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法规文件 > 政策解读 > 专家解读
索引号: 11371000004313776Q/2025-00291 发布单位: 威海市应急管理局
内容分类: 专家解读 成文日期: 2025-01-2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性/截止日期: 文号:

专家解读丨《威海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来源: 威海市应急管理局
时间: 13:56
点击次数:


解读专家:方圆咨询(山东)有限公司经理、高级工程师张常斌


20248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山东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为了更好的与省预案衔接,对《威海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进行了修订完善。修订完善后,预案的框架结构更加完善,内容更加贴合实际,在自然灾害救助中将发挥重要指导性作用,进一步提升了我市自然灾害救助能力。现就《威海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3.3应急响应进行详细解读。

预案的编修必须与时俱进,坚持应急预案持续改进机制,是预案的生命力和有效性的体现。近年来,省内外各类自然灾害频发,比如强降雪、低温冰冻等恶劣天气增多,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较大影响,因此,结合我市自然灾害危害强度和灾害救助工作需要,对应急响应等级进行合理划分,推动健全完善各级分级响应、跨部门合作等机制,让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更加符合实际。同时,在响应联动中,着重强调了主要自然灾害防范应对部门与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之间的联动关系,这既有利于突出各有关部门自然灾害救助专业作用,也便于发挥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统筹协调作用,从而形成联动效应,提升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整体质量。

在启动程序中,对各等级应急响应的启动程序进行了规范,明确各类自然灾害应急响应启动程序,必须经过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单位的分析评估,目的就是充分考虑每个灾种、每个指标的不同特点,结合灾害发展、气象预报等情况综合分析,实现早启动、早响应、早救助,这既体现了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严谨性,又体现了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权威性,更加有利于自然救助工作的开展。

在响应措施中,严格按照“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由“部门导向”向“工作导向”转变,明确各有关部门在灾害救助工作主体,指导相关部门单位抓好本领域、本行业的任务落实,依法依规履行灾害救助工作责任。尤其是根据应急响应级别和各部门职责,对各项工作任务进行分工,这与《自然灾害救助条例》有关条款相符合,从而形成灾害救助工作合力,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自然灾害救助工作良性发展。

 

 

 



相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