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资讯中心 > 今日威海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看山东|坚持人民城市理念,打造精致城市样板

文章来源:威海新闻网
时间: 2025-11-06 11:13
点击次数:

山海之间,精致威海正以一场关乎城市品质、民生温度与发展方式的深刻实践,回应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

2018年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威海考察时提出“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7年来,威海市将这一指示作为城市发展的总目标总方向总遵循,以人民为中心,全域推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相得益彰的答卷。

精耕细作,城乡共荣绘就发展图景

威海城市规模不大,但特色鲜明。这里三面环海,拥有近千公里海岸线,曾获“联合国人居奖”,生态底色靓丽。但威海并未止步于自然禀赋,而是将“精致”理念融入血脉,致力于解决“重外延轻内涵、重建设轻设计、重管理轻服务”等城市发展中的共性挑战。

在威海著名的火炬八街,一种名为“首席街长制”的新模式让老街焕发新生。设计师出身的“首席街长”并非政府官员,而是从全国招募的专业人才,他们全程陪伴街区的设计、施工、业态引入和运营管理。在这里,没有大拆大建,而是通过精心织补,让一栋栋老建筑变身时尚咖啡馆、艺术工作室。2024年,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共接待游客超1850万人次,同比增长17.8%,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5.6%,成为本地年轻人创业和游客打卡的热门目的地,实现了精致与活力的完美融合。

如何精致城市服务于市民需求?威海的回答是“精当规划、精美设计、精心建设、精细管理、精准服务、精明增长”,“六精”联动,让城市发展符合市民期待。2020年,威海率先颁布全国首部《精致城市建设条例》,构建起“1+N”法规体系,以地方标准在全国率先发布精致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用50项指标清晰勾勒出精致城市的模样。同时,编制道路综合整治、小游园建设管理、园林绿化养护等20多部技术导则,进一步促进精致城市建设有章可循、有标可依。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城市建设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也为全国城市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威海样板”。

在顶层设计的引领下,威海坚持全域统筹,将精致理念从城市延伸至乡村。荣成市、环翠区入选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试点,西洋参产量占全国60%,是无花果的全国三大产区之一。农村道路硬化“户户通”、公交出行等实现全覆盖,3个区市入选“中国乡村振兴百佳示范县市”。

人民至上,暖心服务提升幸福成色

“精致城市”的成色,最终由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来检验。威海坚持从群众关心的“身边小事”入手,以“小切口”改善“大民生”。

中午11点半,威海市中心金线顶社区的社区食堂飘出阵阵饭香。这个位于大润发商场负一层的食堂,周边是寸土寸金的金融机构。在这里,400多名社区老人们只需1元钱,就拿到了一荤两素、一汤一饭的营养午餐。在威海市,像这样的社区食堂、老年餐桌共有1136处,覆盖了1390个城乡社区,每天为2万人次的老人提供热乎饭,成为嵌入城市肌理的温暖符号。

为了让“精致城市”从理念和规划变为可触可感的现实,威海市从群众关心的身边小事入手,通过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变化”,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方便、舒心、幸福。看病就在家门口、孩子能上好学校、居家养老不发愁,错时开放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停车场,过去人民群众的各类“急难愁盼”,如今已经成为市民获得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威海还持续推动老旧小区改造,近年来,累计实施32条瓶颈路打通工程,以及45个停车场、12座过街天桥建设项目,改造老旧小区533个,加装电梯197部,新建改造公厕140座,建设口袋公园275处、城市书房46处,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2020年至2024年,威海连续五年获评“最具幸福感城市”,人均预期寿命高达82.08岁,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4岁。

红色赋能,共建共治激发城市活力

精致的城市,既是建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威海深刻把握“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理念,不断创新治理模式,激发多元主体参与热情。

位于威海市环翠区环翠楼街道的东北村社区是威海最早的老旧开放式小区之一,曾面临设施老化、环境脏乱差等问题,物业类问题投诉不断。自打建立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三方联动的红色物业工作机制后,曾经的“老大难”问题被逐个破解,连续5年居民物业缴费率及服务满意率“双百”,还入选全国“加强物业管理共建美好家园”典型案例。

这样的改变,得益于威海市推出的“党建引领、融合共治、行业共塑、精致共建、美好共享”的红色物业发展模式。2021年,威海出台全国首部《红色物业建设规范》,被住建部确定为全国试点。通过党建引领,整合社区、物业、业委会和居民力量,物业管理这一城市治理的“老大难”问题在威海得到完美解决,全市的物业覆盖率、业主满意率、缴费率分别达到100%、92%和89%。

同时,威海全面推广“志愿+信用”模式,全市每4人中就有1名志愿者,综合信用指数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智慧赋能也为城市精细管理装上“大脑”,城市运行指挥平台接入10.5万路视频资源,100万个物联感知终端,构建起城市智能感知中心,实时掌握城市运行态势。

2022年,威海“用绿色和温情来打造精致城市”入选《上海手册》案例,是中国唯一一个入选的地级市,2024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在威海成功举办。

从“全域一片红”的文明城市,到吸引万千游客的“热门小众目的地”,威海,这座曾经的海滨小城用一场鲜明的自我蜕变,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充满温情与智慧的样板。威海的实践表明,精致城市并非遥不可及的蓝图,而是融入日常的贴心服务、精准高效的智慧治理,和全民参与的共同奋斗。(来源:大众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