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计划 > 年度计划
索引号: 11371000004331149X/2024-03242 发布单位: 威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内容分类: 年度计划 成文日期: 2024-07-0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性/截止日期: 文号:

威海市国资委2024年度上半年工作总结

时间: 08:43
点击次数:

今年以来,省国资委的有力指导下威海市国资委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一任务,以新一轮国企改革为契机,以监管提标、服务提效、改革提速、盈收提质为目标,扎实推动市属国资国企行稳致远。

一、突出政治统领,把牢工作方向。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机制取得新突破,制订修订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的制度文件6项,指导企业健全相关制度及党委研究决定事项清单、前置研究讨论事项清单及负面清单,严格落实实质性研究要求。优化调整国企党建考核指标,建强国企党建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梳理形成《发展党员全流程工作指引》《发展党员档案材料清单一览表》,发展党员工作更加规范企业全面开展提质增效当先锋行动,实施攻坚突破项目169个,有效增强基层组织战斗力。党纪学习教育取得新成效,强化《条例》学习,班子成员以读书班、理论学习中心组等形式深学细悟;企业党员干部借助三会一课及主题党日等载体,开展360余次学习;扎实开展重点警示、专项整改工作,对照条例反思不足,交流研讨共促共进。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进展,加强对企业关键岗位、重要人员特别是一把手、班子成员的监督,突出对三重一大决策、工程招投标等重点环节的监督。深入开展市级供暖工程管理方面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并将排查整改范围扩大至水务、燃气、公交三家公益类企业,同步整理反面案例、同步进行通报、同步开展警示教育。

二、突出监管服务提升发展质效持续用力促规范,对照市委巡察、选人用人巡察反馈问题,从预算管理到决算审计,从融资发债到项目投资,从员工招聘到干部选用进行全面关注建立健全投资监督、合规管理等办法,联合市财政局扎实开展会计基础建设规范年工作,在各国有一级企业基本搭建起较为完备的合规管理体系。5个月审核把关企业233项重大事项及120企业非重大事项事前报告。坚定不移促发展,紧盯资产、收入增长,自营利润增加,负债率和负债规模实现总量控制的预期目标,扎实开展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有序推进9方面33项改革任务;正在稳步推进整合重组工作,市属国企数量由15户减至12户,初步实现减少同城同业竞争、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的目标统筹打好整治亏损、清收盘活、投资管理、项目建设等组合拳今年前5个月,市属国企资产总额同比增长10.19%,净资产同比增长7.72%在招商引资上蓄势聚力,以投促引,并购破题,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49亿元

三、突出规范科学,夯实发展基础。风险防范过程化构建涵盖内控管理、债务风险防控、财务管控、投资监管、高风险业务、价值创造等领域的6大风险防控体系以全面预算为抓手,督促市属国企科学制定全年融资计划,严控债务增量;定期开展债务风险预警排查,对重点事项围绕事前规范、事中跟踪、事后评价三个维度跟进研判,把问题想在前、把风险防到位考核激励精准化紧盯“一利五率”指标,突出效益优先、“一企一策”、分档考核,倒逼企业对标赶超坚持业绩升薪酬升、业绩降薪酬降,提升薪酬兑付“含金量”。队伍建设长效化,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推动企业对未来3-5年人力资源需要和供给状况进行分析评估,作出整体规划指导企业建立后备人才库,实现人才结构、数量、质量的合理化。

下半年,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一是在深改革持续发力。稳妥推进企业优化整合工作。有序有力推进账务清理、资产清查、人员划转等工作,抓好问题化解,实现产业竞争更加有序、资源配置更加优化、产业链条更加畅通的目标扎实推进国企改革深经提升行动。按照省国资委考核指标要求,对146项量化考核指标逐项分析研究,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我市改革工作进展位居全省前列。二是在提效益上持续发力。坚定不移做强做大主业。研究出台《市属企业主责主业管理办法》,按照每户市属国企主业不超过2个,培育主业不超过1个的原则,重新明确主责主业。全力攻坚亏损问题整治工作,到2024年底将市属国企整体亏损面压降至30%以下,亏损额在2023年基础上再压减10%试点开展数据资产入表工作抢抓数字经济的新机遇,以公交集团作为试点企业,助力市属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三是在强监管上持续发力。进一步梳理国资监管制度体系,对企业担保备案、年度投资计划备案等工作流程进行细化完善,明确工作要点,完善审核链条,提升国资监管工作精细化、精准化水平。指导市属国有企业董事会将法定职权外的公司章程规定的部分职权授权经理层行使,推进总经理向董事会定期报告制度,加强董事会对经理层的监督管理,确保经理层依法行权履职。开展控股不控权专项治理活动,指导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建立健全检查督导机制。坚守发展底线,努力推动资产负债率和带息负债规模双下降深入推进正风肃纪,抓好市委巡察、审计反馈问题整改,做好违规投资经营责任追究,切实防范经营风险、廉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