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小时!我们这边再重新写一套程序。”8月8日上午,众禾智慧(山东)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赵晓龙一通电话,让合作方稳下心来。
眼下,众禾智慧团队正在研发一种新型水肥机设备,和第三方设备生产方正在沟通上平台事宜。“设备涉及很多技术问题,包括监测温度、水位、pH值等细节,需要我们写一套针对性的程序来接收对方设备,便于后续远程操控。”赵晓龙说。
专业快速反应是众禾智慧的特点。作为一家集智慧农业高端硬件生产、农业物联网系统建设,以及大数据云平台研发能力于一体的科技型公司,众禾智慧展厅内,展示着各种农业相关“神器”:智能虫情测报灯、智能孢子捕捉分析仪、土壤墒情监测站、智能闸门系统、智能大棚控制系统、智能气象站……从天上到地下,每件农业相关的设备都满满“科技范”。
“还有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在平台上可以远程控制设备,查看设备监测的各种实时数据,帮助农户更好地监测作物生长。”赵晓龙说。公司产品分为监测类、控制类、识别类,王牌产品是智能虫情测报灯。
由于各地土壤条件不一样,气候条件不同,农作物病虫害的具体情形也不一。赵晓龙团队敏锐地注意到这些问题,研制出了智能虫情测报灯。据赵晓龙介绍,智能虫情测报灯上方设置的是诱虫灯,利用虫子的趋光性吸引害虫进入内部,利用红外灯将它们杀死后落入到底盘,然后通过高清摄像头对杀死的虫体拍照,经过软件识别捕捉到害虫种类。同时,平台会显示出一段时间内虫子的种类趋势,可以推测出近期这个区域大概可能会有哪类虫害泛滥,有针对性地精准防治。设备系统目前能精确检测出90多种害虫,主要用在四川、广东、江苏等南方省份城市以及东北地区。
除此之外,众禾智慧还有智能气象站、土壤监测设备等。其中,智能气象站主要监测作物生长的温度、湿度、光照度等,为远程智能调节室内环境提供数据支撑。前不久,众禾智慧还新研发出一种智能闸门系统,主要用在南方稻田里。“水稻生长一直需要水,但水位又不能太高,可能会出现烂苗情况。我们研制出的闸门系统利用自动化技术做到智能调控水位、精准控制灌溉流量,有效节水并提高灌溉效率。”赵晓龙说。
仅看企业取得的成果,很难想象这家企业成立于2021年。当年,数学专业毕业的赵晓龙和其他两个创业伙伴选择威海,一头扎进智慧农业“主战场”。谋定后动,2022年,众禾智慧入驻北洋孵化器,企业发展开始有了质的跨越。不到四年时间,一家小型科技企业就在细分市场屡次取得重大突破,得到市场认可,为何能发展如此之快?
赵晓龙给出答案:“一是坚定智慧农业赛道,二是快速高效的研发,三是年轻团队的拼劲。”
“我们最快一个周就给客户研究出一个新产品。像新研发的智能闸门系统,从收到客户需求到成功研发生产出来只用了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就能够把它打造成一款成型的产品投入市场。”赵晓龙说。目前团队14个人,平均年龄26岁,60%以上本科人员,取得了30多项软著和专利。
在赵晓龙看来,青年是最富有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组成灵活的小规模团队使得企业能够快速地实现客户产品定制,这也是众禾智慧领先同行业的关键所在。“客户一有需求,我们就快速开会立项,立马开始针对性的研发。从开始研发到测试,再到推向市场,只需非常短的周期。年轻团队更有热情,大家齐心协力把劲往一处使,这也使我们的产品推广得更快。”赵晓龙说。
今年众禾智慧的产值预计450万元。面对智慧化时代带来的行业变局,众禾智慧的发展目标也更加清晰。赵晓龙表示,将继续在智慧农业领域深耕细作,建立完整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应用平台,研发出更快捷高效、更节省成本的软硬件产品,使农业更“智慧”。(谢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