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哈工大(威海)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姜杰教授和团队的师生们,正围绕“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开展关键技术测试整机调试等工作。
“寒假历来都是集中搞科研的好时机,我们团队今年寒假集中谋划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学仪器研制等项目,并继续推进海洋生命起源等基础研究。”姜杰介绍说。
在哈工大(威海)先进锂电池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苏新教授正带领团队围绕高性能、低成本锂/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和高效补锂剂材料电池关键材料回收与再生等方面攻关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等科研项目,团队希望在电池材料的结构设计制备科学和应用评价等方面解决行业的痛点问题。
对2024级博士研究生李佳凝来说,假期期间继续开展科研工作是一种既充实又挑战的体验。“假期时间可以更加专注地处理实验数据、思考问题和优化研究方案,往往能够带来新的突破。”李佳凝说。
在汽车工程学院智能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系统课题组,负责人马琮淦教授将寒假的工作重心放在了服务于民族汽车企业NVH共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和学生培养上。青年教师纪兆圻在积极准备国家项目申请书撰写和指导学生课题研究的同时还与中汽研(天津)联合开展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行业标准的起草与制定工作。
智能船创新实验室团队正在进行紧张的备赛工作,他们充分利用寒假时间,专注于学习新技术,优化项目性能,以高度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推动科创进展。实验室里,键盘的敲击声、成员之间的讨论声和设备的调试声此起彼伏,数据分析和技术优化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在智造新界平台实验室团队,47名同学正备战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他们运用Blender对电机驱动系统和电池温控系统进行三维建模,利用物理引擎Unity对其进行代码编写最后进行UI界面设计和虚拟实验流程设计。参加新能源车赛道的同学们共同探讨制作太阳能小车和温差小车的方法,从思路构建到车身设计,从模型搭建到路线规划,同学们不断探索制作新能源车的新方案。
在蔚蓝创智科技实验室里,留校的同学怀揣着对科技创新的热爱与追求,正紧锣密鼓地备战2025年的一系列科技竞赛。实验室团队计划突破三个重要的科研项目,分别是水下潜航器的研发、水下仿生机器人的设计以及智慧物流系统的调试。团队成员们或围坐一起讨论项目方案,或埋头于电脑前编写代码,或忙碌于实验台前测试数据。
科研不放假,攻关不放松。抢抓春节科研黄金时间,驻区高校师生坚守在科研工作一线,紧张有序地开展各项科研任务,总结沉淀,蓄势待发,为新一年产学研合作开了个好头。(谢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