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资讯中心 > 区市动态 > 高区

【大抓经济】风电叶片“主心骨”炼成记

文章来源:高区党政办公室
时间: 2025-11-07 09:01
点击次数:

随着风电产业向深远海、大兆瓦时代迈进,更长的叶片、更复杂的运行环境,对叶片的“承重骨架”碳梁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既要强韧耐用,又要轻量化。一场关于风电叶片“主心骨”的攻坚,正在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悄然推进。

近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了2025年“山东制造·齐鲁精品”名单,光威复材凭借其风电叶片碳梁产品成功入选。该产品通过材料与工艺的双重突破,实现了叶片重量与成本的双下降,有力推动了全球风电行业向大型化、高效化升级。



时间回到2014年,此时光威复材在风电碳梁领域还是一片空白。客户带着一块手掌大小的碳梁板材慕名找到光威复材,问道:“这个,你们能做吗?”“一看是碳纤维,我们当场就接下了挑战。”威海光威能源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曲晓东回忆道,公司立刻成立技术攻关团队,开启风电碳梁工艺摸索试验。

首条生产线在2015年投入运行后,随即出现干纱问题,碳纤维与树脂未能充分结合,这将直接导致叶片断裂等致命隐患。“我们不得不一切归零,从头试验。”曲晓东坦言。

那段时间,团队自主研发并改造了关键核心设备,尤其是拉挤机中的纱架与胶槽,通过精准控温与树脂循环技术,让纤维在进入模具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温度恒定,从而确保树脂粘度稳定、结合均匀。

风电叶片碳梁,直接决定着叶片的抗风性能与使用寿命,为实现“更轻、更强、更耐用、更经济”的目标,光威复材展开多维度技术攻关。

“材料是基础,更是突破口。”威海光威能源新材料有限公司工艺科科长殷娇娇介绍,团队对树脂体系进行定制化升级,在不影响性能的前提下,显著延长了树脂使用寿命与生产周期;另一方面,依托自产碳纤维的优势,光威从纤维源头便开展“点对点”优化设计,极大提升了研发效率与产品适配性。

其次,在生产工艺方面,传统生产依赖人工记录参数,问题追溯缓慢且不精确,为此,光威复材引入全自动供料与数据采集系统,实时存储工艺参数,实现全过程可追溯、可优化。



“过去做的板子像‘山路十八弯’,如今我们能做到15米长度偏差不超过8毫米,远优于行业标准的12毫米。”曲晓东说,“最重要的是,压缩强度突破1300兆帕,这正是海上长叶片所需的关键支撑。”

目前,光威复材碳梁的重量不到钢的1/4,强度却是钢的7到9倍,真正实现了“轻如羽、韧如钢”。作为维斯塔斯等国际风电巨头的核心供应商,产品不仅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更依托全产业链布局吸引配套企业集聚,助力威海构建起国内领先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集群。

而他们的视野,早已超越风电。“我们将继续以拉挤工艺为核心,向建筑、汽车、航海等领域拓展。”曲晓东展望道。(于淑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