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资讯中心 > 区市动态 > 高区

【年终盘点·2024高区足迹】民生温度标注幸福刻度

文章来源:高区党政办公室
时间: 2025-01-21 08:29
点击次数:

岁月如梭,奔涌着发展的磅礴之力;时光为笔,书写着奋进的壮丽篇章。2024年,高区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要求,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一路奔跑、一路闯关、一路突破,跑出了加速度,干出了新成绩。为全景展现全区一年的发展成果,即日起推出“年终盘点·2024高区足迹”系列报道,带领大家在回望中感悟美好、汇聚力量,在奋进中携手前行、续写新篇。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2024年,高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民生工作的短板弱项作为发力方向,把群众反映的堵点问题作为发力关键,摸透民生需求、办好暖心实事、提升服务质效,在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中凝民心、聚民力。

软硬并施,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走进大岚寺小学,改造后的操场焕然一新,配有塑胶跑道、体育器材等设施,功能齐全,美观实用。“新操场改造后,不仅优化了全校师生体育运动环境,也为校园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大岚寺小学教师曲珊珊说。



硬件设施是教育发展的基础保障。2024年,高区对实验小学、钦村小学等6所中小学校的教学楼、餐厅、操场等设施进行加固改造和优化升级;为学生更换2.8万余套午休躺椅,在全市率先实现义务教育全学段“舒心躺睡”;给28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安装防撞隔离安全设施......持续改善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在提升硬件的同时,高区以优质均衡为锚点,扩优增量质量齐升,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跨越。通过“两县创建”省级评估;新建的和苑学校完成首次招生,新增优质学位900个;探索建立民办幼儿园稳步退出机制,公办率再提升3个百分点;1所幼儿园获评省级游戏实验园,1所幼儿园获评学前教育园本教研引领园......

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优质教育的保证。2024年,高区梯队建设“三项工程”势能强劲,选拔104名新秀教师培养人选,1人成为全市义务教育唯一“齐鲁教育名家”培养人选,1人荣获山东省特级教师称号,1人入选“齐鲁名班主任”培养人选,2人获评山东省优秀教师,49人获评威海市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

特色育人有亮度,高区以内涵发展为路径,实现从“知识传授”到“全面发展”的转型,让特色品牌成色更足。1所学校入选全国科学教育实验校,1所学校入选山东省依法治校实验校,1所学校荣获省级温馨校园荣誉称号,1所学校党建品牌获评威海市一校一品,3所学校获评市级首批“馆校合作试点学校”,全区特色学校覆盖面超90%,内涵发展蹄疾步稳。

资源下沉,打造家门口的“医”靠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是守护居民健康的“前哨”,正日益成为老百姓看病就医的首选。近日,在初村镇卫生院的国医堂内,来自山东省中医院的知名专家李芮正在开展每月一次的外引专家定期坐诊服务,前来问诊的病患络绎不绝。



“得知省里专家来坐诊,今天带着老妈过来复诊,就近享受中医诊疗服务,不用往市区奔波,非常方便。”患者家属徐冬说。目前,全区已实现区域基层医疗机构国医堂全覆盖,真正将中医服务送到了百姓“家门口”。

2024年,高区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进优质中医药资源下沉基层、搭建医疗联合交流平台,真正将优质医疗服务延伸到全区每一个角落。

截至目前,高区新建1处泰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处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完成2处薄弱村卫生室改造提升,田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扎实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立电子居民健康档案31.31万份,建档率90.6%,丰富家庭医生服务,签约居民21.44万人;扎实做好免疫规划疫苗常规接种,适龄儿童全程接种率达到94.74%;深入推进国家食品安全与营养示范区建设,建设营养健康项目3处;承办威海市第三届中医药文化产业节暨首届中医养生文化夜市活动,累计发放中医适宜技术惠民工程礼包3.5万余套,服务10万余人次;为1.4万余人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帮扶、生育支持、促进人口健康等服务,发放各类扶助资金2000余万元。

“就”在高区,托起稳稳的幸福

2024年,高区积极探索区域精准化公共就业服务新模式,针对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通过入户调查、政策宣讲、岗位推介等方式,多举措开展就业援助工作。提升就业服务水平,拓宽就业创业渠道,有力推动了全区就业服务全面提升。



