位推送、就业帮扶多功能为一体的就业创业服务阵地圈。在短视频运营、家政服务等领域多点发力,解锁更多微业生态,组织开展招聘进商圈、进大集等活动,更加深入帮助居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侯肖笑 曲子豪 王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