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位于荣成的永成高性能碳纤维生产项目现场,工艺设备调试正加紧推进。这个碳纤维产业的新晋“大块头”,距离7月投产目标又近了一步。
去年初,该项目还是荣成经济开发区重点招商“名录”中的一行文字。而如今,生产号角即将吹响,投产后预计年产高性能碳纤维约1.2万吨。
碳纤维装置不断上马投产,产能不断扩张,威海的“独门秘诀”是什么?
“根深、枝繁、叶茂。”近年来,我市碳纤维产业已形成“装备制造—原丝—碳纤维—织物—预浸料—碳纤维制品—检测分析”的全产业链条,建有专业碳纤维产业园区,引进包含3个国家级平台在内的22家高端科研平台,与56名行业顶尖专家、42家高校院所建立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2023年,全市碳纤维等复合材料产业链规上企业达52家,实现营业收入68.44亿元。
家底厚,还要后劲足。在今年全市重点项目招商图谱中,碳纤维产业版图又有了新目标。“我们划分时尚休闲、体育用品、船舶制造、汽车轻量化、航天航空、新能源等领域,精准绘制产业全景图谱,整个产业链结构跃然纸上,逐一列出在谈和目标企业101家,开展补充式、填空式招商。”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努力将招商图变成投资兴业的实景图。”威海临港新材料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产业合作部部长许鹏程圈画着招商图谱上的目标企业,梳理临港区碳纤维产业园招商引资、落地建设以及产业培育进展,为下一站湖南招商做足准备。
翻开临港区招商成绩单,凭借专业碳纤维产业园区以及光威集团的链主优势,吸引庚鑫、光轩、富碳等上下游企业,谋划了全省首个碳纤维产业源网荷储试点项目,大力推进光伏发电、储能电站建设,打造近零碳园区。
在最新的招商图谱中,碳纤维压力容器领域目前已落地的科泰克(山东)特种装备科技有限公司,便是被这里的专业园区及产业链条所吸引。眼下,科泰克正进行厂房改造,建设储氢瓶生产线和氢系统装备线,投产后可年产2万只气瓶,满足山东省及泛长三角地区的市场需求。
今年以来,临港招商小分队积极行动,前往深圳、浙江、江苏等地“按图索骥”,已洽谈13家意向客户。(Hi威海客户端记者 王彦博 员雯 通讯员 陈瑶)