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区经济发展局获悉,威海临港区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未来产业加速园入选2025年山东省未来产业加速园及建设项目名单,并在第三届国际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科技会议暨产业链融链固链对接交流活动上,揭牌成立。这一认定,标志着该园区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上获得了省级层面的高度认可。
据威海临港新材料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战胜介绍,威海临港区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未来产业加速园规划总投资约47亿元,由威海临港新材料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管理。园区战略定位清晰,聚焦以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为主导产业,并前瞻性布局低空经济作为辅助产业,旨在构建一个引领未来的新材料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生态。
园区建设分两期推进,总规划面积达5000亩。其中,一期工程已投入13亿元,重点致力于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的孵化与培育,着力打造国内领先的新材料产业基地。目前,核心项目——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共享中试基地及产业化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布局建设中。二期工程则将重点建设低空装备、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生产基地,并配套建设研发中心、综合服务中心及包含跑道、培训等功能的飞行营地,形成完善的产业支撑体系。
坚实的产业基础是园区脱颖而出的关键。截至目前,园区已成功吸引40余家碳纤维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企业集聚,系统性构筑了从“碳纤维—装备制造—织物预浸料—碳纤维制品—辅助材料—检测回收”的完整产业链闭环。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园区创新资源富集,已汇聚包括碳纤维制备及工程化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碳纤维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在内的25家高端科研平台,并与北京化工大学、山东大学等42家知名高校院所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连续三年举办的高规格国际行业会议,更是为产业链协同创新搭建了高端交流平台。
“园区还建立了高效的‘链长制’工作机制,市区两级联动整合资源。我们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构建了‘院士智库顶层赋能+专职团队落地服务’的双轮驱动机制,以及‘园区+公司+基金’的金融生态体系,为企业提供从技术对接、管理提升到投融资支持的全链条、精准化服务保障。”王战胜说。
此外,园区内多个重点项目也在稳步推进,如科泰克(山东)特种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复合材料高压气瓶车载气系统生产项目、威海鸿信工业科技有限公司碳纤维乐器生产项目等,进一步夯实了产业发展后劲。
下一步,临港区将以此次入选为契机,加速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聚力引进一批产业链核心项目和高端人才团队,深化产学研融合与科技成果转化,全力优化产业生态,致力将加速园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