以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为抓手,打造省级乡村振兴劳务基地1处、“就威海”高质量就业服务社区4个,同步打造线上线下社区零工驿站61个;培育联桥国际人才“威海跨境人才”品牌,成为首批市级特色劳务品牌。累计为企业保障用工1.3万余人次;组织5569人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为1344家企业、2.47万余人次审核拨付稳岗补贴、技能提升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等各类就业创业补贴7037.3余万元;为2117名来区就业大学生发放青年人才补贴、就业见习补贴3045余万元,有效稳定就业“基本盘”。

高区坚持就业优先,通过组织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挖掘社区就业潜力,为全区居民提供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见习、技能培训、创业扶持、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等“一对一”帮扶措施。全年累计组织区内130余家企业参加国内外、省内外以及线上、线下等各类招聘活动117场次,其中组织高区专场线下招聘会17场次。截至去年12月底,全区新增就业6020人,开发城乡公益性岗938个,帮助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821人,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488人。

政府兜底,织密民生保障网

去年11月,区社会事业局和田和街道民生保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一起来到帮扶对象王女士家中,了解王女士的近期情况,询问其是否有生活困难和需求。“患病后没有收入,还要负担治病开销,没想到工作人员居然主动联系我,告诉我可以享受到哪些救助政策。”工作人员主动问候重燃了王女士生活的希望。王女士在卧床修养期间,工作人员上门为其办理了低保手续,后续又为她申请了各类生活补助、医保资助参保、大病临时救助、温暖助困等帮扶政策。



2024年,高区建立主动发现、主动帮办机制,动态掌握困难群众需求,持续推进低保扩围增效。将73名困难群众及时纳入保障范围,累计保障9类困难群众2207人,发放保障金1133.4万元;推行“政府+慈善”救助模式,开展“一对一”困难群众帮扶行动,与99户低保、低边、因病因残困难家庭结成帮扶对子;7人纳入慈善大病救助保障范围,为1名不符合社会救助条件的困难群众提供3万元慈善救助;保障困境儿童47人,发放儿童福利保障金116.6万元。社会救助、社会组织3项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宣传。

除此之外,高区还稳步推进残疾人服务,将2901名高区籍持证残疾人全部纳入社区卫生免费体检范围;为138名在训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服务,为260名残疾人适配康复及辅具335件,为84名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居家康复服务,为27户重度残疾人家庭开展无障碍改造。

为促进养老服务提质增效,2024年,高区在东发老年公寓建成失智老年人照护专区1处,将10965户家庭纳入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服务平台,向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近75万元。

一线“警”色,筑牢平安之基

“来高区旅游,不仅有令人震撼的雪景,从高铁站到景区,都能看见巡逻的警察,安全感满满。”在火炬八街,来自江苏的游客徐莉莉与朋友走散,在民警的帮助下,联系到了朋友,贴心的服务让她备受感动。



眼下,进入冬季旅游高峰期,高区公安全面优化值班备勤和巡逻防控工作机制,科学布警、靠前服务,多措施、全方位、立体化提升景区等公共区域的安全指数和服务质效,以细致入微的服务保障、平安稳定的治安环境,为冬季旅游筑起靓丽风“警”线。

为做好治安管控工作,特巡警大队不断完善街面巡防工作机制,依托四大巡区,科学规划党政机关、商场、医院、景区、学校、车站等必巡点位、必巡路线,最大限度囤警街面,延伸“巡防线”,扩大“守护圈”,大力营造“白天见警车、晚上见警灯、时时见警察”的严控严巡氛围。2024年,大队共投入巡防警力15000余人次,巡防车辆5800余辆次。



针对夜间侵财类案件高发情况,大队适时调整勤务部署,安排夜间巡逻组深入辖区开放式小区与背街小巷,加强夜间卡口检查与机动盘查,对过往车辆及可疑人员进行严密盘查,最大限度挤压侵财类案件的活动空间,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期间,共出动警力230余人次,检查车辆490辆次,盘查人员800余人次。

为切实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大队组织低空警务专班重点对辖区人员密集场所、重点部位以及街面巡逻警力无法探查的场所开展空中巡查,借助空中视角,精确了解辖区实时车辆人流动态,准确引导巡逻警力对可疑人员聚集区域进行巡查,大幅度提高巡防工作精准性,去年,累计开展空中巡防里程2900余公里。(王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