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新闻网讯 “咱门口的望岛河下游,刚建了个公园,今晚遛弯儿往那走走吧。”9月22日晚7时,环翠区竹岛街道海景社区居民马丽云吃过晚饭,照例和丈夫下楼散步。
公园离得近,出门不到5分钟就到了。“真不错,环境好,设施齐全。”马丽云和丈夫欣喜地看着望岛河游园的每处设计。初秋的氛围感、公园的五彩配色、孩子们的笑声……到处都是“治愈元素”,一天的疲惫不知不觉就消散了。
河北岸的休憩平台、框景廊架等设施,把游园装点得更有美感。秋风轻轻吹动着头发,马丽云和丈夫悠闲地走在崭新的步道上,幸福在此刻得以具象化。网络上爆火的“公园20分钟效应”,此时她更是深有体会。
“望岛河承载了我的童年记忆,小时候常和家人到河边洗衣服、抓鱼虾。”50岁的马丽云是土生土长的老望岛村村民,“生在望岛、嫁在望岛”,打小就没离开过这条河。提起望岛河这些年的变化,马丽云滔滔不绝,她回忆,儿时这条河是她和玩伴们的乐园,后来由于周边建了些厂房,望岛河的状态和以前有些不一样了。
2013年开始,易污染水源的企业陆续开始搬迁;2016年以后,政府又陆续对河道进行清淤整治,改造修复护堤,修建生态溢流坝和景观石,持续绿化美化河岸。望岛河的生态恢复得越来越好,2022年望岛河创建成为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这几年,还建起了望岛河游园、水上乐园,幸福“触手可及”。
“我看到了白鹭和几只小水鸡,以前还真没见过!”“看那边,河里的鱼真不少。”指着河里的小生物,马丽云感叹望岛河生态恢复之快。“这两年,明显感觉居住环境真是一年比一年好,很惬意。”说话间,她竖起了大拇指。
除了是老望岛村村民,马丽云还有个身份:社区网格员。今年是她在社区工作的第12个年头,目前负责竹岛路社区10栋楼、约350户居民的网格管理,提到即将迎来新中国的生日,她说:“现在我们的城市发展得越来越好,作为平凡岗位上的一员,我会继续做好本职工作,给居民服好务,尽自己所能帮居民解决日常问题,多为社会出一份力,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好。”(Hi威海客户端记者 王文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