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芜船项目的成功落地,经开区已经形成了以招商金陵和芜湖船厂两大龙头企业为核心的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产业版图。这一“蓝色动能”犹如一股强劲的浪潮,正成为新质生产力的优秀载体,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为解决龙头企业快速发展与配套产能供应不足之间的矛盾,经开区招商促进中心迅速行动,深入梳理产业链需求,积极引进优质配套企业。其中,山东新船海工与芜船的成功牵手,正是该中心精准招商、高效服务的重要成果之一。近日,记者跟随经开区招商促进中心工作人员的脚步,走进新船海工,探访这一“蓝色动能”背后的故事。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密切关注企业的实际需求,并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从去年开始洽谈,到今年项目顺利落地建设,新船海工的进展速度令人振奋。”经开区招商促进中心主任王金坡介绍道。
新船海工专注于为船体提供分段制造和涂装作业服务,是船舶制造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此次王金坡与同事们登门拜访,不仅是为了了解企业当前遇到的问题,更是希望新船海工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带动行业内合作伙伴共同发展,实现“以商招商”的良性循环。
产业生态招商已成为招商引资的终极趋势。经开区深知,只有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链主”作用,吸引相关企业和资源在某一区域内集聚,才能大幅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为此,经开区招商促进中心积极谋划,精心布局,致力于构建完善的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产业生态。
经开区在海工装备产业方面有何规划和布局?新船海工如何“卡位入链”“抱团发展”?在企业厂区,王金坡与新船海工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隋文超进行了面对面的深入交流。王金坡详细讲解了经开区的政策优势和发展规划,认真倾听企业需求,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困难。
“当前船舶制造行业非常火爆,我们也在积极寻求扩张机会和新的合作项目。”隋文超表示,在经开区招商促进中心的鼓励和帮助下,企业决定在经开区进行扩张,并成功与芜湖船厂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隋文超回忆说:“我们从2007年就开始从事舾装件和分段的生产,一直希望找到合适的扩张机会。前年得知芜船落户经开区,去年我们就在经开区的支持下进行了扩张。政府及时联系我们,提出了很多合理化建议,让我们受益匪浅。”
在经开区招商促进中心的牵线搭桥下,新船海工坚定了投资信心,成功卡位入链,成为经开区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产业链中的关键一环。值得一提的是,新船海工与芜湖船厂之间的距离非常近,直线距离仅约5分钟车程,这大大缩短了配套供应的时间周期,为经开区探索打造“出门即是配套商”的产业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新船海工产业园里,记者看到了重型钢结构下料车间、制作车间等现代化的生产设施。此外,全新的国家级大气污染防治绿岛项目——船舶涂装领域共享涂装中心也即将投产。该项目将为周边船舶企业的有机污染物提供统一收集、集中治理和统一管理服务,有效提升减污装置质效,降低企业污染治理成本,助力经开区实现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
经开区招商促进中心通过精准招商、生态招商的方式,不仅推动了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还带动了配套企业的集聚和协同发展。这种“串珠成链”的招商模式,为经开区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产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区域经济的腾飞插上了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