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法规文件 > 政策解读 > 文字解读
索引号: 113710000043592212/2025-01558 发布单位: 威海市司法局
内容分类: 文字解读 成文日期: 2025-02-0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性/截止日期: 文号:

《关于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暨“尊法赋能”“学法致远”“守法护航”“用法安居”四大行动的工作方案》政策解读

来源: 威海市司法局
时间: 14:41
点击次数:


一、起草背景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全国、全省和全市“八五”普法规划工作部署,适应公民学法用法需求,推动普法宣传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市委宣传部、依法治市办、市司法局决定在全市组织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暨“尊法赋能”“学法致远”“守法护航”“用法安居”四大行动。

二、决策依据

1.中共山东省委 山东省人民政府转发《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关于在全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的通知(鲁发〔2021〕21号)

2.中共威海市委 威海市人民政府转发《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关于在全市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威发〔2021〕 20号)

三、出台目的

推动普法责任单位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聚焦国家工作人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村(居)民等四类重点群体,根据受众行业领域、年龄结构、接受程度等差异,分类分众开展普法宣传,不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

三、主要内容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重点对普法责任单位履行普法责任的方式、内容等进行细化和明确,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实施国家工作人员“尊法赋能”行动。通过举办讲座、纳入培训计划、制定学法清单、组织参加考试、开展履职评议等多种形式,推动国家工作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规定,深入学习公共法律知识和本行业本领域专业法律知识,不断提升法治意识和依法履职能力。在评定等次时,对组织不力的部门单位作出约束,行动对相应活动的频次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实施青少年“学法致远”行动。从普法目标、普法内容、普法路径、载体形式等方面提出了要求。针对青少年成长阶段、知识体系、认知特点、接受习惯等差异,以“沉浸式”“体验式”普法替代传统“说教式”普法,更加注重提升趣味性、吸引力和参与度,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弘扬法治精神,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行动分别就学校、家庭、社会面普法列举了具体措施,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普法格局。

(三)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守法护航”行动。聚焦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全链条、优质化法律服务,打造“事先调研需求”“事中精准送法”“事后跟踪问效”的闭环工作模式。通过加强普法宣传、强化阵地建设、定制法律服务、发布典型案例、解决矛盾纠纷等多种途径,引导企业树牢法治意识和底线意识,了解法律法规规定,维护合法权益,规避经营风险,健康稳健发展。

(四)实施村(居)民“用法安居”行动。推动普法责任单位整合资源,协同配合,在法律法规颁布实施等重要时间节点,采取“接地气”、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宣传活动。对普法宣传重点内容、优化法律服务供给、打造线上线下法治文化阵地、培养基层法治人才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将法治融入群众生产生活场景,引导群众提升法治思维、增强法治观念、严格依法办事。

四、政策解读人

威海市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科  孙巍

联系电话:0631-5213872

相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